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成河!
沒錯,眾所期待的血流成河的環節出現了!
自西歐至東歐、中東至印度,本局打了數次大小戰役
我大帖木兒終於發兵出征啦!
前言不多說,直接進入國家概況!
帖木兒
處理完阿賈姆後開始展開對印度攻略
附庸俾路支斯坦,攻擊信德、多次攻打德理,取得成立蒙兀兒用地
但仍然沒有變身蒙兀兒,解決黑羊波斯山脈地區後參與對孟加拉的進攻
大敗孟加拉全軍後瀟灑離場,並馬不停蹄的前往波斯高加索山脈對莫斯科發起羞辱戰爭
孟加拉
該來的還是會來,儘管上局避免了包圍網的成立
但不停的擴張仍然爆出了數次包圍網
接二連三的包圍網嚴重拖垮了孟加拉的國力,也讓鐵木兒決意放棄之
遭黃牛-鐵木兒聯軍進攻,被割走奧理薩全區的同時依然在面對第N次包圍網戰爭中掙扎
毗奢耶那伽羅
雖然相對的緩慢,但穩步的成長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下就是最好的選擇
相比北方孟加拉而言保持著極為完善的國力,也因此得到鐵木兒的友誼
攻入孟加拉屬奧理薩並與鐵木兒簽訂永久友好條約
滿州
滿洲幼兒園
在山海關外遊蕩許久,終於對大明發起入侵
儘管過程中打得坑坑疤疤,但在大明觸發遊牧邊境的災難後已無難度
上杉
關東幼兒園
擊垮足利並獨立為獨立大名
不取走京都似乎是想保持獨立大名的政體
仍然志立於日本統一
奧圖曼
再次對周遭AI進行掃蕩後發兵克里米亞草原,宣戰莫斯科
將莫斯科打的全軍崩潰,奪走要地梁讚
爾後遭宣布為十字軍目標後毅然的同盟波蘭、卡斯提爾並加入第二次伊比利戰爭
在法國即將遭到全境時又參與奧莫對波蘭的防禦戰爭
莫斯科
在阿斯特拉罕過度強勢且針對的擴張嚴重的觸犯了奧圖曼敏感的神經
遭到宣戰後力抗但仍然不敵,遭到重創
與奧皇同盟攻打波蘭或許是其最後的波紋....但又遭到鐵木兒的宿敵戰爭
或許在阿斯特拉罕的行為不只有招惹到奧圖曼呢
波蘭
雖然想抱著莫斯科的腿,但據傳莫斯科大哥的腿毛又臭又長,還要照三餐洗腳
因此轉抱奧圖曼的大腿同盟奧圖曼
但遭到奧莫聯軍的夾擊時新父奧圖曼仍有一半軍力在南法
是否能扛過這一擊呢?
布蘭登堡
沒有變身普魯士之前都不在本國情報部門的眼裡,所以不知道幹了啥
參與對波戰爭
奧地利
總是話說得很滿,實際作為卻是幾近為零,或許在檯面下有各種密謀呢?這就不為人知了
曾誇下海口向佛羅倫斯要求盧卡或戰爭
也加入對佛羅倫斯的包圍網卻不主動宣戰,反而是烏爾姆宣戰
在戰爭中也毫無作為,只是在本國發呆
戰後雖然盧卡獨立,但似乎又被佛羅倫斯給附庸了
在法國遭到土雞暴打時袖手旁觀,法國即將遭到全境時才宣戰波蘭
鐵木兒外交部對此無法理解
佛羅倫斯
戰爭的代名詞
本局從頭到尾都是在包圍網戰爭中進行
拆網拆了一次又一次,但神秘的是都沒有玩家對其干預
仍然能夠穩步擴張在義大利的地盤,現任教監
法蘭西
發表生存空間論(?)後在開局不久便對伊比利發起征服
與盟友英格蘭一起、挾著事件給予的10紀律擊敗了源源不絕的反抗軍後取得了80%以上的庇里牛斯山脈線
但十幾年後峰迴路轉,盟友英格蘭的迷之操作讓其成為了最大苦主
在伊比利人的各種運籌之下必須得要獨力面對卡葡土聯軍
巴黎淪陷、即將遭到全境
英格蘭
本局最大亂源
與法蘭西人一同擊敗卡斯提爾
看似欣欣向榮,但潛藏在底下的危機(或者天外流星?)一次引爆了
於1485年獲得了教監的寶座,得到了權利就想玩玩,因此引發了各種外交慘案
又遲遲不將蘇格蘭併吞使卡斯提爾抓住一線機會將蘇德蘭附庸化
因而必須面對本島保衛戰,接下來的戰事中都被鎖在島上無法支援法蘭西,史稱「英倫無戰事」
卡斯提爾
儘管早有防備且天選開局,但仍不敵在1470暴出120K的藍色大軍
數量上就很難補平差距下藍軍又有著10紀律加成下被一路推至托雷多,戰爭年限一到馬上投降
然而在如此絕境下卡卡仍然不放棄任何希望,拜見土雞蘇丹起初無果,但在十字軍指定之下馬上得到承諾
察覺蘇格蘭的存在NOCB強宣附庸之,使英格蘭腹背受敵下協同葡萄牙海軍將其封鎖在島上
全境法國取得100分已是囊中之物,下回怎麼割地將考驗卡卡的外交處理力
葡萄牙
在迷霧的大西洋擴展航道,將東非基爾瓦殺穿
同時作為伊比利大金庫下瘋狂給予卡斯提爾強而有力的經濟支援
沒有葡萄牙就沒有卡斯提爾
第一次伊比利戰爭
正所謂法王之心,路人皆知,天知地知獨眼龍也知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法王必定會是第一個開始戰事之人,只是找誰開第一刀的問題上有所爭議罷了,但是從此之後就再也不必煩惱了,法王宣布南征伊比利!
1473年10月,法王大點兵,120K大軍自南法那邦尼(Narbonne)傾巢而出,協同盟友英格蘭2/30k往亞拉岡赫羅納(Girona)堡壘圍城,在堡壘上一次就是站了40k,可見法王人力之充沛
而另一方卡葡聯軍儘管也集結大軍試圖解圍要塞,但仍然不敵法王源源不絕的後續增援而敗退
抵抗失敗,不久赫羅納要塞淪陷,法軍再往庇里牛斯山中段的山地堡壘逼近
而卡葡一方在經過修整後也再次歸來,企圖利用神山-2骰的地理優勢抵抗法軍,若是不出意外應該是能以些微差距擊退法軍的
庇里牛斯山保衛戰正式開打,然而上帝此時是站在法國一方的,法國抽到一場一次的+10紀律事件,瞬間從稍居下風轉變成優勢方,強力的戰鬥力使卡葡聯軍的士氣如退潮般消散,主戰團大敗撤退,士氣消融的速度使後續增援部隊根本來不及加入戰鬥,好在仍有地理優勢不至於遭到全殲
庇里牛斯山大敗後法軍連下兩堡,庇里牛斯堡壘及那瓦拉堡壘先後淪陷,從此伊比利再無天險
但好在有葡萄牙源源不覺得資金灌注,讓卡斯提爾能仍夠懸住一線,持續抵抗,遲緩法軍的進軍速度
最終在戰爭年限到期後結束的本次戰爭,在卡葡聯軍的奮力抵抗下不至於伊比利全境淪陷
可歌可泣的伊比利保衛戰就這樣畫下了伏筆....
阿斯特拉罕危機:克里米亞大屠殺
隨著莫斯科大公在立陶宛的捷捷大勝與波蘭的俯首稱臣,莫斯科大公一時間自信心爆棚,相當早的開始對未來行軍方向設好目標點並立即作出行動
再尚未消化完喀山之時就對大帳汗國發起進攻,但卻沒有割過多領地,而是釋放出阿斯特拉罕附庸,而後才是對喀山緩緩的進食入胃,結束後仍無視左方已是禁臠的立陶宛屍塊,而是再次對南方大帳汗國發起再征服,直直的往下一切,全境光復阿斯特拉罕領土,將觸角緊貼奧圖曼附庸克里米亞,與鐵木兒附庸Shiran僅有切爾克西亞國的一省之隔
此等張狂且充滿侵略性的割地法頓時讓南方奧圖曼備感威脅,因此大哈里發決定將威脅撲殺在搖籃之中,調兵遣將,果斷揮師北伐
而結果也不出眾人所料,以尚未成形的莫斯科之力根本無法抵抗正值黃金時代(各種意義上的黃金時代)的土雞,自克里米亞殺至梁贊、莫斯科耗時甚至不到3年,莫斯科淪陷不久後大公便宣布白旗投降,被割得面目全非,成立俄羅斯的要地梁贊也被作為土雞的附庸國給釋放出來
(虛假的)義大利戰爭
隨著佛羅倫斯不間斷的侵略本身高發展度的北義大利沃地,其侵略擴張也不斷的飆高
終於南德及僅存的北義城邦組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包圍網
此時的佛羅倫斯猶如走在鋼纜上的勇士,稍有不慎便會下墜,甚至只要是個人都可以在這時候搞死佛羅倫斯,然不知道是早已談妥又或是放走時機,北方的奧地利遲遲不肯進入包圍網
就這樣佛羅倫斯擊敗了一次又一次的聯軍,佔領神羅領地盧卡省
此時奧地利終於發言了,吐還盧卡。而佛羅倫斯神主(奇蹟4%轉神權國)以已在該地建設100金建築為由拖延,終於皇帝烙下狠話:『Lucca or WAR』,並且加入包圍網(時包圍網成員只有烏爾姆),看似是在等待AI們的停戰結束後再次入網輕鬆取項上首級
然而隨著烏爾姆的直接宣戰,眾人也看破奧地利的虛情假意了
奧地利沒有調遣一兵一卒,只是在本國領上發呆
這時眾人再傻也能看出皇帝與佛羅倫斯之間的爭鋒相對都是假的,而這也符合前篇本國情報部所得出的結論:神羅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滿肚子都是壞水!
時代的轉折點:英格蘭教監
繼上回伊比利戰爭後,幾乎是躺贏的英格蘭頓時放飛自我,作什麼事都顯得漫不經心
就不提蘇格蘭仍然存在之事,在黑箱操作下獲得教監後更是飛到青天上
於聊天頻道強買強賣決罰權,不受理會之後便是直接對佛羅倫斯開除教籍決罰,然而佛羅倫斯一點感覺也沒有,因為他早就沒有周圍國家的好感,包圍網從圖靈打到拿坡里打都打不完
無所事事下便對奧圖曼下達了十字軍令,將其設為十字軍目標
然而這無(ㄅㄞˊ)心(ㄇㄨˋ)之舉卻是讓整個世界線發生了劇烈的動盪
我們可以就地理位置來解釋這一次的動盪
奧圖曼被設為十字軍目標,而能夠在奧圖曼十字軍獲得最大好處的便是奧圖曼的鄰居:奧地利
而奧地利在伊比利戰爭中袖手旁觀,放任法蘭西做大,這一舉動本身就是異常
而在由法蘭西的盟友:英格蘭下達的十字軍令,此舉又讓奧地利獲得最大利益
因此在當時被設為標的物的奧圖曼及其他所有外人眼裡可以合理的得出一個驚天的結論:
「奧地利、法蘭西、英格蘭三國同盟,並且準備對奧圖曼動手;
奧圖曼與莫斯科全面交戰,莫斯科肯定會加入聯軍」
此等可怕的事實就成在奧圖曼蘇丹眼前,因此深知灼見大蘇丹也準備展開新一輪的外交談判....第二次伊比利戰爭的慘劇就在此醞釀開來
第二次伊比利戰爭
繼第一次伊比利戰爭已經過了將近20年,隨著停戰期限的逼近,參戰的幾國也都摩拳擦掌準備一戰,但就在戰前,卡斯提爾突襲蘇格蘭,在眾人出乎意料的目光中NOCB強宣蘇格蘭並附庸之,在英倫島上開啟第二戰線,霎時間英格蘭不知所措,只得重兵部在蘇格蘭舊領,並將康瓦爾轉交給法蘭西,留給法蘭西通往英格蘭的傭兵傳送點
戰爭開啟
甫一開戰,奧圖曼便與卡斯提爾結盟並參戰,將其本國的一半兵力乘船運至伊比利半島,兵力集結於特雷多,而後就是卡、土、葡聯軍一路碾壓、平推陸上一切阻礙,儘管法王拉出130K的軍力抵抗(另外20K在英格蘭島上),但在聯軍數量、戰力上的差距面前猶如蚍蜉撼樹,土雞軍隊猶如切豆腐一般將法軍殺的片甲不留,在混入卡斯提爾的軍隊且有利地形(-1)之下戰損比高達1:3
而另一端的英倫島上卻是無戰事,卡斯提爾僅派出少量分動隊占領愛爾蘭後便離去
且相當悲慘的是英軍在上次戰後放飛自我,不造兵不造船,佛系玩家的下場就是被卡葡艦隊封鎖在英倫島上看戲
6年當中法蘭克慘遭血洗,苦熬的結果總算不是被洗成-100分,然而-93分也是相當的可怕
估計全亞拉岡都會吐還,且還會被割走部分南法地
口袋內的戰爭
早在20多年前,印度雙雄黃牛與孟加拉互相宿敵後,對帖木兒而言已是毫無威脅
遂決定在兩者當中尋求一國緊閉合作,成為完全互信的盟友
但在選擇上卻是各有優劣,難分上下,使帖木兒遲遲無法決定
然而在本局開始後,孟加拉數次爆發的包圍網戰爭讓天秤的砝碼完全倒向黃牛一方
經過數次且強度越來越高的包圍網戰爭後,孟加拉國力大幅弱化,相對地黃牛的發展雖緩但強
最終讓帖木兒下定決心與黃牛達成同盟
為了讓這次同盟正式確立,黃牛向帖木兒邀請一同攻擊孟加拉,大沙阿派遣全國一半的軍力參戰
戰爭由黃牛發動,雙方分兩線攻入孟加拉境內,孟加拉在絕對的數量壓境下仍然拉出了80K左右的兵力負嵎頑抗,全軍殺向攻擊堡壘的帖木兒軍,然而此時的帖木兒軍隊精良、將領強力,在劣勢地形以50K左右的兵力大敗70K孟軍,此戰的敗亡也讓孟加拉徹底的喪失戰意,直接投降
戰後黃牛取得了奧里薩區域領土,孟加拉則是要繼續面對以阿育他耶為首的包圍網戰爭
※印度聯邦成立※
在與孟加拉的戰爭結束後,帖木兒與黃牛共同發表聲明,雙方將就M.G.G.O線做為分界,共治印度,成為緊閉的攻守同盟
十字軍東征(卒)
因本國外交部收到緊急飛鴿傳信,原本的報導內容做廢
這場戰爭也因為本次的傳信可說是中途暴斃、後續的帖木兒宣戰莫斯科也完全失去法理
以下為信鴿內容:
※比薩拉比亞條約※
以下神聖羅馬帝國指奧地利與勃蘭登堡
神聖羅馬帝國將割讓比薩拉比亞 作為波蘭王國的附庸
神聖羅馬帝國將賠償波蘭王國 價值10戰爭分數的杜卡特
神聖羅馬帝國將與莫斯科斷絕同盟
神聖羅馬帝國將與莫斯科簽署不結盟條約直至1580年
羅姆皇帝將與神聖羅馬帝國簽署互不侵犯協議直至1580年
神聖羅馬帝國將與波蘭王國簽署互不侵犯協議直到1580年
本次內容較多,所以做個簡單時間線
1472 第一次伊比利戰爭
1478 土莫戰爭:克里米亞大屠殺
1483 (偽)義大利戰爭
1491 第二次伊比利戰爭
1493 印度口袋戰爭
1494 (謎)十字軍東征(卒) [伊比利戰爭仍在進行]、年底印度停戰
1495 帖木兒宿敵CB宣戰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