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 墨家在現代創作中的復活(12)後記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6-09-13 16:04:22
  這是〈墨家在現代創作中的復活〉的最後一節,先前並未貼在網上,全文見
《金光布袋戲研究》第一期,書中的內容有增訂,比網路版更為完整。書訊:
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palmardrama_studies
  懇請支持,感謝大家。
後記
  本文原在風傳媒連載,截至8月8日上午11時,各篇的成績如下:
篇名    日期 點閱 分享
墨家在現代創作中的復活─課本漫畫、遊戲小說和布袋戲… 2/28 11327 564
《軒轅劍》與機關術之中的墨家 3/6 21325 1416
魯迅筆下的墨子──反襯庸常灰暗的人性 3/13 11572 671
歷史小說、漫畫、電影《墨攻》 4/17 11290 342
墨家消亡之謎的解答 5/8 152704 5204
默蒼離的兼愛之訓 5/22 5381 185
「墨家和平」對危機通膨問題的處理 6/5 5567 141
鐵驌求衣:軍人的本份與侷限   7/3 3044 35
非典型的老奸臣─忘今焉 7/10 3775 108
玄之玄:不甘黑暗的自我實現型反派 7/17 2940 105
乳搖凰后與落翅雁王的曖昧尚賢宮 7/31 7192 156
  每篇文章的點擊量,大約在發表後十天內,就衝得差不多了,此後若無特殊機緣,只
會有微量增長。從中研判相關作品的人氣,我們可以看到前四篇的點閱都破了萬,談《軒
轅劍》的破了兩萬,並不令人意外;談魯迅的第三篇,發表之初只衝上了8000左右,後勢
卻比別篇穩健,分享的比例也比其他幾篇大,這也可以顯示出現實主義文學和大眾娛樂產
品的不同。
  最令人意外的,是〈墨家消亡之謎的解答〉,七天就破了130000,我們所有同仁和親
友都嚇到了。這是系列中最硬的一篇,完全是學術,我們也沒有特別宣傳,而就有了這樣
的成績。該說這是因為大眾沒有忘記墨家,心底對這謎團還是存著好奇嗎?無論如何,這
可以讓我們對當今大眾的水準恢復一點信心:愛好歷史、尊重知識的人,還是不少的。這
對我們創作者也是一個很強的信號:不要以為大眾只喜歡輕鬆有愛的娛樂。知識的探求、
思想的交鋒,當它連繫到我們多少都在意過的問題時,往往才更令人愉悅。
  然而,進到金光以後,雖有道友喜道「終於等到了」,不過圈外的關注就低了下來。
最後我作了一下標題黨,用乳搖來吸睛,也只讓凰后稍微勝過了其他幾算,這似乎也是值
得欣慰的一件事;但總之,我們可以看到,金光布袋戲,相對於其他大眾作品與經典的人
氣,還有頗長的一段距離,有待大家繼續支持。
  一部作品的成功,除了看它本身,還要看它的影響。先秦諸子影響著後世作品,後人
按他們的理解與欲求,對經典進行再詮釋與再創作,如把沉埋兩千年的墨家拉出來,從幻
想開始結成一個個新的同人圈,也和中國思想史、大眾娛樂產業等幾個最大的圈子發生交
集;我們一些接觸過專門研究的同好,也就可以藉由金光布袋戲這樣的因緣,向大家介紹
相關的學術成果,也向學界同仁提示,與大眾產品配合是很重要的。這不僅是在拉人進學
術圈的推廣意義上,我在撰寫本文的過程中,將金光的墨家與何炳棣先生的思想史研究同
參,居然就迸出了一個「道家源於墨家」的假說。而如果我要去圓這個設定,那麼,在考
究與辯證的過程中,我便很可能會在史料裡發現到我前所未見的宏景與細節,甚至得到一
些更有趣的想法。當我們把這些想法用到研究、評論與創作上,交互激盪,我們的文化也
就得以一點點地更加豐厚。
  感謝金光布袋戲和看到這裡的各位,我們下期再會。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16-09-13 19:17:00
乾脆說佛教是因墨家的兼愛思想,所以易被中國接受
作者: shyfox (我玩文明我砍樹)   2016-09-13 21:51:00
佛家跟墨家本質上還是差很多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6-09-14 01:23:00
差非常多。墨家是徹底入世的。
作者: ohole (歐猴)   2016-09-14 01:43:00
兼愛思想和佛家的大愛並不一樣
作者: gfneo (gfneo)   2016-09-14 07:37:00
作者: ThiefFan (不務正業的賊)   2016-09-14 13:33:00
作者: ATHEM7 (已停產)   2016-09-14 14:0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