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人渣文本 陳為廷對陸生參選的看法

作者: uka123ily (NUNCA MAS)   2014-08-13 23:56:11
妖西與酥餅的最大謬誤是「有效」=「美善」。
我們可以想很多策略或方法去證明這樣的設計是最能夠保護民主或是政治自主。
假設他們真的有要保護民主好了,雖然我覺得他們其實不太在意。
排除陸生參與學生自治,假設真的對防堵統戰很「有效」好了。
但是「有效」並不能直接論述這樣是「美善」的。
「有效」是對於資源投入與結果產出是怎樣的關係,
「美善」就這牽涉到手段與目的間是否正當之類的考量。
回到前面排除的例子,我們可以宣稱「排除」可以「有效」維持我們想要的政治議程,
但卻可能犧牲「經由政治解決糾紛」的效益,使某些事情變成少數人決定。
這樣的狀況只是把妖西或酥餅宣稱的陸生統戰的效果改成其他政治勢力的宣傳而已。
用動物農庄來比喻,就是走了人類,卻來了豬。
有人說用法西斯有點過頭,但是納粹德國的法西斯就是建立在同質性公民的論述。
這類強調區分「敵」、「我」的「政治性」所建立敵對政治意識型態,
也就是說被認定為「敵人」或「他者」,「我們」可以無情排除,甚至消滅生命。
這樣的民主政治模式是建立在彼此傷害或民主應該具有同質性的公民的前提。
但是我們當代的民主實踐,已經很難去符合同質性與彼此傷害這個條件。
畢竟上述意識型態的敵我劃分,並沒有辦法解決政治問題,只是把人們排除或消滅而已。
(換個簡單說法就是裝做沒看到或者擺爛)
等到了當代,激進民主理論處理這塊,開始嘗試把「政治性」與「驅逐他者」脫鉤,
積極地主張要將「他者」納入「競爭」以解決政治紛爭,將紛爭留在政治場域。
亦即,衝突應該在政治場域裡進行政治解決,而不應該事先排除對手或敵人。
舉個例子,
假設陸生學生會長宣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想是許多人不能接受的政治主張。
要是我們預設排除了陸生的參與,這個問題就無法得到政治解決。
但是如果我們經由學生會長的選舉,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做政治操作(任何意義上)
並由學生們進行偏好的選擇,作為一個暫時的政治解決。
也就是真的對陸生有疑慮,就想辦法讓陸生落選,甚至使其幾乎沒票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