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that I have worked for, everything that I have hoped for,
everything that I have believed in during my public life has crashed into
ruins."
-Neville Chamberlain
十七世紀中葉歐陸東西半邊各發生了一件大事,首先是東邊的立陶宛大公國破棄了長久以
來的強大盟友波蘭,並在取得西歐諸強的諒解下入侵了波蘭的領土,亟欲收復許久以前曾
經失去的立陶宛領土。立陶宛的騎兵精銳在大公的一聲令下如潮水般衝破了波蘭的防線,
殺聲震天。失去強鄰保障的波蘭人饋不成軍,史稱東歐大洪水。
而在歐洲西半部,則上演了另一齣規模大到足以影響大西洋東西兩岸的大戰。從來沒有與
玩家公開撕破臉的北歐強權大斯堪地那維亞遭到了英國與其盟邦的挑戰。
嚴格蘭說,最初英國沒有甚麼利益與大斯嚴重衝突。即使在十七世紀初期遭到大斯給背叛
過一次(大斯方面宣稱是外交上的誤解與溝通不良所致),英國境內仍然有不少人認為可
以與大斯維持長久的和睦關係、專心發展殖民貿易。然而英國決策圈內的一小搓人卻開始
認為,十七世紀上半葉的那場大戰證明了英國前此的外交路線是失敗的,英國必須要在歐
陸確保一個強大的盟友才能有辦法維持穩妥的海外擴張。問題就在於,大斯、法國與奧國
這三大歐陸強權裡面,誰才能作為英國的盟友,誰才又應該優先被列為英國的抑制對象呢
?其實就這批英國核心集團的研判,現狀是這三國裡面就屬奧地利最為強大,大斯其次、
法國最後(當時法國能否吞併西班牙尚在未定之天,其地理位置是發展最受限的一個),
但奧地利與英國本身卻也最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而且與奧地利為敵似乎英國也最無法獲
取好處。相反的,在海外同樣維持龐大殖民地的大斯與後起的殖民法國反而對英國更具有
威脅性。
那麼英國最後為什麼選擇了聯法制大斯的策略呢?除了大斯的海軍較強外,最主要的理由
還是英國方面認為大斯從亙古時期開始就沒有得罪過其他任何強權,本土也沒有遭受其他
大國直接入侵的經驗,可謂從初始以來就一路平順至今。是以為了歐陸霸權在體驗上的平
衡,英國遂決定以長久的盟友大斯為敵。
外交折衝的過程本身乏善可陳。為了對抗大斯,最令英國頭痛的就是如何同時取信於法、
奧兩國。英國方面認為,無論是聯法制大斯還是聯奧制大斯,都會惹來另一強權的趁機入
侵亦或加入大斯方,進而導致戰事陷入膠著。是以英國方面認為最佳的方案自然是同時聯
合奧法兩國共同入侵大斯,各取所需後將大斯適度的削弱、達成打臉衝康的目的即可。是
以英國在這段時間以來為了調停奧法兩國間的緊張關係可謂做足了努力。
然而事實證明國與國之間的利害是很難透過第三國進行緩解與調停的。法、奧兩國彼此根
本毫無信任可言,互相針對制衡。即便在事先取得了兩國的口頭承諾,約定幫奧國使大斯
放出遭到侵占附庸的神羅選侯國布蘭登堡、並幫法國讓大斯放出東歐一小國與賠款以削弱
之,仍舊沒有辦法穩住三強同盟的關係。奧地利於戰爭爆發後指控法國方面勾結土耳其圖
謀不軌,憤而退出同盟並於數月後對法宣戰;而法國方面則指控奧地利打從最初就和大斯
暗通款取、出賣盟友。無論真相為何,英國的努力終究付諸東流。聯盟最後還是免不了破
裂,更使得英國一度需得和奧國兵戎相見。師老兵疲,一無所獲。
與大斯的戰鬥本身有些出乎英國方的意料之外。大斯的水面艦隊相當的頑強,英國方面始
終沒有辦法引其出來決戰。而大斯的陸軍就更誇張了,人力稀少的北歐竟然能海出與法國
相等、甚至超越法國數量的陸軍。若不是法軍有質量上的優勢,恐怕光大斯一國就可以在
歐陸上屌打英法聯軍,而不用等奧地利的介入了。更不用說大斯本土又幾乎都插滿四級以
上的要塞,就算英國勉強登陸了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獲取戰果。這場戰爭只是證明了英國
的觀點,即大斯作為敵人是可畏的。
未來經濟持續高度成長的大斯會不會建立更大規模的海軍、進而發展出類似某平行時空中
的那隻存在艦隊理論,則是英國方面未來最為擔憂的事情。至於大斯的陸軍足足是英國方
面的2.5倍,英國早已不指望能對此做出甚麼制衡,只能期待奧地利有一天能回心轉意。
削弱大斯的美好機會似乎已經過去,警惕到英國居心的大斯開始卯起來針對英國進行策略
,並與奧地利締結了類似防禦同盟的關係。如今大斯與奧地利之間的合作關係似乎亦變得
更加牢不可破了。英國方面似乎毫無選擇只能選擇與法國合作以自保?
於是歐陸邁入了兩極對立的局勢
這是英國一直以來所不樂見的狀況。兩極局勢意味著牽一髮而動全身,強國與強國之間失
去了局部衝突與調整領地的機會,因為糾紛動輒都會引導成歐陸規模、甚或世界規模的大
戰,意味著生靈塗炭卻可能一無所獲。
眼下兩極局勢似乎無解,但英國方面仍會朝著替此一困境解套而做努力。除了各國勢力間
彼此消長進而影響平衡(如奧國侵略土耳其、法國占領西班牙、大斯東西並進等)以外,
或許還得靠外部力量,即逐漸吞併波蘭而崛起成東方強權立陶宛的影響,來逐漸改變這個
兩極對立的態勢了?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00:20:00或是等土機點軍事理念(眼神死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00:21:00大國背約無法懲罰 所以張伯倫最後只能吃土..
其實對於奧地利的背信並非沒有跡象可循,但英國方面並沒有辦法逼迫法國做出足夠的讓步以削弱奧國的戒心只能眼睜睜看著計畫流產,徒呼負負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00:25:00大斯王上一篇都說了他們交流密切 我覺得背信是遲早的只是我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時機而以
英國方面傾向於認為奧國也是在不斷的衡量籌碼,最後一刻才決定要倒向哪邊。當然或許這是英國本次最大的誤算也說不定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00:34:00倒向大斯絕對比倒向有法國那邊好阿目前玩家間只有法國和奧國有直接領土接壤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00:44:00倒向大斯有什麼好處嗎? 打了老半天一塊地也沒多?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00:58:00倒向大斯打法國打贏了才可以割地阿 因為奧國對北德沒慾望不過難講大斯有沒有深入德國的野心就是了
陣營繼續變動如何可能,才是未來的看點否則大概到結束前都會是僵局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01:06:00但是打法國很難贏啊..結盟法國一起打大斯跟吃菜一樣不是?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01:08:00有真人土耳其的話 威尼斯應該沒辦法玩..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01:08:00我也是這樣想阿 我跟他打大斯只有他吃的到地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01:12:00法國目前因為軍事理念的領先 所以能以少打多不然光數量而言 奧國與大斯的兵力都是比法國多的
推 這時候假設有數個中型規模的真人國存在的話會很有趣威尼斯這點請放心 沒人玩我玩
作者:
kakuj (longwinter)
2015-04-29 03:36:00法國一邊提制斯一邊又跟土雞同盟壓制奧國的生存空間明擺著就是要陰奧國人一把啊XD
同意樓上,這一點我覺得法國應該要三思。不過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飯了XD
作者:
joeeoj18 (下一個開始)
2015-04-29 09:22:00歐陸四強若其中兩強結盟 另外兩強的選擇就很明白了而法國竟然還跟另外的第五強結盟 奧國的選擇合情合理所以現在這局面完全是英法自己聯手造成的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0:59:00現在可是3.4.5強打1.2強阿 345強中還有一個是靠海權的真的只有英法聯手打單獨前兩強任一個都很吃力了只要在隨便拉攏另一個中等國家就能在打土雞了土雞只有點數量理念 軍隊完全是中看不中用阿~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08:00樓上這樣講讓我覺得我外交更失敗了...Orz
不對,是既不中看,也不中用。英國也只有數量理念,但陸軍仍舊迷你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14:00雖然看不懂大家在說什麼 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18:00而且英國陸軍還散落在世界各地欺負各地原住民主要還是這局在東歐沒有一個強大一點的國家導致在對抗大斯上奧皇沒有一個真正的盟友那這樣當朋友總比整天提心吊膽的好
奧地利只要與英國結盟就可以吃死大斯。陸地上奧軍斷無失敗之理,與英國結盟只是為了跨海,甚至也可以與東歐借軍事通行打入芬蘭的方式打爆大斯簡單說,奧地利一國就足以打敗大斯,那為什麼奧地利卻親善大斯?原因還是出在法國身上法國方面無法讓奧地利放下心防來,就沒辦法讓大斯與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23:00我是覺得陸地奧軍在打到日德蘭半島就會沒力了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28:00其實英法聯軍只要宣殖民地 歐陸打防守戰就贏定了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28:00何況與大斯戰爭中土雞還和奧皇有合約 根本不可能打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29:00損耗大是因為法國去攻大斯本土 但其實歐陸慢慢耗就好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29:00我們的目標是削弱大斯的海軍和陸軍 當然要去找大斯撞而且奧皇是等我軍隊移到北歐後他才反水的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30:00可是奧地利一背刺 你們應該就要打保守點那看起來奧地利早就是臥底了lol 根本不是策反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31:00奧地利一背刺 我軍隊都已經到西蘭島了要回法國本土要經過奧地利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34:00那就沒辦法了 奧地利效法昌平君救楚之策 起奇兵斷法國後路你們下一仗再打 宣殖民地 歐陸穩穩守 就贏定了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35:00土雞爭氣點就好了 欺負非洲中亞國家太久了下次再宣殖民地就是英法土VS斯奧立我不覺得我們陸軍能贏Orz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40:00拉攏立陶宛啊..大斯欺負立陶宛欺負這麼兇 立陶宛都沒意見?大斯把立陶宛旁邊的沿海好地都占走了立陶宛沒但澤 這口氣能忍?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45:00除非奧皇願意幫助立陶宛 不然立陶宛不太可能為了一場戰爭一口氣和他旁邊的真人玩家全部翻臉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47:00翻臉又如何?遠交近攻 跟法英土結盟 奧斯敢動立陶宛?不過如果真的是 法英土 VS 奧斯立 那就是誰先宣誰贏了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50:00那就得看立陶宛的想法了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5-04-29 11:51:00但說實話 跟奧斯同盟 對立一點好處都沒有 一塊地都拿不到
作者:
DogEggz (DogEggz)
2015-04-29 11:55:00只能往中亞打 而且哪天大斯不要它了處境會很糟糕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15-04-29 19:38:00有人玩土雞俄國的話戰局應該會大不相同 要等下次惹
國家只是工具,難解的始終是人心有Odanaga大大的土雞的話這局應該會更刺激的XD
作者:
GGwings (官官)
2015-04-29 23:20:00我覺得立陶宛作為中立國牽制奧斯會比加入他們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