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815‧終戰日『台灣命運的分叉路口』座談會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08-20 21:07:15
各位夥伴:
上個禮拜五,2014年的八月十五日,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六十九週年,
鍾肇政文學營的前一天,
到台北參加了由台灣社舉辦的
「815‧終戰日【台灣命運的分叉路口】座談會」
網址:http://goo.gl/KOZnfu
本來在參加營隊前是要保持體力,好預備自己可以認真學習,
但是還是忍不住會參加的原因是:
座談會出席名單有「鍾逸人」和「李雪峰」兩位九十歲的老先生。
鍾逸人先生是二二八事件中二七部隊部隊長,
我是從圖書館的兩大本厚卻仍讓人一口氣讀完的《辛酸六十年》認識鍾先生的,
辛酸六十年簡介:http://goo.gl/0okPUv
他在東京外國語學校讀書時被特高關了一年,(印象中應該是有名的巢鴨監獄),
回台灣後跟王天灯﹑連溫卿這些舊文協的前輩交往,也認識謝雪紅,
大戰結束後,
也因為對「祖國」的想像,和在東京時讀過周佛海的「三民主義」,
自己組織「三民主義青年團」,熱烈歡迎國民黨政府,
沒想到一年半之中,台灣整個社經情勢大變,激發了二二八事件,
後來被關在綠島十七年。
書中對綠島獄中左派、獨派各派聚集又鬥爭的描述,(唉,台灣人連被人關都不團結)
與韓戰爆發前後整個氣氛的轉變,
還有綠島的監獄生活,楊逵老先生在獄中的情形,
都讓我對當時台灣社會與知識份子的氛圍有來自現場第一手資料的瞭解。
而出獄後的生活,
也讓我瞭解當年白色恐怖台灣社會的氣氛與他們與親友的情誼與堅韌!
所以,對我來說,
就是一個親身經歷過日治台灣、戰時東京、戰後初期、二二八、綠島、白色恐怖、
戒嚴、黨外、解嚴、政黨輪替、政黨再輪替、318,
這些重要歷史事件與過程的的書中傳奇人物,
沒想到可以親眼見到,
因為我想準確瞭解大戰後台灣人心的轉變過程
(也因為粉斯模式爆發XD,想要當面感謝鍾先生,不留下遺憾)
所以到當天早上,還是忍不住,不顧時間前往參加!
而李雪峰先生,和台灣高座會的前輩的故事,
我也是從書《造飛機的日子:台灣少年工回憶錄》瞭解的,http://goo.gl/fGhuqO
他們當年到神奈川縣(對,就是櫻木花道和流川楓和晴子的家XD),
為了戰時的出路到日本,當時如何生活,戰後如何回來,
這批當初十三、四歲到二十一、二歲的台灣年輕人的故事,也是很感人!
於是,這場座談會,
有69年前815那天,在神奈川、在台灣兩地親耳聽到昭和「玉音放送」的歷史證言,
張炎憲老師的前言,和李筱峰老師的歷史資料,
加上兩位前輩的親身歷史時刻的經驗,
對我瞭解當時台灣人的心理和社會,反思現今的處境與問題,都很有幫助,
真的讓我覺得還好有來參加。 (只是身體還是要承受後果啦)
以下提供台灣社的影片網址與李筱峰教授的講綱,
讓不能參加的夥伴也可以觀看瞭解,瞭解當代台灣人的處境和想法。
也可以避免我的重點節錄失真!(藉口XD)
影片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fFengw-A 張炎憲教授引言
影片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k6mwwg37cM 李筱峰教授
影片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YJFMoJh2A 李雪峰會長
影片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_BaFkihI4 鍾逸人部隊長
李筱峰教授講綱:
一、「終戰」用語適當嗎?
二、戰後台灣地位
三、終戰後,台灣人的意向與態度如何?
四、台灣結束殖民統治了嗎?
五、台灣與韓國在戰前同樣都是日本的殖民地,
為何戰後韓國可以獨立,而台灣卻沒有?
PS1: 特別推薦沒有時間的夥伴可以看李筱峰教授和鍾逸人隊長的部分,
非常之精彩!精彩到我想打逐字稿!(也跪求台語強的夥伴打鍾先生的部分啊!)
PS2: 關於228事件中,嘉義27部隊鍾逸人先生的角色,有不同的說法,
但是我想我們都有媒體識讀的素養,知道多方查證,不會只聽一家之言。
PS3:對於戰前戰後、與228前後,台灣人心理的轉變,
我最近有機會親眼見到史明歐吉桑、鍾逸人先生、李雪峰先生、鍾肇政老師,
這四位九十歲以上的前輩的本人,可以當面感謝他們,
覺得迷弟模式也是很有價值啊!XD
也看到張良澤老師和陳萬益老師、彭瑞金老師這些堅持台灣價值的努力,
很感動!
像歐吉桑在醫院時候說的:「要團結,要讀書,要打拼 」
我們一定要在情感上的反抗以外,在知識和行動上也要進化啊!
作者: maskprincess (早該清醒)   2014-08-20 22: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