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吃問題

作者: ppp9453 (大熊)   2017-08-20 23:25:05
通常結巴發生在 2~5 歲的小孩身上,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但是到了大概五歲,大部份的情況會自動痊癒,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年人會繼續結巴。如果家裡有口吃的小孩,父母應該怎樣應對?
我的小孩從兩歲多開始便有結巴的情況發生。斷斷續續的,有時候會比較嚴重,通常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但是過了一陣子又會出現。剛發現小孩有口吃的時候,我感到很困擾、很擔心;很害怕會影響他跟別人溝通的能力,更害怕他會因此而被其他小朋友取笑,影響他的心理發展。很心疼、很想要幫助他,卻不知道應該怎麼做。還好他的口吃並沒有連續長時間的出現,而且也沒有變嚴重的情形發生。為了幫助他,在每次口吃發生時,我都會回想最近在他身邊發生的事情,希望從中可以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通常結巴發生在 2~5 歲的小孩身上,男生的比例比女生高,但是到了大概五歲,大部份的情況會自動痊癒,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年人會繼續結巴。如果家裡有口吃的小孩,父母應該怎樣應對? 怎樣才可以幫助小孩渡過這段時間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小孩為什麼會結巴?
<心理性口吃
過往,我們普遍認為心理因素,如:精神創傷、緊張、興奮、壓力等,是導致結巴的最大原因;但是現在的研究發現,心理因素只會促使結巴變嚴重,而不是導致結巴的根本原因。
<遺傳性口吃
研究發現百分之六十有結巴的人,他的近親也有同樣的問題。根據美國「國家聽力與溝通障礙研究所」(NIDCD) 在 2010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三種基因會導致口吃。在結巴的成人和跟他們一樣有結巴問題的親屬身上,都發現這三種基因的突變。他們在小孩時期已經開始結巴,但是並沒有像大部份的小孩一樣自動痊癒。
<發育期口吃
這是最普遍的一種。通常發生於還在學習說話的小孩身上。科學家與臨床醫生相信,發育期口吃的原因是,小孩的說話能力和語言能力沒辦法達到他們的口述需求。簡單的說,他們的腦袋比嘴巴動得快。有些小孩腦袋裡裝滿了詞彙,可能因為常聽父母說故事或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他們說話的技術卻還沒成熟到可以表達他們想說的話,所以常常會「有很多話想說,卻說不出口」的情況出現。在正常的情況下,等到小孩的語言能力加強後,結巴便會自動消失
其實大部份的口吃都是輕微而短暫性的。小孩會不自主的重覆某一個字、某一個音、或是語塞。真正嚴重的口吃會伴隨其他不自主的行為,如:嘴唇發抖、快速的眨眼、緊繃著下巴和臉頰、或是握緊拳頭等。如果小孩有嚴重的口吃問題,可以去尋找專業的語言治療師幫忙。提早治療可以防治發育期口吃發展成終身的問題。專業的衛生人員建議,如果小孩已經結巴三到六個月,伴隨不自主的掙扎行為,或是家裡有親人有口吃的問題,都應該帶他們去作評估。但是父母也可以從生活上作一些小改變來減緩小孩結巴的狀況。
<不打斷小孩的話
當小孩結巴時,有些父母會等不及想要填補空隙,幫小孩把話說完,或是會不停的說「然後呢」、「所以呢」。當我們打斷小孩所說的話時,也同時打斷了他們的思緒,他們必須要重新思考他們想說的話,這樣只會讓他們的結巴更嚴重。父母應該有耐性的等待,讓小孩慢慢的完成他們想說的話。
<跟小孩說話時要放慢速度
如果父母說話太快,小孩會為了想要跟上父母的速度而產生口吃。父母在平常生活裡便應該用比較慢的速度和小孩說話,小孩才可以從中學習到正確的說話模式。
<不要表現不耐煩
不管小孩的口吃是嚴重的或是輕微的,父母都不應該表現不耐煩或失望。這樣會讓小孩感到挫折,而且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缺失上,而加劇口吃的狀況。我們應該保持微笑,用平淡的眼神看著他們,讓他們說話更有自信。
<不要糾正或批評小孩說話的方式
「說慢一點」、「想一下再說」、「深呼吸」,這些話只會讓小孩更在意、更注意到自己口吃的問題。父母只需要適時的作出回應,或是輕輕的重複他們所說的話;目的不是要糾正他們,只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有聽懂他們想說的話,給他們自信。
<營造一個放鬆的談話環境
每天找一段時間,專心的聽小孩說話。譬如吃飯的時候,遠離電視或其他的打擾,跟小孩隨意的聊天。我的小孩喜歡在洗澡時跟我聊天,因為洗澡是他覺得最放鬆、最舒服的時候。他會東拉西扯的什麼都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說話變得更暢順、更自在,而且連平常不想說的話題,如在學校被罰,都會主動跟媽咪說。
<當小孩感到挫敗時,父母應給予鼓勵
當小孩因為結巴而感到挫敗時,父母不需要刻意的當作沒事,這樣會讓小孩以為口吃是一件不好的事、或是一個不能說的話題。父母應該以同理心跟小孩說「有時候說話是比較困難」,讓小孩知道我們有感受到他的痛苦。
<把說話變有趣
鼓勵小孩說他們熟識的故事、陪他們唱歌、唸童謠等都可以讓說話變有趣。在玩樂中訓練小孩說話是最自然的方法。
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有口吃的學齡前兒童普遍不會因為結巴而經歷情緒或社交的問題,而且他們傾向比同年齡的小孩有更強的語言能力。雖然研究只是針對一般的小孩而言,換句話說還有一部份的小孩會因為結巴而被取笑、欺負。
我很慶幸我有一個很樂觀的小孩。記得有一天他下課回家後跟我說:「媽媽,學校的某某某跟我一樣說話會我…我…我…的。」看著他天真、開朗的臉孔,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口吃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社交問題,他還是一樣有很多好朋友。其實小孩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只要我們給予他們正面的教育,不管自己有口吃的,或是同學有口吃的,都不應該覺得是一件羞恥的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