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30年戲演浮生相 黃世志談掌中世界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7-08-02 03:32:09
30年戲演浮生相 黃世志談掌中世界
文/記者廖素貞
雲林是布袋戲的故鄉,在還沒有電視機之前,每到廟會慶典時,大家會從家裡拿著板凳搶
著到廟口先佔位,等著看「布袋戲」,隨著社會的變遷,布袋戲逐漸沒落,廟口擠滿看戲
人潮的榮景早已被電子琴花車的清涼秀所取代,儘管如此,這幾年在政府單位大力推廣地
方文化下,仍然有一批熱愛布袋戲的藝師,不遺餘力的在推廣布袋戲,黃世志就是其中之
一。
只要看過「黃世志電視木偶劇團」布袋戲演出的人,都會被他豐富的題材、包羅萬象的劇
情所感動。從小就喜歡布袋戲的黃世志,1988年,還在國中念書的他,就利用假日到黃俊
雄布袋戲團當學徒。當時霹靂布袋戲正盛行,「一開始什麼都得學,從釘布景、戲偶造型
、現場的拍攝、特技的研發及戲偶的開發」,18般武藝樣樣都要精通,黃世志說,「那時
劇本一來,半小時就要錄影,他和兩位造型師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戲偶造型的任務」。那
段分秒必爭的幕後工作,也練就了黃世志日後能獨當一面的功力。
從編寫劇本、戲偶造型設計、道具製作、口白、燈光音效、舞台特效到操偶演出,都要一
手包辦,如果沒有相當功力的人,是很難辦到,尤其要針對不同年齡的觀眾群,編寫不同
的劇本、製作不同的道具、設計不同的舞台背景及演出方式。
不侷限於傳統 勇於創新
2007年,黃世志創立了電視木偶劇團,致力於布袋戲藝術文化的教學推廣與技藝傳承,舉
凡在木偶的操作技藝、戲偶造型設計、道具製作及口白表演等,皆有豐富的創作力,他對
戲偶造型的呈現及演出方式,不侷限在傳統布袋戲的框架內,勇於嘗試傳統戲偶與其他多
樣化造型戲偶搭配演出。
為了傳承布袋戲文化,從幼兒園到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社區大學、樂齡中心、文化
中心、社區等處,都可以看到他教學的身影。最早期曾在雲林布袋戲館、北港振興戲院駐
點三年,也曾到中國大陸,去香港、澳門、深圳的台商子弟學校巡迴展演。
黃世志演的布袋戲尺寸,從傳統到電視版的戲偶都有,是傳統加上現代的創新表現,還有
賽車、奧運、馬戲團的表演。劇情從歷史人物故事、地方宗教文化及地方產業,到現代的
環保愛地球、青少年問題等,多元的主題呈現,讓人耳目一新。
寓教於樂的演出 令人耳目一新
他的觀眾族群,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到大專青年、社會大眾都有,黃世志幽默逗趣的口白
,常逗得台下的觀眾開懷大笑;他充滿創意的改編故事,讓人百看不厭。在針對小朋友演
出「武松打虎」時,黃世志會刻意營造輕鬆氣氛,將兇猛的老虎轉化成一隻可愛的老虎,
在戲台上扭腰擺臀的逗趣模樣,逗的小朋友哈哈大笑,「老虎也會跳舞喔!」最後當老虎
被武松馴服抓走後,卡通裡的巧虎突然出現了,牠是來找哥哥大虎回家寫功課的,希望武
松叔叔能放了他,「是啊!小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哦!」整齣戲在寓教於樂,化戾氣為
祥和中結束。
在教學過程中,讓黃世志印象最深刻的,是慶興社會福利基金會的一群身心障礙孩子,他
說,一般孩子教一次就會,這群孩子要教十次,但他們認真學習的態度及懂得關懷別人的
心,讓他很感動。「老師!你吃飯了嗎?老師你穿這樣會冷嗎?我用腳踏車載你回去。」
孩子的善良和純真,讓黃世志捨不得放下他們,前兩年他們終於成立了全國唯一的「緣享
庇護布袋戲團」,讓這群孩子從布袋戲中找到了自信和歡樂,布袋戲課成了他們每週最期
待的課程。
另外,社區大學的布袋戲班中,有一位70多歲患有輕微失憶症的長者,學了布袋戲後,反
應靈敏了,心情開郎了,朋友也多了,布袋戲讓老人家不再孤獨。還有一位國小的女孩,
因為學了布袋戲的口白,語文能力變好了,參加了作文比賽還得了獎,讓原本內向害羞的
女孩發揮了潛能,這些都是黃世志料想不到的。
為了傳承 願廣開大門
既要創作演出又要推廣教學,黃世志忙到分身乏術,為了布袋戲能永續傳承,他非常希望
對布袋戲有興趣的民眾,不論年齡大小,或身障的朋友,都可以來學,他願意傾囊相授,
尤其歡迎能寫劇本的人。
「做文化很辛苦,最後要面臨的就是生計問題。」為了發揚布袋戲文化,黃世志和家人全
身心投入,但終究抵不過無形的房租壓力、昂貴的製作費、學員的薪資,這些最基本的開
銷,壓的他不知到自己還能撐多久?很多學得不錯的學員,最後都是因為生計問題離開了

黃世志懇切的表示,發揚地方文化,一人力量有限,希望有人贊助,成立一個「未來時空
科技傳統戲曲觀光園區」,讓更多想參與布袋戲文化的人,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好好的
從事創作與學習,同時促進在地就業及教育文化的傳承。
https://goo.gl/TFgZdj
作者: y35246357468 (小銀)   2017-08-02 11:10:00
z尻竟然還活著@@
作者: gking (GKING)   2017-08-02 17:34:00
想學口白~~~
作者: cks908147 (鴨梨山大)   2017-08-03 01:17:00
112 o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