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賞你100元 快唱歌仔戲.黃創夏

作者: bigbear2007 (哇最愛逮完)   2014-07-17 22:31:59
當然中國遊客水準低這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講了
不過台灣導遊界素質之低落也真的讓人懷疑那張執照是怎麼考的?
可能是因為螞政府整天吹捧陸客吧
以至於那些導遊各個跩上天,好像外國客就是台灣的神,就是台灣人的主子爺
而那些導遊就是二鬼子,走狗, 台灣人就應該對那些主子爺和走狗卑躬屈膝
不只是中國團, 其他國家旅遊團的導遊也一樣,
外國人本身除了中國以外一般不會這麼認為
可那些導遊很多就是這樣的低水準,那種走狗嘴臉
我自己就遇過這種事
前陣子我去故宮參觀, 遇到一個日本旅遊團, 旁邊有一些高中生也在參觀
各位不知道有沒有注意, 故宮展示廳裡面一般很安靜, 如果聲量太大,
上面會有一個[請勿喧嘩]的燈會亮起, ( 還是說一直亮著? 不太清楚 )
而那個日本團的導遊, 在展廳裡面大呼小叫, 不知道在介紹還是在幹啥, 講的日文
聲音非常吵, 那個警示燈拼命亮, 反而日本團的遊客講話就小小聲,非常守規矩
旁邊的高中生也很安靜,
於是整個展廳就是那個導遊的聲音, 此時旁邊的高中生就在那裏說:
這人這麼吵, 有夠沒水準, 上面的告示燈都亮了那麼久,他都沒看到哦?
那個導遊聽到了不但不自己覺得應該改正,反而更大聲的罵那些高中生:
哪個學校的啊? 這都是外國客人, 不知道禮貌嗎???
我看那些日本人反而面面相覷,完全不知那導遊是在罵啥...
這就是台灣的導遊, 好像帶了外國客人就跩上天, 就是一副走狗樣
好像台灣人都應該對他們畢恭畢敬
卑躬屈膝一樣,連基本的尊重他們都欠奉
這就是螞政府整天吹捧什麼陸客來台灣花多少錢,讓台灣賺多少的結果
那些導遊就自以為是台灣人的衣食父母, 於是就一個個就這醜態...
說真的有這些導遊, 除了水準跟他們一個層次的中國團以外
其他外國人看到這些導遊,才真的是把台灣臉都丟光了.....
※ 引述《TheRock (就是這樣)》之銘言:
: 賞你100元 快唱歌仔戲.黃創夏
: 網址:http://www.nownews.com/n/2013/03/19/308843
: 望著面前的那一位號稱是「歷史文化導遊」侃侃而談,我想要一巴掌往他的臉上
: 打下去!我不能!「歷史文化導遊」正在談「禮貌」,一巴掌下去就不禮貌了‧‧‧
: 周日清晨,暖暖陽光中,我漫步在南投的「東埔吊橋」,險峻河谷,碧綠遠山,
: 這就是台灣的「真善美」。
: 台灣的「真善美」亙古長存,只是太多人自困於俗世的競爭,或是在藍綠鬥爭與
: 廟堂術士的算計中,看不到也聽不到了!
: 只要打開心裡的那一扇窗,台灣的真善美觸手可及,哪裡需要「偉大」行動去
: 「發現新台灣真善美」?
: 台灣真正需要去重建的,是那一顆已經「忘了我是誰?」的傲慢心!
: 信步漫遊,走進路旁的一家早餐店,位子滿了,我正要走出門,一位還有點名氣的
: 「歷史文化導遊」認出我來,熱情地招呼和他同桌。
: 才一坐下來,「歷史文化導遊」話匣子就打開了,他說:「這裡的布農族小孩子
: 真的很沒有禮貌!」
: 怎麼回事?原來是「歷史文化導遊」這段日子常帶大陸團到南投,他說,每次總會
: 有小孩子圍過來,他也給了糖果和小禮物,大陸遊客也很有興趣,但要這些小孩子
: 跳舞,小孩子就是不肯!
: 望著大陸客一臉掃興,他又忙解說布農族是「全世界最會唱歌的民族,八部合音就
: 是天籟」,「歷史文化導遊」又拿出 100 元給小朋友要小朋友唱「八部合音」,沒
: 想到小孩子還是不唱,路邊的步農族青年還惡狠狠地瞪著他。
: 「真是太沒有禮貌啦,布農族的大人都不會教,難怪東埔的旅遊在沒落‧‧‧」
: 聽著這位我聽說過但不認識的「歷史文化導遊」分享他的觀點,我耐住性子和打著
: 「歷史文化」名號的他解釋:「台灣的原住民中,布農族是不跳舞的民族,
: 您應該有聽說過吧‧‧‧」「就算不跳舞,唱唱『八部合音』總可以啊,客人都來了,
: 這麼沒禮貌!」
: 「再和您報告,『八部合音』是祖靈之聲,不可以亂唱的,更何況,
: 真正的布農族是不教未成年的孩子唱『八部合音』的‧‧‧」
: 「不唱就不唱,那些年輕人惡狠狠地瞪我幹什麼?這麼多客人願意來,
: 他們應該要感恩,我們又沒有侵犯他們‧‧‧」
: 沒有侵犯?我終於忍不住了提高音量告訴這位「歷史文化導遊」,信義鄉
: 並不是布農族的祖靈地,他們原來是居住在國道三號高速公路的南投休息站處,
: 以英文字母拼成的「LAMUNGAN」巨型看板,在一公里外就可清楚辨識。
: 南投、名間地區,才是布農族人的原本生活領域,族語LAMUNGAN,意指「沼澤、
: 被包圍的地方」,所謂包圍,是因為處於與平埔、漢族群交界地,後來族人
: 沿濁水溪被迫遷往信義鄉山區,對祖居地始終未能忘懷。耆老相傳,
: 以前老人家過世後下葬時,採取「蹲葬」方式,臉部都會朝著祖居地LAMUNGAN的方向!
: 就算是我身處的早餐店不遠處的大客車停車場,對原住民也有重要的意義,
: 那是在數十年前,政府粗暴地就用推土機把布農族的祖墳刨開,屍骨亂棄,
: 引發了「還我土地運動」的起點,後來,原住民同胞北上請願,
: 政府竟然是調集全台灣原住民籍的警察,隔著封鎖線來一場「以夷制夷」,
: 讓本是同胞的抗議者和警察「兄弟相殘」大打一架‧‧‧
: 「這裡所有的土地都是原住民保留區,怎麼都變成是漢人在經營?我們的祖先,
: 怎麼沒有侵犯過他們?」我還耐心地想要解說著,只看「歷史文化導遊」臉色變了!
: 「過往誰知道?要記得這麼清楚是他們自己想不開!今天我們願意來,大陸客跨海來,
: 就是要幫助他們,不要不知好歹!」咆哮聲中,我看不到一絲一點兒的「歷史文化」!
: 我終於要耐不住性子了,很想從口袋裡拿出一百元,拋在桌子上說:
: 「賞你100元,快唱歌仔戲給我聽!」想讓這位「歷史文化導遊」設身處地想一想。
: 我沒有,我吃不下去了,起身,離開,內心哀傷。
: 大清早的「真善美」感動全沒了,只有惆悵。
: 這些年,不論政經圈,有權有勢者中有一種「時尚」,他們總愛說「一步一腳印,
: 『發現』新台灣的真善美」,但他們真的對於「歷史文化」有過理解和尊重嗎?
: 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在二○○九年元旦時,在十‧六度低溫中,
: 那兩位站在台上哆嗦倡國歌的赤膊原住民男孩,他們,並不是首都市長的兒子,
: 所以,站在台下被厚重夾克包裹的首都市長根本沒想到孩子正在受凍、
: 腦袋裡只關心這個秀場的進行,在好幾家電視攝影機面前,
: 公然怒斥媒體:「不要干擾活動」!
: 我也想到了在建國百年慶典前一夜,那一場政府款待歸國僑民在五星級飯店的酒宴,
: 也是受邀出席大典表演「百年禮讚」的原住民兒童合唱團被政府請來共襄盛舉,
: 沒想到那一個最高行政首長不但遲到,還對這些孩子視若無睹,當孩子在獻唱時,
: 大官根本聽都不聽,忙著敬酒,把國慶大典貴賓的原住民孩子當成是「賣藝者」。
: 還有,百年大典的籌備預演檢討會上,有「教授」嫌領唱的陳樹菊阿媽
: 與台東原住民鄉親「服裝不對」,說原住民臉本就黑了,不該還穿黑衣服,
: 渾然不知黑色是他們亙古相傳之最尊貴顏色。
: 我真的不怪那一位「歷史文化導遊」,而是擔心,台灣的「真善美」會不會
: 也只是一種「包裝的時尚」?
: 不論政經的權貴,當他們在說「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的真善美」時,
: 他們內心其實是一種「傲慢」,「發現」的態度是「外來的觀察者」,
: 並不是真正把對象視為是自己的「同胞」!
: -個人短評-
: 這篇文章,看著看著眼前竟然模糊了,接著是氣憤。
: 我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竟然會有人用施惠者的姿態,
: 說出「我把你們當人看」這種話了。
: 因為他很清楚,
: 統治這塊土地的政權從來就沒把生活在這裡的人當人,
: 所以他只不過表現出丁點尊重,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來自我標榜。
: 而對那些拿了幾毛賞錢就自甘當走狗的傢伙來說,
: 怎麼讓強國來的大爺感到爽然後多打點賞則是更為重要的。
: 別人的尊嚴、別人的自由意志,
: 不過是區區 100 元就可以買來踐踏的東西。
: 對了,
: 「過往誰知道?要記得這麼清楚是他們自己想不開!
: 今天我們願意來,大陸客跨海來,就是要幫助他們,不要不知好歹!」
: 這句話看起來有沒有很熟悉呢?
: 不去檢討為什麼自己不知道過去對別人造成的傷害,
: 卻去檢討受害者為什麼不懂得遺忘?
: 一個對歷史無知的人,
: 仗著自己的無知、仗著自己給的那一點根本談不上恩惠的蠅頭小利,
: 就開始忝不知恥地勒索、要求別人忘記過去受到的傷害、對其感恩戴德?
: 渡海而來的這些人,是真的有心來這邊幫忙的,還是為了掠奪這塊土地而來的?
: 以旅客、過客心態到這塊土地上的人,沒有資格把自己當救星。
作者: tokyo730714 (....................)   2014-07-17 22:37:00
推 這種走狗樣超噁
作者: kakakaka (卡四)   2014-07-17 22:43:00
台灣的旅遊圈還滿畸形的...
作者: groundmon (JJ)   2014-07-17 22:51:00
狗奴才就是在說這種阿...
作者: akirakid (子連れ狼ー仔貓篇)   2014-07-17 22:51:00
推...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4-07-17 23:48:00
如果是解說 看團客數量跟環境狀態 有時候是可以諒解導遊當然這種不知道自己狀態的是該罵了
作者: Miule (Miule)   2014-07-18 02:54:00
就我認識的日本人,被這種導遊帶會想挖洞往地下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