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墾丁首創「陸蟹廊道」擋路殺 環團指高架

作者: yuzukineko (閃亮三叔公)   2023-07-01 17:40:24
墾丁首創「陸蟹廊道」擋路殺 環團指高架或改道才治本
墾丁陸蟹每年夏天跨越省道台26線到海邊釋幼都面臨「路殺」危機,今年墾管處的護蟹交
管外,公路總局也在兩處熱區路段新設全國首座供陸蟹穿越的實驗性廊道,斥資6000萬元
打造的廊道是否有效,受到關注,環團認為只是治標,高架或改道才是治本;公路局說,
短期委託專家監測廊道效益修正外,中長期針對台26線船帆石到砂島段道路改善做可行性
評估。
墾丁陸蟹的「路殺」防治,在環團和學者的關切下近年成為夯議題,公路局第3區養護工
程處說,去年用既有的排水箱涵打造實驗性生物廊道,並搭配木梯和繩梯方便陸蟹通行,
但溝內有水流且漆黑一片,發現成效不好,短期先打造2處全新生物廊道已完工,中長期
改善措施則委外研究評估,確認是否要改路線、做高架、縮減車道,將路還給陸蟹。
公路局說,今年選在台26線砂島至香蕉灣和滿州風吹沙的39.6到39.8公里、51.1到51.3公
里的熱區建置實驗性生物廊道,設置184處箱涵及涵管供穿越,與傳統排水涵箱通道最大
差異,是內部表面粗糙,盡可能營造好走的環境,入口處會打造約45度斜坡,方便陸蟹進
入,後續委託李政璋博士做趨光性實驗,盼能提高使用率。
環團認為公路局打造全國首座陸蟹生物廊道,成效如何尚待驗證,但只是治標,香蕉灣至
砂島段道路高架或改道,將海岸林棲地還給「原住民」陸蟹,才是治本;3工處說,另投
入1200萬元針對船帆石到砂島做長期監測及改善作為研究,主要調查周邊陸蟹生態、行為
,收集在地民意需求和研究是否要改道、改高架、4車道縮減為2車道等,預定後年完成。
陸蟹學者李政璋說,台26線香蕉灣至砂島2公里路段右側林地是陸蟹棲地熱區,避免路殺
方法不是道路高架、改道就是設地下通道,後者成本較低,但有做總比不做強;去年在當
地密閉地下箱涵實驗,溝內悶熱,陸蟹進入黑暗的地下通道可能迷路,使用率低,今年導
入藍光趨光性實驗,但變數多,且即使成功,也只是治標,建議可先縮減為2車道。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727101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