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灣作為"問題"從一篇美國學者的廢文談起

作者: kakakaka (卡四)   2014-07-31 20:14:40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2288
台灣作為「問題」──從一篇(也算是友台)美國學者的廢文談起
賴怡忠Jul 30, 2014
關鍵字:中國美國民主化台獨台派對台政策一中化
日前John Cooper有篇在《台北時報》的文章,應部份美國對台思考的慣性。文中對太陽
花的描述,對台灣在美中關係的定位,與台灣經濟現狀的分析等,會發現這位學者與台灣
現實的重大距離。但是John Cooper已算是相對友善的學者,連他都會這樣,整體美國對
台政策可想而知。
(起碼)從季辛吉1971訪中後,台灣就被當作美中關係的問題來處理。六十年代末期國務
院思考兩中議題時所開展對台灣內部的分析,包括台灣人與外省人對台灣未來看法的差異
,台灣認同的趨勢等,也在季辛吉戰略轉向與排斥國務院參與下,被埋藏到電報檔案夾中
。台灣自此變成問題,台灣認同的發展不再被注意,相反的,如何避免台灣導致美中關係
複雜化成為關注重點。台灣本身成為要被處理的問題。這個趨勢在70年代末期伊朗人質危
機與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美蘇進入新冷戰,打中國牌聯中制俄成為新的戰略後,被進一步
強化。
此外,在美中建交後,台灣還發生美麗島、陳文成、江南等嚴重違反人權的案件,對美國
來說,台灣的外交與內政都是問題,其形象與今天的北韓相差無幾。當年的《台灣關係法
》實際上被國務院官員當成台灣被中國統一前的台美過渡性安排。當時美國對於放棄台灣
不存在道德虧欠感,畢竟台灣是個獨裁政權,而同時期鄧小平上台時有北京之春,倡導四
個現代化、以及平反文革等,兩岸形像差太多了。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upload/816c6e520ffe0d6d9cd8d637e2aba745.jpg
美麗島大審的關係人物(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之後台灣乘著雷根─柴契爾新自由主義列車經濟發展快速,也被世界銀行列為亞洲四小龍
。台灣是先被經濟學家作為否證依賴理論而成為研究興趣。90年代的民主化則讓台灣搭上
了第三波民主轉型研究熱潮。台灣內部變化使外界對台灣出現興趣,也讓台灣有了新的國
際定位,但對實質處理外交的美方官員與在退休後轉任智庫學者的大官們,台灣依然被認
為是美中關係令人不舒服的存在,未因其在經濟與民主的進展,而變成「不是問題」。
由於美國對台政策是在台灣處於獨裁戒嚴,兩蔣都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兩中與台獨
尚無發言權的情境下出現。之後民主化帶來高漲的台灣認同使政府不再強硬堅持台灣是中
國一部份,民主化使台灣趨向兩中甚至是一中一台,這些發展動搖了美國台海政策的管理
前提。
此外,過去當台灣處於威權時,一句「獨裁專制」就可否定台灣,但當台灣走向民主,而
其過程又導致台灣偏離一中的操作前提,美國因台灣民主化使其無法以獨裁為由拋棄台灣
,同時民主化也讓台灣對外作為出現多元化影響。過去搞定國民黨就可以搞定台灣的方式
不再有效,台灣對外作為變得較無法預測。這些都增加美國對台經營的複雜,也對其植基
於一中以維護美國戰略利益的政策造成嚴重衝擊。中國1989天安門大屠殺讓美國更陷困境
。當北京正在屠殺自己人民時台灣正邁向民主化,原先中國是進步改革,台灣是保守威權
的印象全面翻轉。對於這些參與一中政策的設計或被其思考訓練出來的徒子徒孫們,委實
是難題。
面對民主化對其一中政策的挑戰,這些人開始對台灣民主提條件,把挑戰一中政策的民主
汙名化為民粹,把維護一中政策的選舉當成民主典範,並企圖解構台灣民主的正當性。這
些人認為正是80年代美中良好關係鋪陳穩定台海環境,使蔣經國在無憂外患下進行政改,
帶來台灣民主化。而80年代美中關係能夠良好,就是美國與中國的一中默契未被台灣挑戰
,所以中國才不會過度反應而導致台海不穩。因此這些人主張只有不挑戰一中默契,才能
維持台灣民主發展所需的外在環境,反之,會挑戰一中的民主,就是個不顧周邊環境與美
中戰略考量的自私行為,因此是民粹。而不思考把台灣民主視為要接受的現實,從這個角
度建構美國亞太政策。
就是在這種本質上排斥民主的思考下,這些人主導的美國對台政策與台灣民間社會期待對
立。麻煩製造者這句話一開始是1999年包道格對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的李登輝之描述。
1999─2000年我在華府時,這些人多次在研討公開擔心台灣民主持續發展會對美國亞太利
益的負面衝擊。其他國家走向民主是好事,但台灣民主化卻是個導致台海不穩的負面因素
。在1990年代末期政黨輪替前,這種論述在華府四處流竄。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upload/f7cdf5b585bcd556a35b664e24564c5c.jpg
(圖片來源:包道格)
如果台派要在2016重掌大位,對美政策的論述鬥爭現在就要展開。這是戰爭。前述華府的
一中政策界人士,就是要扶持願維持一中的民選領導者,對李登輝、民進黨、太陽花的敵
意源自於此,與溝通是否有效無關。
但這些人會一直佔據發言台嗎?美國「對台政策一中化」始自1971已歷四十三年。在1950
展開,在1991年結束的冷戰也不過41年。這個比冷戰時間還久的一中政策,是不可能永遠
存在。
此外,美國外交政策界的世代交替也即將展開。過去有在台學中文者紛紛退休,反是一批
在中國學習中文的世代要嶄露頭角。這意味過去國民黨以其資源所培養的關係也可能要隨
風而逝。在中國習中文者未必親北京,反而對中台的差距更有親身體驗。更大的改變,是
越戰不再是美國新世代主要參照經驗,波灣戰爭與反恐戰爭會成為新參考點。這些人對美
國軍力的看法與前國務卿鮑爾將軍的態度想必有差異。
陪那些現在佔據麥克風的老人聊天固然得做,但更要投注資源在與新世代的對話上,重點
也不是美國的一中政策,而是美國要如何面對一個台獨已經變成絕大多數的民主台灣,要
如何調整其政策來適應這個現實等問題了。
===
之前看幾篇J Michael Cole的文章,
似乎美國政府內部也是有人認為這次318運動是DPP搞得鬼,並予以批評。
當然J Michael Cole是反駁這說法,並希望美國政府能搞清楚狀況。
從此篇文章裡,可以看到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和美國對此對應的矛盾。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4-07-31 20:19:00
DPP的陰謀w 如果DPP真的有GUTS 大家就輕鬆多了
作者: RbJ (Novel)   2014-07-31 20:19:00
沒想到今天才刊出來
作者: salvador1988 (Mr.Owl)   2014-07-31 20:25:00
DPP若真有那個能力搞出318學運今天就不會這麼慘了
作者: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7-31 20:52:00
要有條件讓人感興趣DPP ....唉
作者: leontj (leon￾ [D)   2014-07-31 21:26:00
好文!不過民進黨對美國智庫下的功夫,嚴重匱乏
作者: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7-31 21:37:00
.....DPP在遊說美國方面是花了很多錢的 嗯我是說遊說組織的費用
作者: Miule (Miule)   2014-08-01 21:06:00
美國人(不是政府)是否能把正義放在優先於國家利益,正視為了經濟殖民外國的正當性問題我是認為佔領華爾街有包含挑戰這個議題的性質也是有美國人質疑扶植親美獨裁政權的正當性,但卻站不上主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