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缺電,誰該付起最大責任?

作者: aquarius360 (路人甲)   2021-05-24 01:20:16
※ 引述《A6 (短ID真好)》之銘言:
: ※ 引述《ifulita (唯我成幸)》之銘言:
: : 這樣就要說之前的能源政策本來就有問題太過武斷了,
: : 應該說數年前林全和現在王美花的標準不一樣,
: : 因此DPP應該要出來說明到底誰說的才對,
: : 如果是林全說的才是對的那麼王美花就應該要修正她所說的話,
: : 如果是王美花說的才是對的那麼DPP就應該要為之前的能源政策有問題而道歉。
: 結果就是現在這個情況 前兩天
: 號稱跳電當時有10%備轉容量供電無虞
: 是前一天的"預測值"
: 實際情況是 當天太陽能風力未達預期
: 且水力發電缺水卻仍計算進備轉膨風
: 備轉容量10%灌水 實僅2%可救援
:
: 4.完整新聞內文:
: 今夏用電剉咧等!昨天全台用電量攀升創下5月新高,供電燈號隔667天後,再度由充裕綠
: 燈轉為吃緊黃燈。但是513大停電時,備轉容量率有10%卻仍發生5個半小時限電,遭質疑
: 「灌水」。台電表示,這是因當時備轉容量10%中,能快速起停的只有2%,數量不夠救援
: 。已決定在備轉容量中,增加儲能系統建置,以救援穩定電網。
:
: 隔667天後 供電又吃緊
:
: 昨天天氣太過炎熱,南部出現40度以上高溫,下午2時13分,全台瞬時尖峰負載衝到
: 3705.6萬瓩,創下5月最高的用電紀錄。備轉容量率正式跌破10%,降為9.02%。讓維持667
: 天的供電綠燈,首度下修為吃緊的黃燈。
:
: 當全台用電創不斷創新高,但513大停電當日,備援機組有368萬瓩,備轉容量率有10%以
: 上,卻仍花5個半小時復電,10%防線遭質疑「灌水」,實際備轉機組根本不足。
:
: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表示,備轉容量定義是可供電能力減掉當天尖峰能力,再除以尖峰能力
: ,這個數值是前一天公布,是預測值,因此會隨著當天用電量不同而變化。
:
: 經濟部長王美花說,10%只是額定容量,不同機組開機要花不同時間,而快速起停的如抽
: 蓄水力受限缺水不敢發電、大型燃氣機組又剛好歲修不能幫忙。對於備轉容量率10%不符
: 供電現狀,她坦言,水情比較不好時,水力在備轉率中該怎麼計算,會跟台電再來檢討。
:
: 台電主管表示,這次大停電不是備轉容量中機組的量不夠多,而是能快速反應起停的機組
: 不夠多。
:
: 以513來說,當日10%備轉容量率,快速起停僅占2%,自然不足以支援興達跳機少掉的6%電
: 力。
:
: 所謂快速起停機組,包括最快的抽蓄水力,3到5分鐘就能發電,其次是一般(慣常)水力
: 電廠,平均15分,其次燃氣電廠開機滿載約2小時。至於燃煤要6小時,核電要3天,就不
: 算在快速起停機組內。
:
: 將建置59萬瓩儲能設備
:
: 但台電也坦言,這次水情不好,抽蓄水力無法用,確實反映備轉容量率的能源配比不是那
: 麼理想,必須要調整。原本台電就已規畫到2025年,建置59萬瓩的儲能設備,可即時釋放
: 電量,幫電網定頻。現在決定會再增添更多儲能系統建置量,讓備轉容量有更多可快速救
: 援球員,來做補救。
: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reurl.cc/0D7lQA
:
同樣是10%的備載容量,擺在燃煤、燃氣、水力
以及抽蓄水力機組的抽蓄模式等等,結果會不一樣。
甚至說就算保留了20%備載,但如果通通放在燃煤,
那跳機或用電量突增的低頻卸載多半還是一樣無解的。
因此如何安排就端看調度單位的專業,以及看手頭上剩下的選項了。
不過嚴格說起來,一般的停限電(包括備載不足)與跳機所致的停限電還是有些分別的,
備載容量跟會不會因為跳機停限電更不是相同的一件事。
要不跳機停限電,那不但得要有備載容量,
若不論儲能的話,這備載容量還必須得是能快速棄載的抽水機組,
再來接棒的則是能快速加載的水力或燃氣機組。
說起來真的幸好前人有規劃建了大容量的明潭大觀機組,
否則很可能早低頻卸載(停限電)不知多少次了。
不過隨著這些年來用電量逐步攀升,明潭大觀的供電占比現在也越來越低就是。
建置儲能系統固然有助於供電穩定,
但是個人看法是增建抽蓄水力電廠更是應該要考慮的,
像是前瞻計畫真的夠前瞻的話應該要予以納入。
依目前趨勢太陽能仍然會持續的快速增長,雖然目前尖峰發電約僅達3GW左右,
但若以未來或許可能成長到20GW(目前政策2025目標,但看來多半不會這麼快達標)以上,
屆時便是正午時分不客氣地直接灌20GW進入系統,除非棄載否則不想要也不行。
但在目前仍缺乏如此大規模的儲能系統下,
若是以火力燃氣等電廠來配合這麼巨大的變化,
難度及運轉成本恐怕是相當大的挑戰,
甚至未來還得配合鼓勵大家反過來用電儘量安排在正午等等。
但若能配合太陽能增建更多的抽蓄水力機組,
搭配有一定容量的儲能來應付部分機組跳機的瞬間頻率降,
對於調度的彈性與供電穩定度相信會有非常正面的效果。
惟配合太陽能發電時段大約是上午8時至下午4時,發電尖峰約正午前後約4~5小時。
抽蓄機組容量或許可配合這樣的特性來規劃,
例如在白天8小時甚至是4~5小時之內就能迅速完成抽蓄,
早晚夜間等16~20小時內再視用電需求緩慢放水發電。
此外在不包括目前抽蓄機組泰半在午時前後配合用電量波動調度的吃重角色。
以現有明潭大觀機組共約2.6GW(去年此時太陽能尖峰發電約未達此值,今年已經超越),
即便白天全抽蓄、夜間發電,
算起來也只平衡對應最大約2倍容量的5.2GW太陽光電(實際上當然沒這麼理想、單純)。
以前兩年的太陽光電裝置增速計,或許明年底前就會超過5GW,
故此最適合搭配太陽光電調度的抽蓄電廠其規劃與興建應該是刻不容緩,
否則之後調度與維持供電穩定的難度恐將更加嚴苛。
當然水源是另一個關鍵問題,
特別是以往抽蓄電廠是有水源的上池再搭配無水源的下池。
但如今有了太陽能,或許將舊的思維反向操作也能具備經濟效益。
例如(在河川中下游)建有水源的下池再搭配可能無水源的上池。
雖然難免得犧牲部份農業用地,但若可藉此截留汛期的大量雨水,
增加這些可運用的水源應可對農工業產值或對避免停灌停水損失等帶來正面效果,
此外亦可整合搭配其他用途功能蓄水設計及轉輸渠管等等來增加水資源的調度彈性,
相信這些對於改善未來的供水穩定都有正面幫助。
且如此一來對於缺水與電的難題或許可以藉此同時獲得改善或解決。
作者: A6 (短ID真好)   2021-05-25 17:21:00
就標準的一頭熱 想一沒想二 以前限電是中午 現在都是傍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