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考歲月裡,不論自我要求,抑或師長耳提面命,一切作為很常跟三個字詞有關:專注、細心、毅力。
先來看維基百科關於強迫症典型症狀的敘述:
![]()
![]()
可曾想過,當一個人專注過了頭,腦裡就容易有強迫性的思考,容易對很多事有不合理的執念。也許一開始只是無止盡反覆思考學業上的知識,後來卻可能膨脹為對人際關係、生活瑣事的鑽牛角尖。
可曾想過,當一個人細心過了頭,舉止就容易有強迫性的行為,愈來愈怕出錯,而對很多事過度反覆檢查、確認。學業上如因怕漏看文字而閱讀速度快不起來,因怕計算錯誤而過度耽擱時間驗算等。
可曾想過,當一個人毅力過了頭,可以想成專注與細心這兩件事,時間上無止盡的拉長時,腦子是很可能會燒掉的。而重考對絕大多人應該是蠻不舒服的長期抗戰,因而不太可能是靠興趣支撐,而是靠毅力,極容易誘發強迫症。
因而,我認為每個重考生有必要了解強迫症,未得病的務必預防它,已得病的好好治療它;而每個重考班導師、主任等,也應當撥冗好好了解這個疾病,或許對有強迫症的學生比較不會有不合理的害怕、排斥。
前天朋友傳別板的文章給我,因為內文蠻多其它與強迫症無關或非重點的部分,所以我朋友詢求原作者同意後,截圖了一段我認為蠻精華的:強迫症是一種很可怕的病,幾乎是身心疾病裡痛苦度最高的,一旦得了你會生不如死。
![]()
所以我說,你還能不好好了解強迫症嗎?
在解釋強迫症前,應當先把身心疾病的架構勾勒出來,身心疾病可粗分成二大類:一為器質性,另一為官能性。
器質性指因身體的疾病或生理異常所導致的,如腦損傷、腦腫瘤、腦血管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腦寄生蟲病、腦變質性疾病所導致的,如老人失智症、甲狀腺功能異常造成的情緒障礙等。
官能性則指非因身體的疾病或生理異常導致的,官能性下又可分精神病與非精神病。
精神病的種類則包括思覺失調、情感型精神病如躁鬱症、憂鬱症;非精神病的種類則包括環境適應障礙、焦慮症、解離、人格異常等。
其中焦慮症則包括強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懼症等。
也就是,強迫症是屬於官能性的身心疾病,但它其實不算是典型的精神病(即非傳統所俗稱的瘋子),只是焦慮得比較嚴重或極嚴重。
一般人都難免有焦慮的時候,但當焦慮的時間拉得太長、太頻繁,嚴重干擾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而且症狀屬於強迫症的類型時,才稱罹患強迫症。
患者發病時,有強烈不安、焦慮感,往往嚴重到引發自律神經失調,但沒發病時並不阻礙正常的思考,症狀亦不包含妄想、幻覺、幻聽、人格違常,病因夾雜了先天腦細胞功能脆弱(如血清素過度再吸收)與後天生活環境的心理因素(如重考生活下的心理)。
再來看看維基百科怎麼說的:
![]()
半數以上患者,大都在20歲以前就出現症狀(也就是差不多病發在一般重考生的年紀)。
強迫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精神問題的第四位,其病發率跟氣喘及糖尿病同樣普遍(卻遠不如憂鬱症廣為一般台灣人聽聞、熟稔)。
![]()
強迫症的起因尚未知曉,可能與遺傳、幼時受虐經驗、特定事件壓力(如重考壓力)
容易共病的有其它焦慮症、憂鬱症(重考到自殺自殤時有所聞)、飲食失調(重考過程暴肥暴瘦不勝枚舉,雖然多是暴肥...)
最後補充一下,我認為規律運動真的蠻能紓解強迫症,而且還有很多其它好處,所以重考真的還是要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