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不認同基進側翼解決問題的方式

作者: willy333 (冶琦)   2014-07-21 22:38:57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1.第一是應該把西方先進國家的各種思想和價值觀全面引進,還有世界各國的資訊
: 不只是國際關係,而包含各種人文思想和文化,讓台灣人能有比較健全的世界觀
: 相對的,國民黨拿什麼東西當作殖民的意識形態?
: 中文系,當代新儒家(這兩個不一定和國民黨有直接關聯),三民主義
中文系不是一種意識形態。
有些老師可能有大中國主義,但不只中文系有,其他系所的老師一樣有。
傳授大中國主義不是中文系本身的目標。
: 和反歐美帝國主義
: 其中的中文系,當代新儒家,三民主義這三個東西出現的方式是中體西用
: 中體西用簡單來說就是以中國文化核心為主體,西方枝節技術為使用工具
: 但就連這核心處理的也很粗糙,因為中國文化既有的方法論和知識體系及不上歐美
這一段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中文系主要研究、教授的是傳統中國文化(經學、文學、思想、小學)
與現代中文文學,
在古典方面,研究對象上必然是「中體」。
至於要不要用西方的方法論和知識論來研究?看個人。
在現代大學科系之中,中文系應該是最不強制規定要運用西方方法的科系。
教授傳統文化的不少老師上課就是進行文本解讀,
搭配古人的注釋和老師自己的想法來詮釋,
自然不會有「西用」。
也是可以用西方理論來解讀沒錯,
對現代文學用西方文藝、現代理論進行詮釋的也不少見。
當然應用上可能會有硬套理論的問題,尤其是古典文學方面。
但那是研究者個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不只會發生在中文系身上。
還是你的中體西用是指用西方大學制度教導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西方也有漢學系,他們也是中體西用?
: 這問題也不再中國文化,而是世界上其他文化皆是如此,
: 歐美文化得以凌駕於其他文化主要原因之一,
:1.中文系一樣也是中體西用的產物
:2.中文系教授內部的反省
:http://city.udn.com/2997/5021454
:像這種情況大概只有方法論不嚴謹和架構不健全才會導致的問題
方法論不嚴謹、架構不健全,和中文系是殖民的意識形態有何關聯?
這篇文章提到教學方式的守舊,正好是中文系老師不鳥「西用」的例證吧。
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缺點,但和殖民意識形態的關係是?
:3.為什麼台灣幾乎每間大學都有中文系? 吳京教改前每間都有,教改後大多數也有
:這個系所的成立之初就是為了要證明國民黨繼承中華文化道統和正統不是嗎?
首先,一個科系普遍存在於各大學,是中文系獨有的現象嗎?資料在哪裡?
再來,中文系的成立目的是為了證明國民黨為正統的論證在哪裡?
從你這篇文章中我看不出來。
現代中文系的論文和課程設計可沒怎麼在為國民黨歌功頌德。
如果你指的是戒嚴時期,為國民黨傳播意識形態的也不會只有中文系,
政治、歷史等一干人文學門十之八九都有參與。
:4.中文系研究的東西有直接涉及到當下的社會文化嗎? 好像也沒有對吧
中文系研究現代文學的人比較少,但不要當他們不存在。
再來,研究無關當下社會文化的領域和中文系是殖民意識形態有何關聯?
歷史系、人類學中的考古學、外文系研究古代外國文學的,
也有許多不會直接涉及當下社會文化,
他們也是殖民意識形態?
你好像把中文系看得太了不起了。
戒嚴時絕大多數人不會上大學,
教育上殖民意識形態的傳播是透過中小學的國文、史地、三民主義、軍訓等課程,
外加朝會與教官等等。
解嚴後就讀中文系的人有多少?中文系可能不算小系,但也難稱大系。
台灣重理工輕人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中文系哪來那麼大的影響力?
意識形態的內容也不必動用到中文系的深入研究,
隨便抓一些中國經典來拆解或自己發明什麼新青年守則就夠了。
國民黨的確是把自己和中國文化正統綁在一起,
並以黨國機器傳播中國民族主義。
所以國民黨會提倡中國文化,
中文系以研究傳統中國文化為主,較不顧及現當代的台灣文學、文化,
我想你有部分要表達這個意思。
不過台灣文化本來有不少也來自中國,
三國水滸唐詩宋詞等也已成為台灣人認同的傳統文化的一環。
有一門研究這些傳統文化的中文系我覺得也沒啥問題。
至於近代、當代台灣文學,中文系也有部份人在研究,
近年來也有台文系興起。
就看中文系要加強自己對於台灣文學的研究,
以至於現代中國與其他以中文為主的文學創作,
或將這塊讓給台文系,專門研究古典領域了。
當然資源分配會是個問題,那就要看教育部、學校和各科系怎麼協調了。
中文系有他本身的問題,但也就是大學裡的一個學門而已。
要解殖的話,我想從中小學教育入手才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力,
說明台灣文化有些來自中國,但不必隸屬於其底下,已經有自己的特色。
歷史地理以教授台灣史地為主,建構台灣人自己的國族認同。
國文的話以白話文為主,教導學生閱讀理解文章脈絡,檢視文章的論證,
寫作上教學生如何表達意見,從不同角度切入一個議題,如何舉證、論述。
中國傳統文學可以當作欣賞審美,但比例上不必多,
留一點當作入門介紹就行了,有興趣的到大學再選讀中文系的課程。
不過義務教育這一塊,也不太屬於中文系本身研究的領域就是了。
作者: zx3393 (魯至深)   2014-07-21 22:44:00
大家似乎很在意三民主義,但我90後的已經沒有讀三民主義了除了三民分別代表什麼以外,其餘一概不曉得。
作者: willy333 (冶琦)   2014-07-21 22:51:00
我1989年生,是上三民主義的最後一屆。上什麼說實在我也忘得差不多了,現在能回想起來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論。
作者: dan310546 (00)   2014-07-21 23:04:00
89+1老師都不翻課本說第幾頁第幾行畫線
作者: musashi0839 (常山七次郎)   2014-07-21 23:11:00
我以前三民主義考超高的,可是國民黨都沒在施行三民主義啊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7-21 23:12:00
用三民主義引人暴露年齡(?另外 中文系很哀傷的是 寫文學的人很多都不是中文出身
作者: skysilver (FOURSQUARE)   2014-07-21 23:27:00
這篇的解析非常精到啊!中文人沒有必要背負原罪而且另一方面,中文系也不是只有儒學啊!我甚至覺得某些古典作品也有相當叛逆的部分在,例如小說戲曲。隨便舉個牡丹亭、紅樓夢,就有許多對儒學的反叛我覺得給中文系加大帽子,說它就是國民黨工具非常奇怪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7-21 23:32:00
真要說的話 其實就算在太陽花時期老師們也不會談(笑
作者: skysilver (FOURSQUARE)   2014-07-21 23:33:00
又題外,其實欣賞古文我覺得對於了解台灣也有相當意義畢竟台灣早期文獻及文學作品亦有以那樣體裁寫成的嘛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7-21 23:35:00
不過系上有個馬迷教授 上那半學期課真的很痛苦XD不過會被扣上大帽子 一部分是中文系以前很講究師承關係而很多老前輩都是當初跟著過來的 某些思想就隨著一代傳一另外一部分是保守 傳統中文的部分沒有甚麼創意展現的空間很多人就只是在別人的文章上加文章 還要別人有說過才好
作者: skysilver (FOURSQUARE)   2014-07-22 00:00:00
不過所謂師承這種東西現在確實稀薄化了另一方面,比較值得煩惱的倒是中文學界向大陸的傾斜像修辭學有些東西就開始跟大陸用法一致,這比較討厭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7-22 00:02:00
數量上的問題 對岸能投入的資源就是多別說金錢 往地底下隨便挖我想還有很多寶貝會出土所以這門科走傳統路線的向中傾是一種必然
作者: willy333 (冶琦)   2014-07-22 00:06:00
撇開新出土文獻擴展的研究範圍,目前中文系研究傳統文學的,比較熱門的研究對象大概都研究的差不多了,現在應該較為注重以往不被重視的冷門對象。
作者: s150427 (子何不去)   2014-07-22 00:37:00
這篇解釋脈絡清晰許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