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美學系列/石頭與草的因果(下) 蔣勳

作者: y2006g (想說)   2013-07-04 00:45:49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998408.shtml
石頭與草的因果──《紅樓夢》前20回的故事
甄士隱聽不懂的和尚唱的歌,不多久一一應驗了。元宵節,傭人帶英蓮到街上看花燈,英
蓮就被拐賣了。從此又打又罵,吃盡苦頭,長到十幾歲,被薛蟠買去做妾,改名香菱。那
瘋癲和尚的詩句中,「菱」和「薛」(雪)都已隱喻其中了。
緊緊抱在懷中的身體,我們能夠抱多久?緊緊抓在手中的東西,我們能抓多久?《紅樓夢
》或許在提醒一種放手的準備吧。
然而緣有深,緣有淺,五歲被拐賣去的女兒,緣分是淺?是深?一生要還眼淚的因果,緣
分是淺?是深?
緣是糾纏,因果也是糾纏。講因果講得如此透徹,佛經的因果,卻似乎是「無所從來,亦
無所去」,愛、恨、恩、仇,還淚或還命,都是纏縛。纏綿或纏縛,不解脫了去,也就沒
有修行的緣分。
因果是緣分的兩面,我們珍惜緣分,卻又深深知道,緣分都是纏縛,也都要解脫。
一僧一道
《紅樓夢》裡這些眾生的纏縛,要靠一僧一道來解脫。有時候是滿頭癩瘡的和尚,有時候
是瘸腿跛腳的道士。好像因為身體殘疾缺陷,倒讓他們得以預先看見了因果。
甄士隱抱女兒抱得太緊,放不了手,就有和尚靠近,念一首詩給他聽。但是,我們當然不
會因為和尚的一首詩就放手了。
因為恨,心裡會痛。但是,我們忘了,因為愛,我們更會痛。
恨是纏縛,愛更是纏縛。《紅樓夢》前二十回說了許多愛的纏縛──石頭與一株草的纏縛
,甄士隱與女兒的纏縛,馮淵與英蓮的纏縛,寶玉與秦鐘、北靜王的纏縛,秦鐘與智能兒
的纏縛,賈瑞與王熙鳳的纏縛,元春與父母的纏縛,或者,最迷離不可解的秦可卿的纏縛
,都是「情」,也都是解不開的纏縛。
也許因果的哲學,讓東方人有了不同的對待生命的方式。在城市一個角落,看到背著書包
的中學女生,拿著手機,哭哭啼啼,說不出話,嗚嗚咽咽。剛開始看,有點厭煩,好好青
春,無事這樣啼哭自找煩惱。但是突然想到那一株來到人世間要還眼淚的小草,不禁心中
一酸,這眼前的中學女生,也是要來還眼淚的嗎?
看到一個父親,緊緊抱著五歲的女兒,噓寒問暖,也忽然覺得心酸,想到甄士隱懷中的英
蓮,不知道這父親的擁抱能有多久。
女兒被拐賣失蹤,甄士隱家敗人亡,他聽到跛足道士唱〈好了歌〉,「好」就是「了」,
好像懂了什麼,搶過道士褡褳就走,不知所去。
甄士隱像《紅樓夢》第一個走出因果的人,他是「真事隱」,帶著一整個繁華的夢走向大
荒。
我曾見過的
《紅樓夢》前五回都在講因果,出場不到一頁就匆匆死去的馮淵,他與英蓮這麼短的因果
,這麼短的緣分,然而讓人印象強烈深刻,也正是作者要講的纏縛吧。
緣,有深,有淺,有長,有短,有喜,有悲,有莊嚴,有荒謬,都只是糾纏而已。
馮淵一向好男色,十幾歲了,只在同性間混,忽然一見面,就愛上了英蓮,竟然拚性命跟
薛蟠爭這一個女孩,無端端就被打死了。他的故事半頁不到。
《紅樓夢》的因果沒有世俗邏輯,沒有一般作家自以為是的斤斤計較的情節邏輯,卻處處
都更貼近真實因果。
第三回林黛玉的母親死了,不到十歲的小女孩投靠外祖母,見到了有前世因果的寶玉。這
石頭幻化的男孩,大概十歲剛出頭,見了黛玉,衝口而出:這妹妹我曾見過的。大家都說
他胡說,然而,讀者知道,他們真的見過。
在靈河岸邊,在三生石上,他們曾經見過。在他們還沒有修行成人的肉身之前,曾經見過
。一塊石頭,一株草,他們在洪荒中就相見了。石頭為草澆了水,有這樣的因果,她要來
人間,用這一世一生的眼淚還給石頭。
我們的一生中,也許應該有一次,要遇見到這樣的人。不認識,但曾幾何時,好像見過,
不知道在哪裡見過,然而,確定曾經見過。
一生一定要記得,因為前世因果,有一個生命你會再次相見,可以再次相認。茫茫大荒,
幾世幾劫,只有因果,會讓肉身重來,再次相見。芸芸眾生,他們都還要相見相認,纏縛
,纏綿,各自了各自的因果。
第五回男孩的夢
《紅樓夢》情節好看,一回接一回,一章接一章,然而在第五回小說才一開始,作者已經
把所有重要人物的結局都寫完了。
《紅樓夢》沒有故弄玄虛,沒有假裝安排推理,吊盡讀者胃口。他要講因果,不是要寫小
說。
第五回,他讓一個小男孩喝了酒,走進夢境,在夢裡他到了太虛幻境,看到一個大櫃子。
櫃子上一個一個抽屜,抽屜裡都是帳冊。他一一打開來看,「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林黛玉的判詞,薛寶釵的判詞,所有人物的命運下場,都告訴了讀者。我們是因為
要知道結局才去讀一本小說嗎?但是《紅樓夢》一開始,我們就都知道了結局。作者先宣
布了結局,卻讓我們看著每一個人物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最後的因果?
第五回裡,所有人物的判詞,也是讀不懂的,像我們在廟裡抽出的籤。事情沒有發生,許
多人物還沒有出場,我們自然讀不懂。小說看下去,人物出場了,事情發生了,我們恍然
大悟,然而因果已經了結,事件都過去了,籤上詩句應驗了,也只是供人嗟嘆。
我喜歡看第七回裡寶玉遇見了秦鐘,他覺得秦鐘好美,就約了他一起上學,同吃同睡。秦
鐘好像跟寶玉有緣,作者卻讓秦鐘這青少年又勾引俊秀學弟,又在姊姊喪禮寺廟中性慾高
漲,要強姦小尼姑智能兒。
秦鐘的因果,十六回就結束了,他俊美而無福,他太快消耗了自己的青春。小尼姑從廟裡
私逃出來找他,他被父親毒打一頓,內外煎逼,早早就夭亡殞命。他和父親、小尼姑、寶
玉、學弟的因果都不深。好像來到人世一遭,看到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想抓,卻都抓不住
。秦鐘臨死前,好不甘心,央求鬼卒放他一個時辰,等有緣的寶玉趕來,哭他一場。
賈瑞
《紅樓夢》前二十回,寫得極好的是十一回、十二回裡的賈瑞。
這個二十上下的青年,從小沒有父母,祖父賈代儒帶大。祖父一生考試沒考取,是不得意
的讀書人。最後在家族私塾教書度日,一肚子牢騷,典型的酸文人,是個迂腐老冬烘。
賈代儒把自己一生的不得意、不快樂變成對唯一孫子賈瑞的嚴厲管教,又打又罵。賈瑞在
祖父清教徒一般的管教下,變成壓抑庸懦的年輕人。自卑,沒有擔當,沒有出息。在第九
回裡,學堂學生玩同性性遊戲鬧事,賈瑞代祖父上課,他連當個助教也毫無威嚴,管不住
學生。
這樣一個沒有人瞧得起的青年,畏畏縮縮,無一點光彩,卻突然愛戀起了亮麗強悍的王熙
鳳。
王熙鳳豪門出身,精明幹練,自負高傲,大凡男人她也不看在眼中。賈瑞這樣一個窩囊沒
出息的男人瘋狂追求,王熙鳳簡直覺得被羞辱。
賈瑞愛上了王熙鳳,像一場毀滅性的自殺。他三番兩次被戲弄欺騙,始終執迷不悟。兩個
完全不對等的雙方,竟然被荒謬的因果纏縛在一起,要讓賈瑞送掉性命。
王熙鳳恨這樣的愛,她說:幾時讓他死在我手裡。高傲的王熙鳳,心裡這樣多恨,一種讓
她覺得被羞辱的愛,讓她覺得難堪,竟然恨到要整死對方。
賈瑞一次一次被騙,被戲弄到像可憐的小丑,然而他還是心甘情願。這樣為荒謬的情愛纏
縛,為之生,為之死,賈瑞似乎也是為還什麼而來的吧。
林黛玉是來還眼淚,賈瑞是來還自己的命與屈辱嗎?
王熙鳳一再騙賈瑞,他有時也懷疑了,他說:當真,沒有騙我?王熙鳳回答:不相信,就
不要來。賈瑞急忙說:來,來,死了也來。
他果真死了,年紀輕輕,日思夜想,被王熙鳳整得病到不行,臨終時來了一個跛足道士,
送他一面鏡子,告訴他只能看反面,千萬不可看正面。但反面是骷髏,他看了害怕,不敢
看。轉到正面,王熙鳳在鏡子裡招手,他就進去交歡,一次一次,在床上一攤一攤遺精而
死。
賈瑞的故事難堪骯髒,然而是現實裡最容易看到的故事吧,我們都不愛看反面,我們也可
能像賈瑞纏縛在正面的幻象中,以假為真。
大多時候,我們把癡情二字看得太美了。《紅樓夢》的作者寫賈瑞,正是癡情。不癡情不
會至死不悟,不癡情,不會讓自己如此被羞辱,如此難堪,如此送掉性命。
作者說自己「癡」,「都云作者癡──」,作者悲憫賈瑞,他們一樣,都因為「癡」受苦
。同體大悲,就可以了卻因果。
賈瑞王熙鳳的因果讓人心痛,然而「機關算盡太聰明」,算盡機關的王熙鳳,對因果裡的
糾纏少了大悲,王熙鳳恨賈瑞,一心要戲弄整死他,沒有一點悲憫,一直到賈瑞病重,需
要人參救命,王熙鳳也不願給。
王熙鳳或許造了很大的孽。賈瑞的死亡,只是還完欠的生命走了,王熙鳳卻背著這惡緣因
果,以後要受更大的苦吧。
《紅樓夢》王熙鳳賈瑞的因果使人顫慄驚悚。因果要了,不是要結。無論愛或恨,越纏結
就越痛苦。王熙鳳不懂得「了」的因果,她纏結太深,也是《紅樓夢》裡最難了悟因果的
人,因此「機關算盡,反算了卿卿性命」。
現實裡有多少王熙鳳,有多少賈瑞,有多少人不願意看反面鏡子?
假作真時真亦假
王熙鳳、賈瑞的故事,穿插著秦可卿的死亡。
秦可卿是十二金釵第一個死亡的,她和太虛幻境的警幻仙姑若即若離。她或許就是來人世
做一次「警幻」的工作吧。
秦可卿是小說一開始就死亡的,然而她的魂魄好像始終沒有走。在賈府繁華的故事中,在
大觀園每一個角落,秦可卿都彷彿冷眼旁觀,不時長嘆一兩聲。走出因果,回頭看眾生執
迷,都還在因果纏縛中,把幻象當作真實,秦可卿正是一面鏡子。
「假作真時真亦假」,賈寶玉夢中在太虛幻境看到的一句對聯,是貫穿《紅樓夢》一整本
書的主軸吧。以假作真,《紅樓夢》前二十回裡「真」、「假」交錯,迷離恍惚,從真實
的夢境,到夢境的真實,比西方現代文學意識流派刻意安排的心理流動更活潑自然。
賈寶玉第一個青少年性意識中的對象是秦可卿,這個現實裡叔姪的亂倫,卻在夢中完成了
。寶玉在夢中遺精,大聲叫出「可卿救我!」秦可卿當時正在臥房外,聽到以後,心中納
悶,寶玉怎麼會知道她的小名,在夢中叫出?
因果是夢,一場大夢,夢不醒,不會知道身在夢中。「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
,旦,而田獵。」莊子說了夢的故事,在夢中喝酒,哭泣,打獵,都像是真的,高興、傷
心,也都是真的。但是,一旦醒了,才恍然大悟,方才原來是夢。
《紅樓夢》最華麗的一場夢就是十八回的元妃省親。
賈政長女元春嫁到皇室,做了貴妃,要回家省親。這是書裡最大排場的戲。要迎接貴妃回
家,賈府也因此修建了豪華無與倫比的宅第園林,也就是以後所有青少年住在裡面的大觀
園。
元春回家,是貴妃臨幸,祖母、親生父母,都跪在地上,賈政向女兒稱「臣」。他們的緣
分,不再是父女,而是君臣的關係。
十幾歲嫁進皇室,元春的青春就結束了。青春結束,她人世間一切親人家屬的恩愛也都結
束了。
元春最疼愛的弟弟寶玉不能見面,貴妃質問:為何不見寶玉?太監回答:無職外男,不能
擅見。貴妃降旨,見到寶玉,摟抱在懷,從頸撫摸至背,淚如雨下。
《紅樓夢》是一部青春的輓歌,秦可卿、賈元春,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走向死亡,肉身的死
亡,或是精神心靈的死亡。悼紅軒中痛哭流涕的作者,只是為一生有因果的青春生命悼亡
吧。
青春如此繁華若夢,像十七回寶玉遊園時看到的種種怡紅快綠,然而在省親牌坊前他呆了
一下。那牌坊他在夢中看過,那是太虛幻境的牌坊,走進牌坊就是虛幻夢境,出了牌坊就
是夢中繁華。《紅樓夢》前二十回所有繁華都寫盡了,而所謂繁華,只是前世忘不掉的一
次花季吧。
寶玉走來走去,他只是要替這些青春的生命澆灌一些水,得以久延歲月,像他在大荒裡為
絳珠草澆灌甘露。但是,他不知道,每一滴甘露,都要在來世用眼淚償還。
《紅樓夢》前二十回,只是說了一個還淚故事的開頭吧。
全文網址: 美學系列/石頭與草的因果(下)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998408.shtml#ixzz2Y08VVJXB
Power By udn.com
作者: DECIEMBRE ( 如夢裡)   0000-00-00 00:00:00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肉慾何嘗不是情的一種?執著於肉慾,何嘗不是痴情的一種?
作者: eisellovesmm (湘湘特穆爾)   2013-02-25 19:44:00
每每看蔣勳老師的文字,都不禁淚滿眶
作者: wwlan (hand in hand)   2013-07-04 04:25:00
因為看到這兩篇就開始聽CD了
作者: Eileenso (當時 朱 顏 明 艷)   2013-07-05 23:50:00
賈瑞此段感觸差真多,看書時對賈瑞的感覺也就是一個像蒼蠅般的癡漢,心裡跟王熙鳳差不多厭惡死他了,怎麼在不同人眼裡,卻是個癡情的可憐種,被騙還義無反顧,差真多差真多
作者: chthonian (黑暗時代)   2013-07-23 00:27:00
把情欲等同於癡情了,賈瑞哪裡愛鳳姐?他只想跟她上床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