[新聞] 〈台北都會〉研究案出爐 內湖高乘載「難

作者: FaithPrice (信仰的價值)   2016-02-17 11:10:04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58784
〈台北都會〉研究案出爐 內湖高乘載「難行」
聯外橋樑出入口是岔口 改道更塞
〔記者郭逸/台北報導〕
台北市忠孝橋引橋周邊交通備受關注,內湖區塞車亂象也屢遭「重砲洗禮」,市長柯
文哲曾提出「高乘載」管制,遭交通局近日出爐的研究案「打臉」。報告顯示,內湖區聯
外橋樑出入口都是平面道路岔口,車輛直接改道恐惡化塞車,且科技執法錯誤率仍高,「
先天不足、後天難調」。
交通局規劃內湖交通整體改善方案,曾協調當地企業彈性調整上、下班時間,並加開
快速公車路線,捷運文湖線也已開始縮短班距、增加班車,紓解民眾的通勤壓力。
欠缺人力管制點 柯P奇想遭打臉
台北市交通控制中心統計,昨上午八點至九點的上班尖峰時段,內湖區堤頂大道行車
速率約卅九.一公里,瑞光路往北為廿八公里,港墘路往北為卅五.六公里,交通並未嚴
重堵塞。
柯文哲去年至內湖科技園區與廠商座談,各公司都在抱怨塞車,交通局長鍾慧諭曾提
出「收取擁擠費」,柯則突發奇想「高乘載」,比照國道限定車輛至少三人才能上路,指
示交通局研擬可行性。
交通局今年一月中旬起,挑選上、下班尖峰時段至民權大橋、成美橋、南湖大橋、麥
帥一橋、麥帥二橋及成功橋等內湖的聯外橋樑觀察,發現進入內湖的一人車輛約八成,部
分橋樑更高達九成。
改善方案包括加開快速公車路線等
不過,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黃惠如坦言技術上難行。她說,內湖的聯外橋樑出入口都
是道路交岔口,要求一人、兩人車輛立即改道,恐致車流回堵;除欠缺合適的人力管制點
,科技執法的錯誤率還很高,必有爭議,「先天不足、後天難調」。內湖科技園區通勤族
張先生認為高乘載不合理,「難道我開車上班還要帶著父母嗎?」李小姐則說,內湖平時
嚴重塞車,今年初改以捷運通勤,成效不錯。
黃惠如說,研究案結果出爐,排定明天向柯文哲報告,再擬定後續作為。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2-17 16:57:00
看來只剩收進城費了XD
作者: Ilgauskas (Godzilla)   2016-02-17 20:07:00
當初叫機車族去改搭大眾運輸 碰到汽車族就轉彎?
作者: rit (RIT)   2016-02-19 17:08:00
發現一人車,可以不用改道,直接罰款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