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腦殘政府和媽寶企業才會把零關稅當競爭力

作者: musashi0839 (常山七次郎)   2014-11-13 15:36:53
中韓FTA簽了台灣就死?只有腦殘政府和媽寶企業,會把「零關稅」當成競爭力!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1113/KBlogArticle_10023_1.htm
選情緊急,執政黨想要用這種恐嚇心理,把選戰拉成國家發展與鎖國的對決,拼命用媒體
曝光來試圖影響選情,但這種漏洞百出,三分真七分假的說法,只能凸顯出台灣的命運掌
握在這群腦殘執政黨手上,就是一種悲哀。
首先,中韓簽了FTA就馬上都零關稅?這簡直是一大謊言。
事實上,中韓FTA的零關稅商品分為三類型,「一般產品10年內降至零關稅、敏感產品10
至20年降為零關稅、超級敏感產品20年不降稅」,調適期其實相當長。
為什麼不是「馬上」?因為FTA並不是單方面開放,你要拿別人也要跟你要,雙方面都有
必須要被迫開放的產業,也就是說在這場戰局中,有產業獲利、必然有產業會嚴重受傷,
把時間拉長就是為了減少衝擊,也是讓這些產業慢慢提高競爭力,不要一下子就被KO。
但可怕的是,經濟部所拿出的研究報告卻以「協議生效日,中韓雙方100%產品、立即降至
零關稅」為假設,做出對台灣產業衝擊影響推估,如果這不是在造謠,那什麼才算呢?政
府老愛拿這種威脅口吻「不配合就要死」的政策說帖,才是台灣多數公民社會不能接受的
最大理由。
事實上,在這次協議中,韓國的生產強項──汽車,最終卻被雙方排除於關稅減少的對象
外,而韓方同樣具優勢的液晶屏幕,也被決定在10年後才得以減除關稅。
而且如果「零關稅」就能讓台灣的企業脫胎換骨,那明明現在我們反而還佔有關稅較低的
優勢,例如台灣現在出口到中國的貨品有69%零關稅,特別是據根據資訊科技協定(ITA)
,目前台灣輸往中國的電子通訊產品零組件都是零關稅,但台灣的手機業者有在中國市場
佔到任何便宜嗎?說穿了,即便零稅率,照樣不爭氣。
特別是政府點名台灣受衝擊行業金額為386億美元,占台灣工業產品總出口占大陸比重
24.7%,分別有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七大行業,老實說就算
零關稅,台灣一樣無法在中國市場競爭。
舉鋼鐵為例,中國自己都產能嚴重過剩,台灣業者是要賣給誰?根據據英國《金融時報》
報導,中國海關發言人鄭躍聲形容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導致中國一些地方的
鋼鐵價格現在低得和大白菜一樣。
看到沒,中國鋼鐵像白菜一樣,原因不外乎是國內需求放緩、環保規定嚴格,中國鋼鐵製
造商正希望通過出口擺脫困境,但又引起外國強烈反應,像是美國最近批准對韓國和其他
國家鋼管生產商採取反傾銷措施,歐洲五月中旬也提出了一起鋼鐵行業的訴訟案件。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面板產業,根據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中國自己的面板在
2014-2016年會蓋出10座12吋廠,台灣之前面板廠出現產能過剩,明年就會在中國上演。
而最愛喊不降關稅就要被邊緣化的工具機,該擔心的對手根本不是韓國,而是日本才對。
老實說的確近年來中國大陸市場蓬勃發展,即使在最慘澹的2009年,其工具機總產值仍能
逆勢成長,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工具機製造國,但問題在於雖然中國大陸從2003年起就是全
球第一大工具機進口國,但同樣也透過進口替代來升級,因此低階工具機需求早由中國大
陸本土廠商改善品質及政府大力扶持下,以中國大陸自製工具機取而代之。
現在還沒填滿的就是中高階工具機的,仍靠德、日、台灣、瑞士等國進口,且其進口比重
有日益升高的趨勢,換言之韓國本來就不在這塊市場競爭。倒是最近日圓一口氣已經貶值
到115,兩年跌幅超過三成以上,台灣工具機業者恐怕又要面對嚴峻考驗。
至於政府最愛講,「太陽花學運」阻礙台灣自由化,但請注意,韓國人也不是吃素的。因
為FTA最終要生效還需經過韓國國內批准程序。共產黨本來就不民主,所以預計不會出現
較大問題,至於韓方國會何時處理政府提交的議案,尚難以預測,特別是若南韓國內農業
團體和市民團體反對呼聲高漲,而且在野黨認為協商內容和解決方案有問題而反對批准時
,FTA生效時期將被迫推遲。
畢竟,這有前例可循。早在2007年4月南韓與美國締結FTA,同年9月韓國政府向國會提交
要求批准,但由於當時國內反對聲浪高漲,甚至不惜上街頭抗議,加上美國國會多數黨民
主黨也持反對態度,雙方不得不進行後續談判。韓美FTA最終於2012年3月生效,從締結到
生效共耗費5年時間。
從陰謀論角度來看,中國和南韓有點類似相互取暖,一來這兩國家近期經濟表現都很差,
都試圖透過往外找尋盟友來解救自己,像是美國經濟越來越好,加上這次共和黨大選狂勝
,預計TPP這個貿易協定可以加快過關,中國原本的RECP看起來沒著落,中國就開始又要
想新的貿易協議來鞏固自己在亞洲地位,但是中國最大問題不是經濟本身,而是這個國家
法治觀念和不透明化才是最大危機。
至於南韓,雖然是個現代國家,但國會都是被財團把持的,這些大老闆透過控制國會,去
慫恿政府往財團的方向推政策,然後把這些議題都會包裝在「競爭力」的大帽子下,讓你
覺得好像不配合就要從國際上消失。
但是從歷史來看,一國的競爭力從來都不是靠這些所謂的表面優勢,美國之所以強是因為
它有透明的政治制度和良善教育環境,透過這套軟體,讓包含公務體系、金融體系和研發
環境,可以往提高生活品質和社會整體福利邁進,對人民誠信、對反對聲音保持開放心態
,這才是政府該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