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錄] 被 Uber 噎到,整鍋飯丟掉

作者: moondark92 (明星黯月)   2016-08-28 10:20:15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NmaEjJh ]
作者: moondark92 (明星黯月)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Re: [轉錄] 被 Uber 噎到,整鍋飯丟掉
時間: Sun Aug 28 09:51:36 2016
※ 引述《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之銘言:
: Uber屬於第三類,所謂服務上的網路媒合。但是這一類存在幾個嚴重的問題。第一
: ,這裡的「閒置資產」包含勞動力,整個網路平台並沒有任何勞動力的保障。第二,
: 要提供服務就必須隨時為消費者準備好相應的勞動者,但是網路平台不具此一功能。
其實這種需求波動(尖峰與離峰)差異的問題也存在電力供應產業,
基載電力通常採用成本較低但難以停機的發電方式(火力與核能),
而基載供應量則以等於離峰用量時最划算,超過離峰用量時增加水位蓄能成本,甚至浪費掉
所以若完全用基載來滿足尖峰用電,反而拉高邊際成本到高於較貴的備載電力而變不經濟
於是有差別費率與智慧電表的出現,提高尖峰電價,降低離峰電價,
期能使尖峰需求轉移到離峰而減少尖離峰需求量之差異,也減少電力總平均成本
再來回到客運業這邊,無疑的客運業需求也存在上下班尖峰與其他離峰時間的問題
而不同處在於客運業存在局部集中規模效益的狀況,需求的時間與空間密度直接影響
運輸業的收入,空間上偏遠地區與時間上離峰收入差
1.專職與兼職的優勢與劣勢
假定尖峰時薪R,離峰時薪S, R>S, 尖峰時數t1,離峰時數t2
(1)自由專職者可以規避空間上的偏遠地區低收入集中在市區,但因為是專職難以規避
時間上離峰之低收入,因為單靠尖峰時間收入可能難以養家餬口...
平均時薪(M)=(R t1 + S t2)/(t1+t2) 將介在R與S之間
(2)兼職者優勢在於可以同時規避空間與時間上的低收入區,劣勢則是已經上了主要
職業的固定工時班(如8小時)後,必須要用更高的時薪(Q)才能吸引理性兼職者進入市場
當R>Q>S時兼職者只在尖峰時工作,平均時薪=R, (S>Q時可能會轉專職 R<Q則退出)
(3)市場競爭
在同一費率下專職者以尖峰收入攤平離峰致平均時薪低於兼職者,使得兼職者有降價空間,
可以將費率調降到使尖峰收入介於R與Q之間,導致專職者客人被搶走而必須跟進降價,
進一步降低專職者平均時薪,部分專職者可能退出市場致離峰時間運輸供應量降低
(4)解決方案
(a)傳統非資訊時代方案:墊高產業進入門檻,拒絕兼職者並嚴格取締
(b)行動資訊時代方案: 動態差別費率方案,提高離峰費率,降低尖峰前後費率,
將尖峰上下班需求往前後移動,擴大尖峰時段長度分散尖峰需求量
吸引業餘兼職者進入市場滿足尖峰需求,又能維持離峰時間足夠運輸供應量
(均衡後費率可能為純離峰費率>尖峰費率>尖峰前後費率)
2.社會總體福利角度來看解決方案
從社會角度來說,關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投入達成最高的運輸效用
成本除了包括已經內部化的固定成本(人力與車輛資本)與變動成本(油料,保養,停車費)
還須考慮國內尚未內部化的外部變動成本(空污與碳成本,道路擁擠,理性違規)
上述(b)解決方案可以將專職者人數降低往離峰需求做為運輸基載,並引入業餘兼職者
做為尖峰時備載,大幅減少離峰時間在路上閒逛的空車,
使社會耗用總成本低於傳統的大政府管制方案
隨著全球人口暴漲與世界GDP上升,未來邊際碳成本會越來越高,
傳統的營運模式將越來越不符合社會總體利益
3.當市場發生特殊事件使供需量出現大幅改變,造成市場均衡價格超大幅變動時怎辦?
股市中的股價其實也有類似狀況,有些地方漲跌無上下限,
有些地方如我國則有上下限(漲跌停)設計
當本地需求大幅上升時,大幅漲價固然有利於吸引遠地的供應者到本地載客,
但有時其實是漲價訊號還沒傳達到遠地,或者遠地供應者接到訊號還在前來本地路上,
導致可能出現超漲引來過多供應者的問題
或許uber系統可以設計漲跌停板的機制,至於供需落差部分,則可採隨機抽籤分配
有限供應者方式,先預約先載的排隊方式,同時可搭配高價(5-10倍)插隊機制
當然社會上發生重大事件導致供需不平衡時,政府應該介入市場
提供高運量大眾輸運(如公車)而非僅靠營業小客車來滿足市場運輸需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