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政治就是買得起房」面對攀高的房價,

作者: Su22 (裝配匠)   2018-06-06 23:25:13
【媒體來源】
※例如蘋果日報、奇摩新聞 (請按CTRL+Y刪除)
關鍵評論網
【新聞標題】
※請寫上完整新聞標題 (請按CTRL+Y刪除)
「政治就是買得起房」面對攀高的房價,馬國可以參考新加坡怎麼做
【完整內文】
※請寫上完整新聞內容 (請按CTRL+Y刪除)
文:周忠信
房價問題基本上是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通常就在於供應與需求。
過去幾年馬來西亞的房價節節攀高。以100為基數計算,從2009年3月開始計算,房價指數
在2012年達到200,而在2014至2015年稍緩到160;數據顯示,2009年底到2014年底的5年
間,馬來西亞平均房價上漲了57%,這吸引了許多非自住的投資者。
本國各階層人民貧富差距大,人均收入無法作準;按統計局數據,馬來西亞2016年中位家
庭年收入(median household income)為馬幣62,736(約新台幣47萬)。
中位房價與「收入三分之一」準則
按國際通行、世界銀行與聯合國推薦的標準,中位房價到「3」的水平(即三倍於中位家
庭年收入)屬於可負擔水平,而「4」是適度不可負擔,「5」為「嚴重不能負擔」,「
5.1」和以上屬於嚴重難以負擔。
按中位房價在「3」的可負擔水平,假設一個馬來西亞家庭是雙薪,而家庭年收入達到馬
幣60,000(約新台幣45萬),或等同月收入馬幣5,000(約新台幣3萬7),那麽一般的房
價就應該是馬幣180,000(約新台幣1百36萬)。如果他們面對的房子卻是超過馬幣
300,000(約新台幣2百27萬),五倍於他們一年所有的收入,那麽就是嚴重難以負擔的水
平。
如果借貸者的家庭月收入是馬幣5,000,銀行允許的月供款(instalment)標準是收入的
三分之一,即馬幣1,667(約新台幣1萬2)。假設房價馬幣300,000,按照房屋95%的貸款
,以5.7%利率來推算,月供款為馬幣1,654(約新台幣1萬2)。
銀行的這個行之多年的「三分之一」標準非常合理,因此拒絕那些房價收入比太高的房貸
申請其實是挽救了許多人,也維護了銀行本身的房貸資產素質(極少房貸客戶還不起月供
款),甚至救了國家經濟!
但是有些房地產開發商卻以提供折扣為名,擡高買賣合同售價為實的方式來吸引「零首付
」(zero down payment)的買家,甚至屢屢要求銀行放寬房貸審核標準,這是極其自私
、沒有商業道德和不顧後果的,應予以譴責。
十年前的美國(2007至2008)的房貸危機「零首付」歷史教訓顯然已被淡忘。
實名制登記有利銀行審批
馬來西亞也應該推行房產實名制登記並開放銀行查核,因為目前銀行只能看到申請者在該
銀行的房貸記錄,無法獲知申請者是否在其他銀行尚有未還清的房貸,因此,所審批的房
貸可能早已遠超「收入三分之一」的準則。
馬來西亞房地產泡沫不會破,原因在於有許多富裕家庭以投資為目的,大量購買了價格不
斷高漲的房產,提供了發展商需要的資金支持和銀行體系的房地產供款,這「維護」了目
前房價過高、有價無市的局面,也導致大量高檔公寓「100%售罄,20%入住」的甚低自住
比例。
馬來西亞房地產是自由市場,發展商建屋牟利、投資者通過房地產轉售、持有累計財富,
無可厚非;然而住房是切身民生問題,政府需要注入一些社會主義思維。
在馬來西亞,「居者有其屋」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在平均收入滯漲的年代,原本應該是
年輕家庭一代人承擔的房貸逐漸吸取了父母一輩的積蓄,以便支撐高漲的「房價收入比」

唯有同時明顯出現大量房地產項目供不應求、多家發展商資金鏈斷裂、投資為目的的購房
者停止購買、政府提供大量可負擔房屋為替代、經濟出現不景氣的情況下,房屋泡沫才會
被戳破。
在不同國家,對於房價高漲有不同的應對政策。馬來西亞國情不同,不同州屬也有不同的
經濟發展程度,需作出不同的解決方案。譬如東海岸登嘉樓州的中位房價只是吉隆坡的一
半,其中位年家庭收入也只是吉隆坡的一半,一樣高居超過「5」的在嚴重不可負擔水平

在香港,私人住宅價格創十三個月新高的同時,已經連續上漲二十個月,2017年首11個月
累計升幅約13%。香港雖明顯有房產泡沫,但是由於政府不敢多建「公屋」(董建華因為
「八萬五」政策,利用供應壓制房價而遭房地產富豪施壓下臺),加上富豪多,且願意繼
續投資於房產,因此資金源源不絕、泡沫不破、問題不能解決。
借鑒獅城租屋政策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民情相近,都有「居者需其屋」的傳統觀念。差別在於,新加坡政府真
正執行了「居者有其屋」的重大國策,達致「100%賣完,100%入住」的自住比例。
1959年選舉,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承諾向窮人提供廉價房屋,勝選後於1960年通過《建屋發
展法令》。新加坡1965年獨立時只有23%人口居住在「組屋」,1985年超過80%,迄今一直
維持在80%以上的高水平。
比較起馬來西亞的只租不賣的「人民組屋」,新加坡政府這樣控制其組屋政策:
一、只有政府可以建和售賣組屋,因此控制了售價。
二、政府以低過市價來賣給公民。二手租屋市價如果大約新幣600,000,政府售價只是大
約新幣300,000。
三、每個家庭只能購買一間組屋,欲購第二間的話則須在半年內賣掉第一間。
四、購買組屋後必須入住,而且一段時間內不得整間出租或出售,否則會被罰款甚至坐牢

五、組屋只售賣月收入不超過10,000新幣的家庭,單身人士要三十五歲以上才能買。
六、低收入家庭還會提供最高40,000新幣的補貼。
七、建屋局提供利息比銀行低3至4%的貸款。
八、因新加坡政府控制組屋房價,個人的住房開支占收入的25%至30%。
畢竟經濟問題在於供應與需求,新加坡政府充份發揮這基本原則,解決了80%以上人民的
住房問題,也吸納了很多馬來西亞人才,入籍新加坡成家立室。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民情相近,應該參考新加坡的「居者需其屋」組屋政策,加上土地面積
廣,只要在不同州屬、高度密集居民區興建足夠的房子供應給市場,便能有效控制房價。
除非政府土地都賣完給發展商了,不然政府絕對有權決定在何處、建多少、何種價位的房
子、規劃交通與生活便利;是不為,非不能為!
除了利用政府擁有的土地,在人口眾多、出入方便的地點,只要供不應求,政府就應該只
批準發展商興建可負擔房產。只要有錢賺,就算薄利多銷,也一定有發展商願意建。
連雪州蘇丹都曾經開腔,雪州發展機構(PKNS)應該發展一般人民需要的民生需求,而不
是與私人機構競爭、那樣的商業化運營。
住房問題是民生問題、房價問題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在於供應與需求,政府必須責無旁
貸地介入解決,因為政治就是人民買得起房!
【新聞連結】
https://asean.thenewslens.com/article/94351
【備註心得】
雖然這篇是說馬來西亞可以參考
不過台灣最近也在推公宅
雖然台灣與新加坡可能有些背景上的不同
但也可以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借鏡的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07 11:19:00
基本上房市泡沫的原因都一樣啊,炒房。只是台灣會影響選票的政策不管藍綠都裝死給你看……
作者: zzro   2018-06-07 12:00:00
政府沒有要打房 這應該看得出來吧
作者: hamasakiayu (ayumi)   2018-06-07 16:25:00
我們公宅是租屋行情6-8成,還是過高,應該要綁定5成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07 16:51:00
日本是怎麼把房市搞到只想租屋的啊?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07 17:33:00
當年是崩盤到打到骨折 比一折還慘阿....那時候的日本房市賣掉可以買下整個美國.....然後日本還有一個 就是持有成本不算低......他們光稅就接近市價1% 還有一些公積金要繳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07 18:19:00
不過日本人不會把所有持有成本都往租金上面堆嗎?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07 18:52:00
租屋也要看薪資水平啊,日本房東就是合理報酬率,扣一扣大概4%上下,當然眼光好的會更多台灣目前租金算合理,價格不合理,可是你把稅基壓到正常,自然稅就不會那麼高了台灣需要的是把公告地價拉到市價六成到七成,價格就會正常了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09 16:10:00
中南部房子這麼便宜 幹嘛要擠在台北又整天抱怨房子貴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1 11:53:00
因為爸媽在北部啊(攤) 有些條件南北真的落差太大了但是南部要花錢趕上來又會有一堆白痴亂罵……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1 12:09:00
南部那種花錢趕上來的方式根本就笑話先蓋軌道就會吸引公司進駐的夢想就好像意淫先買性感內衣就會有名模女朋友一樣然後老實說 南部目前的房價也不是在合理狀態南科可能薪水還OK 高雄蠻多建案也不是薪資水平的價位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1 20:38:00
高雄的房子便宜成這樣 還買不起別逗了......高雄市區中古屋五百萬以內的一堆 到底是要怎樣才算合理房價 ,一坪一萬?
作者: syuanling (LingEr)   2018-06-11 23:22:00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2 07:58:00
五百萬對大多數領3xk的人來說也不是正常國家房價所得比了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2 10:59:00
大多數的正常國家不會有這麼多人擠在一個小島上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2 11:11:00
新加坡看來不太正常韓國你扣掉那些超偏僻地區 人口密度不會比台灣低
作者: hamasakiayu (ayumi)   2018-06-12 12:34:00
想最貴的地段,一坪落在20萬上下,就差不多了可惜我們是一百多萬回到過去高利率時代,至少頭期款可以少很多每月支付金額也差不多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2 14:36:00
我道歉,雖然我完全不認為新加坡算正常就是了…不過扣掉山地台灣也差新加坡一大截是正確的比起總價更適合像樓上一樣算坪數單價,不然很難判斷是在講套房還是透天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2 17:47:00
那就更好玩了 台灣還有"公設"這種東西....去東南亞去美國去韓國都沒有"公設"這種 這樣單價會拉更開 毫無疑問 重點是公告現值根本就有問題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2 19:45:00
中南部市區的新屋都落在20萬上下沒錯啊中古屋更是只有1字頭 為什麼買不起?月薪三萬 雙薪一個月六萬 一個月一萬多塊的房貸繳不起????? 難道要政府蓋房子免費送民眾才叫居住正義嘛......
作者: acidrain (一作品一本命推廣)   2018-06-12 20:31:00
還有社會住宅選項 南部一個月房租一萬多也不是正常水準更何況中古屋屋況/耐震都還沒考慮進去 1字頭都嫌貴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2 22:30:00
南部房租一萬當然不是正常水準 因為這種錢哪去繳房貸就好了 幹嘛租房子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3 10:45:00
在南部哪裡月租一萬啊,當初我學校附近雅房才1800耶……
作者: enjoytbook (en)   2018-06-13 12:27:00
現在要三千囉…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3 12:39:00
說真的啦 公告現值只要貼近市價6-7成照妖鏡就出來了真的有那價值自然價格就不會跌 沒那價值只靠政策凹單現在問題就是錢往房地產塞可是稅基又少的可憐衍伸出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大(利差也不大)反而卡死可支配所得和開店的固定成本...然後讓租金的投報率正常化 持有成本也正常化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3 16:56:00
記得之前有推過實價登錄不是嗎?部份區域好像有用?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3 17:01:00
實價登錄=/=公告地價 這塊沒人感動的
作者: acidrain (一作品一本命推廣)   2018-06-13 20:44:00
我也支持公告地價大幅趨近市價 等同變相調漲地價稅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3 22:24:00
不算調漲,因為公告地價(市價)下來就回來了,和其他資產持有成本比較,現在房地產持有成本根本笑話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3 22:46:00
房屋稅在台北跟房價相比或許沒什麼 但中南部房價本來就低 前幾年又狂調公告現值 導致房屋稅暴漲 相較之下房屋稅就很可觀 雖然這樣可以抑制房價上漲 但也是在變相懲罰購買新屋的人這對都市更新不是件好事
作者: acidrain (一作品一本命推廣)   2018-06-14 00:22:00
舊屋也一起漲就合理了 懲罰"有很多房子"的人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4 00:24:00
舊屋沒有漲啊 房屋稅沒有溯及既往而且我說的是自用稅率暴漲 不是有很多房子非自用調漲 這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4 11:30:00
現在地價稅的稅率本身就是笑話了吧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4 11:32:00
稅率根本沒問題 有問題只是公告現值 事實上公告現值貼近市價才會加速都更 你想想你每年繳一堆錢住爛房子你不如拿去都更蓋新房子中南部問題就是財源不足了 當然往房地產下手 你要想房地產聚集這麼大的財富 每年收到的稅這麼一丁點 不然你要調所得稅嗎XD事實上稅基正常 固定稅率下 稅額和價格會取得平衡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也支持房地合一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4 12:27:00
調高公告現值才會讓大家更不想都更好嗎房屋稅是要算折舊率的房子越舊房屋稅越便宜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4 12:38:00
基本上不管怎樣台灣人都不想付錢所以都超級難都更的啦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4 12:42:00
台灣人當然不想付錢 所以讓老房子慢慢掉價格自然而然就會因為房屋殘值過低被建商整棟收購中南部都更都是這樣幹的 整排舊透天買下來直接打掉 但現在房屋稅這麼重 大家不想買新屋建商根本沒有誘因去加速都更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4 12:57:00
房屋稅重的前提在價格沒變 問題是你覺得價格不會變?你還有地價稅阿 你是忽略地價稅這東西了嗎?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4 14:30:00
掉價格……建商一直炒的情況下根本掉不下來好嗎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4 14:33:00
公告地價拉上來怎麼不會掉? 持有成本高就凹不了單了現在房地產的問題就在持有成本和其他標的不是同等級的你持有股票債券的成本和風險都遠比房地產高 自然資金都往房地產留 要炒房可以啊 可是你持有成本要和其他資產平衡才行 沒人想阻止炒房只是要站在同個立基點上才健康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4 14:49:00
持有成本有增高的風險的話就拿去送議員就降低啦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4 18:57:00
你的回應還真沒營養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8-06-14 22:00:00
不是都說房屋稅計算要算折舊率 你公告現值調再高舊房子要繳的稅就是少非常非常多 幾十年的舊屋在中南部可能只要繳幾千塊 但新屋卻要好幾萬這種稅率 買新屋繳起來也是很痛的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8-06-15 06:01:00
還有地價稅啊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8-06-19 14:23:00
你以為現在的房價居高不下是多有營養的原因啊(笑)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18-06-30 10:26:00
500萬便宜?22K存7年200萬 還是買不起
作者: LandGrave (沒有暱稱)   2018-06-30 19:00:00
年所得4x在靠北兩百萬的房子買不起?台灣人真是領先世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