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小品] 其實種田就是革命

作者: shamanlin (點藏必須死)   2014-09-04 18:25:01
※ 引述《dian9 (點點)》之銘言:
這種回覆法根本是逼我來打你臉
乍看好像在反駁,但其實什麼都沒反駁到
: → shamanlin : 你們要什麼資料來源? 糧食自給率的嗎? 09/03 10:54
: → shamanlin : 農委會的網站點統計,然後看農業指標那邊 09/03 10:56
: → shamanlin : 就會看到很多人愛拿來說嘴的糧食自給率(熱量計算) 09/03 10:57
: → shamanlin : 只有32%,然後就會被有心人士拿來誤導 09/03 10:57
:
: → shamanlin : 以熱量計算會這麼低是因為大量的畜牧用榖物(ex:玉米 09/03 10:58
: → shamanlin : 都是進口的,國外便宜又大碗,台灣本來也沒種這些 09/03 10:58
: → shamanlin : (畜牧用榖物品種跟人吃的不太一),硬要在台灣種就是 09/03 10:59
: → shamanlin : 又貴品質也沒比較好,然後讓你吃的豬肉漲一倍價格 09/03 10:59
: → shamanlin : 那我們來看人吃的,稻米107%...水產122%...嗯嗯 09/03 11:00
: http://www.kskk.org.tw/food/node/108
:
: 從進口量來看,台灣小麥供給量是137.3萬公噸,幾乎與稻米不相上下,這麼大的量幾乎
: 100%是進口的。
因為台灣不太適合種小麥,這我之前就說了
適不適合種不是只看「能不能種」,既然要當做經濟作物
要看的就是其經濟價值有多少,現況就是國外小麥品質好又便宜
所以從幾十年前開始就打的國產小麥量直直落
以前還可以靠政策保價收購還有賺頭,後來不收就沒人種了
那一樣回到我之前說的,你要硬種可以,可是你比人貴,也沒比人好
: 另外兩項非常大宗的進口糧食,一個是大豆,2012進口了234.8萬公噸,比稻米加小麥的
: 供給量略少而已;一個是玉米,2012年進口了439.1萬公噸,快要趕上稻米小麥大豆通通
: 加起來的量了。
:
: 進口量超過百萬公噸的「黃小玉」,就是造成台灣糧食自給率低落的主要原因。
這不就是我上面所說用熱量計算的結果?
你知道上述大豆、玉米有多少是人吃的,有多少是拿去畜牧業用的嗎?
到最後又回到我之前就說過的東西,台灣要種可以啊
硬種的結果就是價格高沒經濟價值沒人要跟你買
打死也要用的結果就是肉類又要漲了,消費者會買單嗎?
來看看大豆的情況吧
http://www.kskk.org.tw/food/node/76
國外進口只要17~18塊
國內用最便宜的方式種也要20塊......這20塊不是賣價喔,是成本
你當然可以種,打愛國牌,宣傳國產品質好
但在市場眾數終究還是進口的獲勝
這是歷史
: http://theme.coa.gov.tw/suggest.php?issue=2446250 行政院農委會官網
:
: 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讓我們的糧食自給率偏低呢?
:
: 原因就出在於小麥、玉米及大豆等雜糧!身為主管國內糧食生產、政策籌劃與執行的行政
: 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大家長-李蒼郎署長,對於國內糧食自給率及黃小玉等進口糧食問題
: ,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
:
: 李署長說:「根據農委會調查,稻米的糧食自給率為 92 %、水果 88 %、肉類 82 %,
: 糧食自給率會被拉低,主要是因為我們只生產很少量的大豆、玉米跟小麥,尤其是小麥幾
: 乎全部仰賴進口!」
重複貼也是一樣的結果
1.這是以熱量計算,把畜牧業使用也算進來
2.進口的東西都是台灣種太貴,價格比不過,種了也沒用
3.台灣自產有優勢的糧食,其自給率依然很高
改天我是不是也來哭一下,我愛吃的帝王蟹居然100%國外進口
自給率是零啊~~~
: → shamanlin : 除了像小麥那種本來也不太適合在台灣種的外,適合在 09/03 11:00
: → shamanlin : 台灣種或生產或養的,絕大多數都是100%左右 09/03 11:01
: → shamanlin : 硬要種可以啊,麵包貴一倍到時候你會買單嗎? 09/03 11:01
: → shamanlin : 所以我才說這類文章根本都是在騙白痴用的,譁眾取寵 09/03 11:02
: → shamanlin : 根本沒看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09/03 11:02
:
: http://theme.coa.gov.tw/suggest.php?issue=2446250&id=2446254 行政院農委會官網
:
: 【台灣也有好小麥】
:
: 小麥原是溫帶作物,台灣適合生長小麥的季節為秋末至春初,正好是農民二期稻作收成、
: 還未種一期稻作的空檔,加上小麥喜歡生長在冷涼、乾燥的環境,因此苗栗以南、台南以
: 北以及東部的台東、花蓮,都是適合種小麥的地方。
:
: 過去因為酒廠製作紹興酒需要大量小麥,加上政府保價收購,因此栽種面積達到 1500 公
: 頃,但隨著加入 WTO ,保價收購取消後,僅剩金門酒廠仍與台中大雅、台南學甲等農友
: 契作,栽培面積也大減到 90 公頃。直到最近,糧食安全議題日益重視,也開始有人推動
: 栽種國產小麥。
不懂你貼這做什麼,這篇文其實並不會幫到你
我幫你翻譯第二段
因為開放自由貿易後,不能再狂抽關稅把國外進口的五榖雜糧價格堆高
國內種的太貴比不上進口,於是種的人越來越少......
唉,又回到我之前說的,不是不能種,而是種了沒人買
: → shamanlin : 休耕滅農的論點更是可笑,不是傻子的話想想也知道 09/03 11:06
: → shamanlin : 譬如休耕一年算九萬,如果你下去種扣除人力物力成本 09/03 11:06
: → shamanlin : 風險計算等超過九萬,那誰理你休耕? 09/03 11:07
:
: 【苗栗以北也能種麥?桃園青農跌破專家眼鏡】
: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46643/
:
: 【六年級生打頭陣,桃園休耕地種麥重拾生機】
所以?
你這篇連結只說可以種,種出來了,好我們大家拍拍手
問題是你價格還是敵不過進口的呀
不如我們先從教育消費者,不要看到麵包從10塊漲到12塊就哇哇叫開始吧
然後絕大多數休耕的田地還是休耕比較賺,對整體市場比較有利
最後的結果,還是完完全全跟我之前說的一模一樣
你並沒有反駁到任何東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