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HHtQFn76aM4
新資料片的三大擴充功能:
※名貴商品(依照輸入比例提供加成)
*增加出口的貿易優勢
*增加建築物的吞吐量
*增強軍隊的攻、防、士氣恢復
*提升生活水準
*產地州域的人民會更傾向選購名貴商品
*更容易令人「癡迷」
名貴商品只能由「公司」生產(但並非所有公司都有相對應的名貴商品可以生產)
*史實名貴商品:繁榮度100後開始生產
*一般名貴商品:繁榮度100後、完成名貴商品日誌,才開始生產
關於軍隊攻、防、士氣加成,是依照州域軍營為單位,依照輸入名貴商品比例提供加成,
所以如果
A州軍營步砲混搭,輸入「名貴槍」+「普通砲」
B州軍營純步兵,只輸入「名貴槍」
B州的整體「名貴商品攻防加成」會高於A州
所以想讓步兵防禦加成最大化,或許特定州域只產步兵,避免其他輸入物資「稀釋」名貴
商品~
※外交條約擴充
*公司壟斷
(讓外資公司在該國壟斷某些產業,本地民間企業無法插手)
*非殖民化協議
(協商在雙方利益重疊的殖民區,請其中一方,在約束期間內,不能殖民
該地區)
*禁止國際貿易
(禁止該國市場的某商品在國際市場上買賣)
*取消關稅、補助
(禁止該國市場的某商品設定關稅或補助)
※公司特許擴充
*殖民權
(讓公司幫忙殖民,殖民速度比政府快20%,殖民好一個州就直接變成殖民地,而
政府要兩個州才能成立殖民政府)
*壟斷權
(該產業只能由這間公司建造經營,其他民間金融中心或莊園無法插手,該產業
壟斷後,「民營化」功能會自動啟動,讓公司可以收購建築)
*產業權
(公司除了本業外,可以授權獲得經營更多產業,也就是可以蓋更多不同類型的
建築物的意思,限類似相關產業,例如:穀物公司,除了原先的黑麥與小麥農場外,還可
以蓋玉米農場)
壟斷權與產業權可以搭配組合~例如:新增玉米農場後,再壟斷玉米農場
*投資權
(讓公司可以蓋「分公司」,分公司在當地可以繼續擴展產業建築,擴建用的資
金是該國的投資池,擴建用的建造力也是當地分配的民間建造力,「公司建造力加成」也
是吃該國排名)
給公司經營產業的好處:
*吞吐量加成(+20%以上)
*建造速度加成(+50%以上)
*殖民速度加成(+20%,授予殖民特許)
*生產名貴商品(啟用名貴產品)
*可以吸別人投資池、建造力(取得投資權、當地設立分公司後)
我覺得投資權最猛、最可怕,國外資金在本國設廠,雖然可以促進當地資源開採與發展,
提升在外資企業上班的本國人的生活水準,但很有可能演變成投資池被掠奪,建造力被佔
用,加上外資企業蓋得又比較快,佔據為數不多的可耕地,以外資企業獲利為導向,無法
顧及本國發展目標,最終可能失去經濟主導權。
話說,「貿易特許」有BUG(官方已知)撤銷貿易權後,公司還會繼續擴建貿易中心(照
理說不行),官方論壇還有人反應撤銷其他產業權也是有類似狀況發生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