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經濟學界與英美論壇的超級風暴

作者: lamda (鋼琴加吉他)   2014-07-25 10:59:33
心得:
彭明輝原文中,對於 Thomas Piketty這本書做了很詳細的介紹,
介紹過程中也可以看出他對中國學者的欣賞,
的確中國學者在批判美式資本主義缺失方面的論述可能非常優秀(當然受到國家鼓勵),
但是對於極權主義的罪惡,這些學者可能就選擇性的視若無睹了。
這一點可能是彭明輝沒有意識到的。
(文章中所提到參考文獻的超連結請參考原文)
from:http://mhperng.blogspot.tw/2014/07/blog-post_6304.html#more
經濟學界與英美政壇的超級風暴
過去十四年來全球所出版過的書籍裡,最有機會在未來改變全世界的,很可能就
是法國經濟學家 Thomas Piketty 的 Capital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21世紀
的資本》)。它一出版就成為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暢銷書榜首,據說實體書一直缺貨,很多
人只能買到它的電子版書。《Financial Times》(FT)的專欄作家 Robert Shrimsley
甚至打趣說:政界與學術界中人見面時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好像非得討論這本書不可。
這本書的主要結論很簡單:從長期的歷史實證資料看,放任式的資本主義必然造
成貧富差距的擴大,這個事實跟主流經濟學(芝加哥學派)40年來的主要主張徹底違背。
它的政治意涵非常深遠:除非從資本利得徵收適當稅金並進行財富重分配,否則所有人的
平均實質工資必將逐漸減少,而 1% 富人不勞而獲的所得將會逐漸增加;財富將成為世襲
,再多的天份和教育都改變不了這個趨勢;除非政府介入,否則放任式的資本主義將會摧
毀美國夢,讓人類重回「財富世襲」的封建時代。
克魯曼(Paul Krugman)在書評中預測:皮克迪的新書將「同時改變我們思考社
會和研究經濟學的方式」。這絕非溢美之詞。
過去40年來,全球財經政策受制於芝加哥學派和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的
兩大主張:「貧富差距是短期現象,長期而言市場會自動調節貧富差距」、「市場能對資
源進行最佳配置,因此對市場的任何干預都會導致經濟成長遲緩甚至衰退,而使貧窮的問
題益加惡化」,因此由英美帶頭而吹起「任令貧富差距擴大」的歪風(教宗稱此為
globalization of indifference)。此書出版之後,「解決貧富差距,經濟發展政策必
須貧富均霑(inclusive development)」的呼聲甚囂塵上,而且帶頭的是最積極捍衛市
場機制的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世界銀行、以及態度保守的《Financial Times》。
這本書已經在國外帶動經濟與政治思想革命,在衛城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之前,很
需要先有優質的中文介紹。本文將推荐幾篇質優而較好讀的中英文文章,也順便釐清幾個
後續的相關爭議。
一、《21世紀的資本》一書的重要介紹
我讀過的文章中,最想推薦的是一篇刊載在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的期刊論文 "The Return of “Patrimonial Capitalism”: A Review of Thomas
Piketty's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可以免費下載 MPRA 版),作者
Branko ,曾長期擔任世界銀行研究部的 lead economist。它避免掉一切沒必要的術語,
精準地而易讀地按原書次序與主題摘述原書主要結論與依據,並且很深刻地指出這些結論
的政治與經濟學意涵。很希望有人可以把它翻譯成中文,
我將樂於轉貼或在部落格上推薦,以廣流傳。
Paul Krugman 在紐約時報上為這書寫的英文書評 "Why We're in a New Gilded
Age" 無疑地也是既深入且又淺出的一篇「必讀」,可惜我只看到英文版,不知道有沒有
中文版?
在我看過的中文版文章中,依序推薦以下五篇。
(1)陳平,〈資本主義的空想與現實〉,FT(Financial Times)中文版網頁
中文文章中,這是我推薦第一名的文章,深入而淺出,可以看到 Thomas Piketty
這本書的精隨,可以看到這本書在經濟學思想和政治上的意涵,還有關鍵性的補充。
陳平的文章我很喜歡,他是 1968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87年於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博士班期間修課全部滿分(GPA
4.0),師事 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普列高金(Ilya Prigogine),論文題目是
Nonlinear Dynamics and Business Cycles,是國際上利用複雜理論(complexity
theory)研究金融與經濟問題的先驅學者之一,在大陸相當著名而有影響力,經常擔任國
外重要經濟會議的主題演講,以及接受國內外媒體訪問。一篇關於他的訪談〈不是西化問
題,是英美化問題〉有介紹他的學經歷,文中所談也值得台灣讀者參閱。而關於
complexity theory and economics 則有一篇不錯的簡介文章 "Complexity
Economics: A Different Framework for Economic Thought",這是一個在 2008金融風
暴後迅速吸引金融界注意的新經濟支派。
(2)經濟日報社論,〈21世紀資本論 揭穿資本主義假面具〉
這篇文章精簡地掌握到該書核心,且算通俗易讀。而且,一向擁護芝加哥學派與
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日報》社論,竟然從文章標題開始批判美式資本主義,更值得台灣人
來讀一讀。
(3)李實,萬海遠,〈《21世紀資本論》:努力工作真的不如拼爹?〉
這篇文章是大陸兩位經濟學者合寫的,摘述 Thomas Piketty 的方法、證據與推
論程序,很適合有經濟學底子的人讀。
(4)張育軒,〈破碎的美國夢:21世紀的資本〉,
這篇文章非常淺顯易讀,適合一般人,也補充一張作者自製表格,說明美國的
貧富不均高於歐陸,且遠高於北歐(也就是說,貧富不均可以通過制度設計加以改善,絕
非必要之惡)。
(5)Ed Alcock,〈与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较量〉,
紐約時報書評,紐約時報中文網
這篇書評的重點不在《21世紀的資本》一書的內容,而在於 Thomas Piketty 這
個人和他的寫作背景思想,為大家增加一個認識這本書的向度。
二、相關迴響
最重要的迴響就是:各種原本風從主流經濟學(芝加哥學派、New classical
economics、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等)的保守經濟評論紛紛轉向,大聲疾呼必須積極
解決貧富差距問題。
我想推薦的中譯文本就至少有 Paul Krugman 的〈公平與效率可以兩全〉、〈美
國走向拼爹時代〉,《Financial Times》中文網上不同背景財經專家的評論,如〈社會
平等不會妨礙經濟增長〉(首席評論 Martin Wolf 寫的, Martin Wolf 大學時代左傾,
後來擁護市場機制,近年立場再度改變,他是實事求是而非牆頭草)、〈促進平等不會抑
制增長〉、〈世界如何解決不平等難題?〉。
Martin Wolf 寫的英文書評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y
Thomas Piketty" 也很值得讀,尤其是因為他駁斥了好幾種想要迂迴逃避問題或者為主流
經濟學辯護的謬論。可惜我沒找到中文譯本。
其實,對「放任式資本主義會擴大貧富差距」的斷言存在已久,這想法並非
Thomas Piketty 及其研究夥伴的獨創或首創,只不過他們突破許多方法上的困難,對跨
國與跨長時間的數據進行突破性的彙整,而終於提出無可辯駁的確鑿證據。因此,在這本
書英文本出版之前就有兩篇相關評論值得注意:Joseph Stiglitz 的〈貧富差距日益懸殊
並非巧合〉(紐約時報中文網)和〈貧富差距擴大原因何在〉。
三、搶救資本主義的策略
讀完 Branko "The Return of “Patrimonial Capitalism”:
A Review of Thomas Piketty's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後,
應該會知道 Thomas Piketty 的書裡已經隱藏許多搶救資本主義的線索。
不過,我還是推薦能讀英文的人閱讀 Robert Kuttner 寫的 "What Piketty
Leaves Out"。它可以補足 Thomas Piketty 漏掉的一些線索。
Thomas Piketty 全書的關注焦點是:「除了 1915-1945」和少數歷史階段(譬
如美國的1941-1973)之外,總體而言資本所得高過經濟成長,因此會擴大貧富差距,使
工資的長期發展趨勢縮水。」
而讀完 Thomas Piketty 全書的人關心的是:我們有沒有機會扭轉趨勢,通過制
度設計來降低貧富差距?其中一些很鮮明的線索就埋藏在 Thomas Piketty 討論得較不深
入的「美國的例外期間:1941-1973」。Robert Kuttner 的文章就是在分析這個階段美國
政府為了圍堵共產主義擴散而採取的各種福利措施與財富重分配的手段。
馬克斯預言過資本主義會「自掘墳墓」,但他只有令人信服的理論分析,而沒有
實證數據;Thomas Piketty 研究長期歷史趨勢與數據,提出無可辯駁的證據,再度證明
放任式的資本主義有自毀的傾向(並且在資本主義自毀之前會先毀掉民主與社會)。
Robert Kuttner 則令人信服地指出:搶救資本主義並且讓馬克斯預言失效的,其實是二
戰之後英美採取的福利制度與財富重分配。
四、英國金融時報 (FT)對於《21世紀的資本》的質疑
Thomas Piketty《21世紀的資本》威脅到許多人的利益:主流經濟學以及相關學
者、頂尖富人、頂尖富人支持的基金會和媒體、頂尖富人支持的政客,etc。所以,可以
想像到反撲的力道之大難以形容,而各種曲解、誤讀、抹黑更是層出不窮。所以 Thomas
Piketty 很聰明,他把這本書交給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用嚴謹的學術評鑑
制度當第一道護身符,讓許多無聊人士知難而退。其次,他在網上發表了所有數據源和電
子表格,以供驗證並昭公信。
結果,還是有些具有經濟專業背景的人因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不得不出
面想盡辦法挑這本書的毛病;也有一些不信邪的基本教義派想盡辦法要挑錯。其中最有名
的質疑(其實應該已經錯是不懷好意且有失公正的「攻訐」)來自英國 FT 編輯 Chris
Giles 的一系列文章。首先是 Chris Giles 在 5/23 發表了 "Piketty findings
undercut by errors" 一文,宣稱 Thomas Piketty 的數據錯誤導致結論錯誤,甚至暗示
Thomas Piketty 的數據可能造假(thin air)。
Chris Giles 的攻擊超過他所找到的證據,且立場上違背學術界評論的公允尺度
,很明顯地帶有惡意,因此引起一向捍衛自由市場機制的 Economist 不滿,刊出
"Inequality: A Piketty problem?",指出:
(1)沒有鮮明的證據證明 Thomas Piketty 的數據確實錯誤;
(2)就算該數據真的有錯(Economist 並不認為既有證據證明該數據錯誤),
也可能只是傳抄錯誤, Chris Giles 不該在沒有具體證據時指控
Thomas Piketty 捏造數據;
(3)即使 Thomas Piketty 關於英國的數據真的有 Chris Giles 所指出的錯誤,
基本上是瑕不掩瑜,也不影響該書主要結論。
接著, FT 中文網 5/27 的社論刊出〈應該公開監督皮凱蒂的數據〉一文,用比
較溫和的口氣要求查明 Thomas Piketty 的數據是否正確。
Thomas Piketty 的回應出現在 FT 中文網 5/28 的網頁〈皮凱蒂回應FT質疑〉
,重點是說:
(1)他不排除數據有錯的可能性,但是不至於錯到改變他的主要結論;
(2)他雖然來不及引述最新的學界研究成果,但學術界新的研究成果顯示貧富差距擴大的
趨勢比他書中所推算的還更嚴重。
五月底,在牛津大學拿到 First Class Honours 與 Won Hicks & Medley Prize
for best Economics Finals papers 的經濟專家 Howard Reed 發表一篇文章
"Piketty, Chris Giles and wealth inequality: it's all about the
discontinuities",指出兩人數據的差異源自處理一個歷史數據斷層
(discontinuities)時方法的差異
(他很認真地拿 Chris Giles 和 Thomas Piketty
的數據推算過程,並公佈整個核算過程),因此:
(1) Thomas Piketty 的處理是必要且合理的,
(2)Howard Reed 認為 Thomas Piketty 的處理手法比 Chris Giles
的處理手法更合理,且詳細解釋他的依據和推理過程。
事情至此應該已經真相大白,爭議可以告歇。但是 Chris Giles 仍舊不識趣地
寫了一篇長文〈質疑皮凱蒂的理由〉,一方面是重複他說過的話而沒有提出新的證據,也
沒有反駁 Howard Reed 所提供的證據(雖然 Howard Reed 有把自己的核驗和意見告知
Chris Giles),另一方面是辯解說自己沒有惡意,不是在炒作新聞。不過,這篇文章就
不太有什麼閱讀的價值了。
附記:
很期待衛城出版社中譯本的出版,也期待他們可以找到一位認真的經濟學者,好
好地為這本書寫一篇中文導讀,指出這本書對台灣現況的政治與財經意涵。
可惜的是,截至目前台灣對這本書的介紹實在太少:朱雲漢的〈貧富懸殊 不可
避免?〉是《天下雜誌》讀者限閱;朱敬一的〈《21世紀資本論》導讀與對照〉 除了一
貫地賣弄自己的才學之外,對本書的介紹與分析膚淺到我甚至懷疑他有沒有讀過這本書;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的〈21世紀資本論〉表現了一點企業主的良心,除此之外,深刻的
中文分析全部出自大陸對岸。台灣的經濟學界真的要加油了!
作者: BlueKidds (布魯奇德)   2014-07-25 11:08:00
還沒讀完獨裁者的進化 就又要去訂書了
作者: silencedance (靜舞)   2014-07-25 11:10:00
我覺得還蠻弔詭的是 中國學者對於資本主義研究很深也能指出缺失與隱憂 但是中國現在就是資本主義極度發達的國家耶(當然政治因素也要考慮)另外推薦一本書"革命將至"(也是法國人寫的)話說lamda大妳的線上讀書會啥時啟動啊一3一
作者: BlueKidds (布魯奇德)   2014-07-25 11:15:00
因為中國共產黨要維持經濟和政體平衡 必須要做研究
作者: angell543 (公民很忙)   2014-07-25 11:19:00
中國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如果扣掉政治干預,它的經濟真的是自由主義,而且是跟美國一樣的極端自由。
作者: lamda (鋼琴加吉他)   2014-07-25 11:20:00
最近還在想耶......XD 要不要在板上討論一下實施的方式?
作者: angell543 (公民很忙)   2014-07-25 11:21:00
樓上的B大,你點出關鍵了。
作者: uka123ily (NUNCA MAS)   2014-07-25 11:21:00
自由主義強調制度,中國應該是極端放任而不受制度保障。說是自由主義?????可能只符合「放任」的標準。
作者: astr (手淫強身,意淫強國)   2014-07-25 11:54:00
共產黨的黨證比國民黨的好用一百倍,中國自由放任?相當好笑
作者: Okak (Okak)   2014-07-25 12:10:00
某些方面,中國比美國「自由」多了
作者: takuminauki (蚊子)   2014-07-25 14:18:00
台灣沒啥關注也很正常 凱因斯派的學者一年出的書一大堆 要回應回應不完吧
作者: fakeimage (假寐)   2014-07-25 15:52:00
中文版11月才出版 再等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