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臺北市社區復健資源:向陽會所(日間型)

作者: vincenthip (你今天有認真生活嗎?)   2016-11-05 14:30:17
臺北市精神疾病者的社區日間型社區復健中心:向陽會所
這個禮拜(10/31-11/4)在臺北市各地的社區大學有舉辦105年第2期現代公民素養週講座
,其中多所社區大學有「讓心恢復元氣~認識精神疾病與復健資源」的講題;我自
己是參加這課堂後覺得頗有收穫的,想與版上的朋友分享。
大同社區大學這次邀請臺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的許雅婷社工督導,和民眾介紹
精神疾病的成因與對待方法與精神疾病復健資源。此外,她也介紹最近接受臺北市政府社
會局的委託辦理精神疾病社區據點─向陽會所(日間型、社區據點)的運作方式。
許社工提到「向陽會所」比較像是一個的陪伴的團體,社工與會員討論自己的個別化
教育計劃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大家互相討論課程安排,同時也有
一些動手實作的課程安排,還有就業服務的安排(如會所開發4小時或其他時數較短的臨時
工作,協助有就業意願的會員,經過準備與練習之後,工作人員帶領會員上線工作,如:
居家的清潔工作)。
另外,對於一些來不了向陽的會員,由資深會員與工作人員組成同儕家訪團隊,定期家訪
以及建立友誼關係。同時,為了要讓外界認識精神障礙,不定期有對外的宣傳活動,藉由
會員現身說法,讓社會大眾學習如何與精神障礙者相處。例如:11月份下旬,他們即將前
往輔仁大學作校園宣導。
週間活動課程安排部分,包括有:惜物日(二手物的整理、上架、販售、社區擺攤)、文
書行政練習、健康團體(體適能)、手作課程(如:柚子皀DIY、手工披薩、縫紉課、烹
、瑜珈共學、木工體驗、戶外參訪等。每天下午四點固定在青年公園健走活動。
雖然【向陽會所】的課程和醫療院所的【日間病房】在課程上有一些相似,但在背後的哲
學是有一些不同的。向陽所會他們比較強調和學員的關係(不是師生的關係,比較像學伴
)、自主性(對於團體運作部分,由會員有共同討論、決定、執行,如大家一起決定菜單
,早上一起去市場採購、期待成員培養獨立的能力)、彈性(成員可以視個人情形參與二
至三天的課程)的部分。
同時,在接受醫囑之外,會所也積極尋求各種方式協助成員復康,如營養學、泡溫泉、音
樂團體、運動等等。此外,家長在平日週間課程當中,也可以有多一些參與的角色(如家
長帶領成員一起料理中餐)。
不過,當然在不同階段的精神疾病患者因為需求不同,而會在不同的機構進行治療、復健
、支持等。
會所介紹
我們認為精神疾病的康復,是要能帶著病、帶著症狀,發展出與他人的合作關係,找回和
社會的連結。我們希望發展:
1.帶著病仍要健康地過生活。
2.能力有限也能有用,不同能力的人可以合起來做好一件事。
3.公共事務共同決定。
會所網頁
http://www.tpmra.org.tw/ap/cust_view.aspx?bid=132&sn=1ae3c9fd-d57a-4ce3-8e49-8e2672c8fed5
會所聯絡方式
1.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青年路152巷2號1樓
2. 電話:02-2305-1912
3. 傳真:02-2305-2387
4. 信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