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中國時報》總編輯給同仁的一封信

作者: ilqgray (counting stars)   2012-04-17 23:46:38
這篇最近在記者圈非常紅
跟大家分享一下
http://www.facebook.com/NextMedia.TW/posts/10150799961027069
各位編輯部的同仁們,大家好:
承蒙董事長的信賴與托付,我接任了中國時報的總編輯。我要很負責而且不矯情地向各位
同仁報告,我覺得很榮幸,雖然我並不惶恐,但是我確實感受到很大的壓力。
這麼多年來,中國時報滋養我、培育我,我又有幸與這麼多傑出的前輩學習、優秀的朋友
同仁們共事;如今,當承擔責任與接受挑戰的時候到了,我當然也有更坦蕩的胸懷、更多
的熱情與決心,來回報並奉獻於我所熱愛的時報。
尤其是這三年多來,董事長一直將中國時報當成我們媒體集團的核心旗艦,因此他寄望既
深、期待也高;如何讓旺旺、中時兩種原本不同的企業文化相互調適、水乳交融,讓旺旺
中時媒體集團真正成為團結一致、影響巨大的金字招牌,便成為所有旺旺中時人由上而下
,層層都應有的責任與認知。
從上世紀末到現在,全世界的媒體環境起了革命性的變化,曾經是呼風喚雨的傳統大報,
面臨了生死交關的衝擊,就在風雨飄搖之際,旺旺集團出面接掌了中時媒體集團的經營,
化解了同仁們為工作與未來造成的疑慮。然而,我不免要反問的是,這三年多來,時報的
傳統與文化固然重要,但時報同仁們是否真正地體認到現實環境的艱困?是否反思到過去
習以為常的某些作為,也該有人同此心的檢討、心同此理的改變?
今年春節期間發生的華郵專訪事件,董事長在開工後的第一天,立即很慎重地召集了編輯
部的同仁說明整個接受專訪的過程,並且向大家表達了歉意。在他的認知中,他並不是為
了華郵的報導而致歉,而是因為華郵的曲解導致外界的誤解,造成了整個時報與自己同仁
蒙受不必要的困擾而不捨,因此向同仁們致歉。然而,隨後在自由時報出現真假難分的「
錢衷時」匿名投書,卻對時報與董事長大肆抨擊,讓他感受到極大的失望與憤怒。
又例如,之前時報的高層人事異動、這次的錢衷時懸賞公告,公告照片馬上就大剌剌地出
現在外界的網站上;還有,時報的許多公文、活動照片、內部會議的發言內容、人事異動
傳聞等,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外界的報導中,而且有些還是錯誤、斷章取義或是被曲
解的。
甚至,當董事長問我,為什麼他在自己的公司裡講話還得隨時提防外洩、遭到傷害時,我
實在不知該如何回答!
過去,這種現象或許被視為所謂「自由派」的時報風氣,有些則被認為沒啥大不了,但我
不禁要問:聯合、蘋果或自由等報,為什麼很少甚至沒有這樣的現象?我實在很難將之解
釋為這是時報正面的文化!
我相信,少數同仁們在外界某些以為無所謂的言行,並非存有惡意,但我確實感到也看到
,董事長從過去的認同、欣悅於時報的影響力,逐漸變成對我們的無奈與疑惑。在我們的
專業追求與基本的紀律要求之間,這難道不是一種應該反省的陋習?甚至是不斷侵蝕我們
整個集團向心力的盲點?我認為,如果因為極少部份同仁在外的輕率言行,而導致董事長
與經營團隊,對時報的永續經營產生挫折感、因而灰心失望,進而影響到對絕大多數同仁
努力工作的評價,這實在是非常不值得且讓人痛心的事!
在董事長非常直率的想法裡,所有旺旺時報人都應該是一體的,他要求自己能全心付出、
真誠相待、高度尊重,也希望能培養一代代優秀的人才,永續經營。因此,只要是願意務
實地與時報共同努力的夥伴,就應該真心地團結一致;相對地,如果無心或輕蔑於現在的
經營團隊,大可不必委屈自己而陽奉陰違。
接任總編輯之初,我先不和各位同仁談新聞專業的種種,因為這些我們還有很多機會討論
,在這裡我要語重心長地談這個過去大家比較忽略的問題,那就是團結與愛報之心。希望
這兩個觀念,今後大家都能刻入內心,化為行動,讓集團內所有媒體都能相互幫忙扶持,
凝聚出我們該有的影響力。當外界某些無理的打擊出現時,大家不僅不會扯後腿,更能夠
據理力爭,團結對外;如此,我們方能不負投入新聞工作的初衷,不違做人做事的道義,
進一步做到捍衛專業、建立尊嚴,維護自己的工作。
有緣相聚 團結旺旺 一心一德 公司旺旺
中國時報報運昌隆 同仁大家健康快樂
張景為 敬上更多更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