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他] 大推紅盒子

作者: yang1265 (夜)   2018-10-29 01:39:09
國片+紀錄片的類型
上映第二週還能在電影院看到真的是很幸運
所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希望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部好片
這部紀錄片有兩個主軸
一個是紀錄消逝的掌中戲
另一個是陳錫煌先生與他身兼師傅的父親 李天祿先生之間的糾葛
基於這篇發在布板
我會針對第一個主軸推薦這部片
紀錄片開始沒多久
楊導再三跟陳錫煌先生確認
這些精巧的技藝會透過鏡頭讓所有人都瞭解
可能不再只是劇團的獨門絕活了
不需要留一手嗎?
而陳錫煌先生的態度
一如整部片中的焦慮
他僅在乎技藝是否得以傳承
得到允諾的楊導
讓我們一窺戲偶的靈魂
作者: GGininGG (軟趴趴)   2018-10-29 02:35:00
在電影院看得很激動,眼眶泛淚O_Q
作者: pcpcpcpcpcpc (Rogi今年請加油)   2018-10-29 05:46:00
我有看過大師兄現場演出
作者: thunpuenchu (窗台上的瑪爾祭司)   2018-10-29 10:59:00
金光戲到底是延續了傳統布袋戲還是消滅?如果黃家這三十年來沒有用商業的手法去經營布袋戲,這部紀錄片還會受到大家的迴響嗎,這點值得思考
作者: Gamelop (GameLOP only )   2018-10-29 11:03:00
不是消滅,是脫鉤了
作者: ttyycc (小捲)   2018-10-29 11:07:00
其實我在看的時候也在想th大說的事情,為什麼金光戲不是掌中戲的傳承而被視為一種......異類?難道掌中戲一開始就會用導管把真人的菸引導到戲偶的嘴中嗎?如果這樣的改變是可接受的,為什麼戲偶變大不是呢?看這不傳記其實更讓我深刻感受到就算戲偶變大了、多出了一特效,金光戲依然就是布袋戲。且不論在戲偶上一樣有的天地通等等,光是看老師傅操偶,那些搖扇的動作、用以表達女性柔美的動作等等,電視布袋戲都是傳承延續下來的所以我對電影中表達出來的沒落消逝感覺很微妙,因為在我看來這好像就是先把金光戲整個從掌中戲中刪除,然後再來感嘆掌中戲已經沒人看、沒傳人了更正一下上面,「這不傳記」→「這部電影(記錄片)」
作者: thunpuenchu (窗台上的瑪爾祭司)   2018-10-29 11:41:00
就像傳統歌仔戲也會覺得明華園是異類,吊鋼絲用消防水柱魔幻燈光舞台特效等等,不在那麼注重在身段唱腔
作者: eric7385 (eric7385)   2018-10-29 12:06:00
紅盒子裡面有一段是陳錫煌當評審,他就說這些年輕戲團在創新的時候都忽略了基本功,拿著戲偶甩來甩去,有什麼好看?再來看看現在霹靂,在操偶、口白等等這些部分都有很明顯的退化,我覺得這種擔憂不無道理商業的手法我想不是陳錫煌批判的重點,而是霹靂金光在商業化之後的表現,這才是需要擔心的。
作者: ttyycc (小捲)   2018-10-29 12:21:00
可是前提是「現代年輕團真的忽略基本功」吧?你要求一群業餘的、平常可能靠下班後或課後時間練習操偶的人有真正靠這行吃飯的工作者的功力?另外霹靂因為趕時間的關係所以的確很多武戲不佳,但由此推論說霹靂的師傅們在操偶方面的功夫對師傅們不公平吧?當然這是記錄片,以師傅的視角看來詮釋,只是我個人的觀點跟這部記錄片的觀點有落差而已
作者: eric7385 (eric7385)   2018-10-29 12:29:00
這要分兩部分看,當然片中的年輕劇團在陳錫煌眼中,操偶技術是搬不上檯面,連大弟子都被罵得很慘,現在既然是競賽,拿這種技術出來當然會被批評。至於霹靂的操偶,我想師傅們的技術是不用懷疑的,但是可能在趕工或者其他因素下沒辦法表現,或者被迫要草率略過,那就是霹靂要去負責的啊!如果要趕工,就不要開那麼多副本;如果是戲偶因素那就不要堅持用這麼大的戲偶另外口白部分,長期以來版友也說很多了,不是太白話就是過拗口,缺少下功夫去寫出台語口白和劇本的編劇也是問題
作者: deerdriver (騎鹿人)   2018-10-29 15:30:00
消失的是傳統布袋戲 金光戲從剛出來就沒被歸類在傳統所以才有金光戲這個詞啊
作者: tsukirit (道法自然)   2018-10-29 15:49:00
掌中戲,可以兩手各拿一個互打,現場拋 ,跑,翻滾。在現場表演來說,感染力是屌打金光戲的
作者: thunpuenchu (窗台上的瑪爾祭司)   2018-10-29 17:08:00
剛剛搜尋文獻看到一種說法是:金光戲概略上可說是傳統戲的敵人,正因為金光戲崛起並且普及化,方導致傳統布袋戲的快速沒落
作者: wistepper (欲雨山風)   2018-10-29 23:17:00
世代交替吧新型態的確快速替換了舊型態但舊型態也能在新型態之下獲得保存否則視聽大幅增進的這數十年,掌中戲便宛如國家劇院上的一撇,或者鄉下廟會的一項技藝
作者: ke0119   2018-10-30 11:27:00
金光戲導致野台戲的沒落,這真的太牽拖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18-10-30 23:28:00
應該說 金光戲的誕生 造成傳統布袋戲細膩的操偶不受重視 反而重點變成強調聲光效果?
作者: ttyycc (小捲)   2018-10-31 00:44:00
金光戲不細膩嗎?我可以接受你說他操偶方式不同(畢竟戲偶就不同了),但有比較不細膩?對我來說,掌中戲也好、金光戲也罷,他是一種表演,他就需要觀眾,金光戲就是掌中戲為了尋找觀眾中做出的應變但這樣的應變(聲光效果、轉大的戲偶)並不改變他的本質所以我看這部片到現在都還在自我思考沒有答案的,就是我依然不太明白不把金光戲視為傳承的結果的原因不過這點算是我個人的糾結啦XD 就像大家吵口白吵幾人配音吵台語的時候我也會搞不懂到底甚麼才叫做「傳統」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8-10-31 01:01:00
多種的藝術流派並存 遠勝於僅存的一系一家吧...北管 南管 布袋戲 歌仔戲 失去的愈來愈多...跟陳錫煌老師一樣焦慮的 還有其他傳統藝術的師傅們沒有自己的語言 文化 歷史 藝術...等 就會被其他文化消滅這部記錄片不是在談金光戲 也不涵括北部所有的傳統布袋戲主軸就是陳錫煌老師的生命經驗與對傳統布袋戲的感情
作者: ttyycc (小捲)   2018-10-31 01:09:00
我知道啊,但看完之後的思考(即使跟電影主軸不同)也是可以討論的吧?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8-10-31 01:13:00
會吵台語這點 就是根植於臺灣歷史 源於個人生命經驗這部紀錄片裡 也有提到語文=文化這點(這是另一個焦慮)當傳統布袋戲消失 金光戲也放棄台語以及臺灣本地的戲迷時不只是少了一項生活娛樂這麼簡單...
作者: wistepper (欲雨山風)   2018-10-31 21:10:00
同一項技藝,新舊型態便會同時存在差別僅在於示現程度。在視聽娛樂上已經進到新型態了那麼舊型態自然就隱居在視聽下或者基礎的表演、非主流的表演形式了要成為主要娛樂模式就不可能了。消滅也僅是不多見但這一項技藝確實保留了下來,消失的速度緩慢了許多同理,有電影了,還需要劇團嗎?現在我們當然可以將電影和劇場分門別類許多不同點但對當時的衝擊,劇場已滅的聲音想必是不少的傳統和創新我認為是相對的存在,但也是相輔的存在創新的東西久了就變為傳統,傳統到了極致就必然會創新主脈絡不變,傳統便成為基礎內功,創新即是應對招式了守護傳統和拘泥傳統我認為還是有所差別的型態的多樣性能確實能保存更久金光戲發展到極致,如果沒有交替(也許是舊傳統交替上)那消失速度就很驚人了而目前我們可以猜測金光戲的極致在哪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