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金光] 墨世佛劫編劇雜談(下)

作者: youtien (恆萃工坊)   2015-11-25 22:17:08
  我是一直到最近兩個月才開始每週去全家買片的,總算也和大家一起體會到追
劇的滋味與趣味了。
  這一檔《墨世佛劫》,我看到了,不僅是在布袋戲,也是在各種動畫、連續劇
中難能可貴的「新意」: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變化而變化;也不是刻意順應
觀眾期望,或故意拗著來。而是--是一種「商量」的態度:首先瞭解現今人都在
看些什麼,大概的好惡是如何,在這個不遠離觀眾的基礎上,編劇說:這樣來,大
家覺得怎麼樣?
  創作的世界,要發威,要耍帥,要裝腔作勢,沒有極限,而觀眾很快就會厭煩
;惟有思想和情感的矛盾,可以將劇情和角色拉回到常情常理,拉回到我們常人可
與共鳴的境界,但這樣編起來,又可能被嫌太肥皂劇了。
  各種花樣與設定都早已有人玩過,如今要出奇大概就要「超展開」了,但如果
玩過頭就會把正劇變鬧劇。這一檔《墨世佛劫》的洗腦大戲,就是各種合理的超展
開,令人喜聞樂見的超展開:被洗腦的藏鏡人、蒼狼,還有最重要的鍛春風。有超
展開,也需要把超展開拉回來,這之中由於地門屬於佛教,可以很方便地設定為不
嗜殺,不會有太多人死不會復生,也符合了金光盡量不收角的經濟習慣--我們看
戲便不會太為角色的生死捏把冷汗,而會更在乎於轉變。
  人死了就不會再變了,活著就還會變,所以活人比死人難寫,寫活比寫死難,
而也就有意思。
  金光至今兩百集,一些角色,他們的戲份其實已經差不多了,他們的基調,他
們劇情所探討的主題,其實已發揮得差不多了,如神蠱溫皇,我補劇看他的戲就看
到古龍小說裡某個完美到不現實的悲劇天才,這種非人的神人,如果不給他感情,
那就只有發瘋、滅亡或癱瘓是合理的收場。編劇顯然明白這個道理,於是給他下了
鳳蝶一道羈絆,然後在這一集讓他對大智慧說出「只有你真正惹怒了我」--這是
一個角色由神回歸為人的標誌。相對的,也有玄狐的變為人,而另一面的對比就是
地門的洗腦社會了。
  地門的洗腦世界,人類的境界再也不會有所超越,然而他在這一檔的鐘聲,催
逼出了主角群的再次成長與蛻變。這種空前的世變,也會把戲份已完結的角色再逼
出新戲,如小王。
  我們也在這一檔戲裡面看到許多配對的初成正果,從銀燕與霜、始與小玉,再
到最後一集的萬雪夜與冰劍--我會為這一對,明天再去看網友彈幕會打些什麼。
回顧《九龍變》,我看萬雪夜,用了那麼多戲份去刻畫,幾乎是另外一條主線,很
有和葉小釵一比的態勢;但她的最大矛盾解決,定位為仁刀傳人正道助力以後,其
戲份也就不免要愈來愈被新角色、新劇情所分薄。如果不看前面,實在感覺不到她
曾經是那麼重要的一個角色。再加上她這個人除了說有便有的武學奇才外,並沒有
太多奇遇,其武力也就必須只能是不上不下的,以免破壞平衡--這樣,還有什麼
戲路好走?智者不排沒有後路的局,答案就是冰劍!耶!可喜可樂,掌聲鼓勵!
  兼顧思想、情感、合理性、觀眾的喜好,以及新意,能做到這一點的戲真的不
多。更難得的是這居然還是現在影視行業寥落的台灣出品。我實在是被這個感動了
,所以我決定了要來編一本《金光布袋戲研究》,目前已收到了一些投稿與信件,
歡迎大家繼續來稿。
  剛剛看完,衝擊還沒有冷靜下來,想不到太多問題,就先問一個墨家的吧:
  我想要看到更多墨家門徒,中BOSS小BOSS甚至普通門徒,對理念和行
動的思考。
  這一檔前面幾集,參與圍殺軍長的那個拿弓的,我覺得是一個描寫比較不合理
的角色:他的作派看起來就是典型的追逐權勢的反派,小有本領又貪生怕死,但這
樣的人當初是為何加入墨家的?如果說這說明墨家在先前已然變質,那麼,凰后的
「回歸原始墨家」又為何能夠拉攏到諸多徒眾?當然,我們可以說凰后這句話是唬
爛,她拉攏到諸多徒眾別有原因;然而,長期以來,不論是中原群俠還是哪裡,沒
名號的小角色總是比較弱智。這或許也是一個傳統,但無形中也就減損了劇情的合
理性:小角色的武力和智力儘管不夠用,但不應該沒有。戲裡我們也看到一些沒有
武功的普通人,偶爾也擔任推動劇情和點出主題的要角,但好像還沒有小兵一級的
人物擔任過這等角色(墨武俠鋒前面被虐殺的魔兵大約可算一半)。也許這是今後
可以再加改。進的一點。
  墨家與墨學的歷史,在現代文藝創作裡的流變,非常有趣,我打算寫一篇文章
來探討:首先是清末,受到西學衝擊,士人發現晚期墨家的學說已有初步的物理學
和光學,梁啟超等輩也想發掘墨者的作風來提振民氣,這個已式微了兩千年的學派
才又開始得到關注。雖然,因為典籍的殘缺,和傳人的不存,墨學自然是比不上已
經快要上太空的現代科學的;意識型態方面,作派相近的社會主義者,也頂多是讚
一下墨家,而不至於打出祖述墨家的旗號來革命,他們已有現代的旗號。
  但是創作的世界,實在仍有墨家的發揮空間。更早的我還要再查,但我們現在
最熟的,應該就是《軒轅劍二外傳-楓之舞》,它那機關術的設定,實在令人耳目
一新。之後有多少人寫墨家是受過它的影響?我還要再查,然而現在的金光應該是
有一些的吧。我們也可以看到金光和軒轅劍設定的不同之處,這方面以後還可多談
,這裡想先和三弦大確認一下,金光墨家的發想來源。
  前幾年我又看過歷史學家何炳棣先生一篇論文,他考證,戰國初期有一派墨者
,選擇了幫助秦國,他們提供的支援,使秦國成功反攻魏國,奠定了霸業基本。此
文一點,各種出土秦文物裡精緻的兵器、制度是怎麼來的,似乎都得以解釋了。那
為什麼這些墨者在正史裡消失了?一種可能是被秦國慢慢消化,吸納進其權力體制
裡,不服者整肅掉了;金光則提出了另一種可能,雖然這種可能必須要有九界、魔
世這種神怪的設定才好成立。
  我們對以往學說的敘述、演繹,必然會加入我們自己的情感與思想,尤其是對
墨家這種已幾乎消失,又充滿浪漫色彩的群體。現存的墨家典籍只剩一本《墨子》
,我看過,其文辭簡略,不事文采,即便有注釋也很難讀。這給創作的空間又更大
了,畢竟你就算要較真,考較它和真實墨家學說的異同,也很難像儒、道、釋等等
顯學有一大堆典籍可以參照。然而,這對劇作家也就是更深一層的考驗:你如何不
只是為了方便而把墨家寫進來,作出幾個BOSS,而還能經由這一套戲,給你的
墨家一套思想,一套在劇中世界和現實世界都有所本、有所對應的理路?
  默蒼離這個極精彩的角色,作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目前他已經死掉,戲份還
遠遠未完,我認為編劇是想要讓他把墨家思想與組織的種種矛盾,各種必然的悲劇
性,都一身擔起來。寫到這裡,我突發奇想:如果金光布袋戲做劇場版,或許可以
不做劇情片,而做紀錄片,像張釗維導演《陳獨秀》那種探討政治人物一生的傳記
片,就做這個默蒼離,肯定有戲,也有利於新觀眾入坑。
  而在這之中,如何不讓這墨學中人刻板化,就是很重要的了。一般戲劇寫反派
,常常不論他出身的派別,一概寫成權力動物或感情用事的偏激角色--大咖或許
還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刻畫,但小咖就常常千人一面了。布袋戲裡面,也就佛門的
僧眾,還具有比較多的佛學色彩,即便像地門這樣執著而扭曲了佛學的,他大智慧
思想行事的基礎,還是佛教,而非權勢,所以這一檔最後一集,他能如此乾脆的認
錯,甚至讓人感覺突兀,也是合理的。但,相對的,在檯面上掌過權的玄之玄,他
的作為有多少與墨學相干的地方呢?我們可以看到,他自始就是一個出於自卑心理
的權力動物,墨學只是他的幌子。但為什麼墨學不能除了當作幌子之外,曾經給他
更多掙扎與思辯呢?(也許有,但我墨武才補到第七集,可能還沒看到)
  如今元邪皇出來了,他要如何不只是老套的千年終極大魔王?值得期待。總之
,希望金光能越做越好,我也一定會繼續鼎力支持!
作者: silverwolfEX (光風霽月)   2015-11-25 23:56:00
好文推一下,不過我覺得萬雪夜的耳語像是獨眼龍?
作者: pj2752 (闇雪)   2015-11-26 00:16:00
同人的話應該都可以寫,官方就......毛遂自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