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回想港電影談反送中 海洋民與島民的意識

作者: nastika (迎向終局 三個世界的對滅)   2019-06-21 13:20:59
沒什麼高見,路人皆知的也無須多說。64緊接著612,港府真犯賤。
你說港府習近平薩諾斯,還汙辱了薩諾斯。正如尼采所說的「復仇」是很基督教的名詞。
一個賽局(Game),浮出了市場的臭味;一個End,就具備宿命論。投票是標準的賽局理論
,但デモ完全不是。
引用當紅電影,不禁想:曾經引以為傲的香港電影呢?
受到日本方面影響,對於香港的認識也只有九龍....這點必須承認,我並非香港通。
印象中的港片從來沒有置入「風景」行銷,周星馳電影也沒有突出連動行銷。根據墨美
姬( Meaghan Morris)女士,武打功夫片是與好萊塢"Major"模式相對的"Minor模式"。前
者無疑地比後者草根,
或者可以解釋香港雖然身處資本世界的核心(金融業),可是何以比處於資本主義邊陲(用
Wallerstein的術語,是半邊陲)的台灣更能採取勇武的行動!
勇武,這個詞非常好!反之,台灣人一個比一個乖。說實在的不再考慮有用沒有用,不考
慮成本輸出、諸如此等算計,民主才能一波又一波。
台灣十幾年下來,也就出了一部「狂徒」。 國片經常被視為是導演在訴求什麼,都純屬
導演個人的「美學」,而這種訴求說經常被歐洲電影所拒斥。
當初沒有港片的話,日本也連帶地消失許多Street、Fighter的風格...注意,雖然日本沒
有因此而產生了官方會定調為「暴力」的街頭戰士:台灣與日本(韓國也?)被職場力量深
深的綑綁,
要出現三罷極為困難。
做不到罷市的,就很難罷工。在顧飯碗唯一考量之下不會有罷課。在消費六四之前,必先
要解釋為何有這些前往天安門的民眾。罷工從根本被抹殺的話,也別嘴什麼民主了:只有
民奴。
在談到16年的「魚蛋革命」,無牌小販....與無數無名小卒之死一樣都會激起被稱為"民
主"的反抗。
這與摩洛哥被垃圾車拖行的魚販,Fikri這個名字永遠在"我們"心中。以及後續至今的
Rif運動。
關鍵字:Trash或Rubbish car或Truck,Moroccan的垃圾車永遠變成暴政的象徵。「200萬
+1」,正如委員會再《致我們的朋友》中寫道的:「...我們死去的無名兄弟」。
墨美姬提到歐洲的「崇高」(Sublime)在澳洲無法使用。在澳洲,白人(是白人啊!)的神
話是「驚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