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教養] 我是不會教小孩的媽媽

作者: haines (haines)   2014-11-15 12:36:34
一點點心得跟各位分享
小孩的成長其中一個重要主題大概就是建立「我」這個概念
這個階段分成幾個部分,可粗略分別為物理與心理
物理階段當然就是隨著自己對於自己身體的控制,這包含大動作或小動作
小孩不斷在試驗,看看我想要做的事情,我的身體能不能跟得上。
如果跟不上,或者看到哥哥姐姐可以輕鬆達成,
小朋友通常都會很不爽。
另外物理的發展也包含對於外在世界的認識。
每樣東西的作用與變化等等,這些東西能不能符合[我]的預期呢?
心理階段則是指個人情緒的表達與人際關係的互動
這個部分常常是讓小小孩大大不爽的重要原因
先說人際關係的互動,對於爸爸媽媽的控制或是不能等待
小小孩無非是想確認他是不是能夠作主,他所認知的[我]是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網友建議的都很有道理,在閒暇的時間多給小孩一些關係的確定感
特別是有兩個小孩的家庭,
這種問題總是要反覆出現到小朋友的心理發展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所以,這真的是沒有速成的方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也是小朋友逐漸理解他人存在意義的階段,
換言之,小朋友要理解到,別人也是有感覺,別人也是有自我的存在
別人不是像他的玩具一樣,可以隨他所操弄
因此,爸爸媽媽可能要多花一些時間跟精力,
跟小朋友耗下去,不能讓他為所欲為,讓他哭,哭到他願意理解你,
用你的話讓他明白,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來就是情緒表達,
隨著心理發展與人際互動的練習,小朋友的情緒逐漸複雜,
但是他常常無法能夠準確的表達情緒,或者,他的情緒常常無法被準確理解
所以,他只能透過某些他所知的固定方式來表達
哭鬧,命令爸爸媽媽等等,就是最常見的表現,
(題外話)這大概也是我不大讚成小小孩全日學外語的原因(題外話)
因為語言就是他們的世界,越能掌握豐富的語言運用,
就越能夠讓小朋友自身所處的世界具有意義。
所以要訓練小朋友表達情緒,提出準確的需求,
讀故事書(有一本菲力的十七種情緒還不錯),
看卡通(陪著看,並且在旁邊解釋)
進而讓他自己說故事,說卡通的情節等等
總之,成長沒有速成的方式,
爸爸媽媽只能辛苦的奮戰下去,每一個階段過了,問題就解決了
但是很快的,下個階段的新問題就會跟著來
加油
個人的一點偏見,大家參考參考
忘記說了,你絕對不是不會教的媽媽,
絕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度過的,
特別你平日要一個帶兩個,難度更是加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