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I3] 德意志帝國的全球野心 第1-4章

作者: tommynjsi (阿西)   2014-04-10 14:41:37
第1章 四面開戰
1-4 進軍北歐3國
早在1938年10月,當德意志帝國的第1海陸軍攻陷丹麥的哥本哈根,軍中就出現「是否繼續
北進攻佔北歐3國」的爭論。保守派將領認為如果戰線持續擴大,日後與蘇聯紅軍開戰將面
臨兵力過度分散的危機。
不過,主戰派卻認為,蘇聯一直對與芬蘭相接的國境存有異議,有跡象顯示蘇聯欲透過軍事
行動併吞芬蘭,使後者重回以往俄屬芬蘭的地位,如此一來將威脅德意志帝國的北面,加上
擔心挪威及瑞典加入同盟國,屆時盟軍將可在帝國北面來去自如。
因此,主戰派主張應趁勢北上攻佔北歐3國,同時也把「波羅的海」變成「我們的海」。雖
然芬蘭與蘇聯接壤的邊界超過1千公里,不過當地道路狀況極差,因此只需要10個師的兵力
在芬蘭主要交通要道駐守,加上就地修築陸上要塞,就足以守住北面防線。(注1)
最終,德軍在10月的「哥本哈根會議」上決定,將由第10軍及第14軍的10個師繼續北上。攻
佔芬蘭之後,10個師將分別部署在皮拉沙摩、阿拉庫爾蒂、蘇奧穆斯薩爾米、庫赫莫、積文
納帕、瓦擴瑞(順序為蘇芬邊界由北至南)。
另外,一旦和蘇聯紅軍開戰,駐守在積文納帕、瓦擴瑞的第14軍5個師必須迅速拿下謝斯得
羅列茨克及奧斯諾維茨,如此就可沿河防守,以及進一步威脅蘇聯第二大城列寧格勒。


圖:芬蘭與蘇聯接壤的邊界,當地道路狀況極差,只需要派兵在主要交通要道駐守,加上修
築陸上要塞,就足以守住防線。


圖:一旦和蘇聯開戰,駐守在積文納帕、瓦擴瑞的兵力應迅速攻占謝斯得羅列茨克及奧斯諾
維茨,如此就可沿河防守,並進一步威脅列寧格勒。
兵貴神速,「哥本哈根會議」定案後,即1938年11月,德意志帝國正式向瑞典宣戰,第10軍
的兩個海陸師從哥本哈根跨過海峽攻占馬爾默,德軍迅速擴大陣地,並於隔年1月迫使瑞典
投降。
1939年3月,在古德里安率軍向南斯拉夫進軍的同時,第10軍及奧地利軍(注2)也開始向挪威
首都奧斯陸進逼;4月,第10軍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乘搭軍艦出發,並登陸芬蘭首都赫爾辛
基,奧地利軍隨後增援,協同第10軍迅速擴大灘頭陣地。
5月,芬蘭這個曾經附屬於俄羅斯帝國的國家,終於再次落入他人之手,政府流亡倫敦,全
境被德意志帝國佔領。


圖:1938年11月,海陸師從哥本哈根跨過海峽攻占馬爾默後,德軍迅速擴大陣地。


圖:1939年3月,第10軍及奧地利軍開始向挪威首都奧斯陸進逼。


圖:海陸師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登陸,奧地利軍隨後增援,協同第10軍迅速擴大灘頭陣地。
(注1) 在拿下蘇聯的列寧格勒、打通補給線之前,記得也修築通往芬蘭的道路。從柏林到芬
蘭駐軍的補給線有80節以上的距離,道路狀況差容易出現補給問題。
(注2) 第14軍也稱奧地利軍,源由參考第1-1章末段。
作者: AirWinters (汪汪魚)   2014-04-11 08:17:00
作者: mabikerry (凱莉)   2014-04-14 13:24:00
問一下 基礎建設是修一條主線和許多支線好 還是一片平鋪好呢?因為之前鋪整片的 軍隊仍然常常處在斷補狀態 囧
作者: tommynjsi (阿西)   2014-04-15 14:10:00
我的方法是:切換成補給地圖,觀察補給路線通常這就是補給節數最少的路線 然後沿著這條路線修築會出現斷補狀態 我猜應該是前方部隊太多省分的吞吐量跟不上 記得也要升級補給的2項科技而且部隊如果用船艦運輸 或是戰略部署運到前線需要一段時間補給才會跟上 所以不要突然在前線增加太多部隊 開戰前在前線先部署好部隊 補給正常了才往前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