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迭代更新!Scythe Fuma3 風魔3 散熱器

作者: Ohmy (喔賣)   2023-07-12 18:55:14
網誌無廣告版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3/07/scythe-fuma3-3.html
https://i.imgur.com/HiYVOPH.jpg
不知不覺,Scythe鐮刀廠的經典雙塔風魔散熱器出到第3代了。
以原本的風魔2疾風版為基礎再次精進,那這次又有什麼新賣點呢?
依官方簡介:鎌刀旗艦級風魔系列散熱器新一代風魔3,採用新設計HPMS V五代扣具,支
援最新LGA 1700及AM5平台。維持風魔散熱器向後向上雙塔偏移設計的特色,且搭載與疾
風版相同的KazeFlex II、KazeFlex II Slim 12公分1500轉PWM風扇。
新版風魔3最大的特色,應該是採用了官方稱為幼砂紋的雙上蓋,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但當然細節部分與前代疾風版還是有些微差異,這部分後面再一一說明。
包裝改成清新的白色,文字的版面配置也更整齊、內斂,感覺完全換了風格啊!
https://i.imgur.com/VVCFCDo.jpg
背面標註特色及散熱器、風扇規格,簡單表列如下:
1、支援最新的1700跟AM5腳位。
2、154mm高度設計,可容納於市面上絕大多數機殼。
3、搭配1500轉PWM款的疾風丸貳 KazeFlex II 及 KazeFlex II Slim風扇。
4、採用兩顆轉向不同的風扇,使氣流集中並且更筆直吹向散熱鰭片。
5、採用6根6mm熱導管及向後向上的本體偏移設計,具有良好的記憶體相容性。
https://i.imgur.com/SvqVrLV.jpg
包裝其中一側為產品規格圖示,相較於前代風魔2疾風版,風魔3整體尺寸變化不大,但細
微調整了雙塔結構的前塔鰭片厚度(縮減約2.5mm)、後塔鰭片厚度(增加1mm)及銅底寬度(
增加2mm),另外往PWM供電偏移幅度也更大(約4.5mm),增加在各主機板上安裝時的顯示卡
相容性。
https://i.imgur.com/2fFmtme.jpg
另外一側可看到...嗯...是MIC啊!
https://i.imgur.com/tnJmg8A.jpg
配件一覽,分接線、散熱膏等都有提供,也沒漏掉玩家愛不釋手的螺絲起子。
https://i.imgur.com/l1gIMQf.jpg
金屬背板供INTEL CPU安裝時使用,透過調整螺絲卡扣的方向來應對LGA1200或1700腳位,
出廠則預設1700腳位。
https://i.imgur.com/sYb01eY.jpg
提供3組風扇鋼絲扣具,3組扣具規格一樣,使用者須透過扣具位置來將前風扇換為標準
25mm厚度風扇或再加掛第3顆風扇。
https://i.imgur.com/hcJ7KX2.jpg
鐮刀新款(好像也不算新)疾風丸貳 KazeFlex II 及 KazeFlex II Slim風扇,為4Pin PWM
規格,最高轉速皆為1500rpm。整體包含4個鎖點的減震墊皆為黑色。
https://i.imgur.com/6Pu5lM1.jpg
官方稱使用兩顆轉向不同的風扇能使氣流更集中,且能更筆直吹向散熱鰭片。
https://i.imgur.com/5dkXLbS.jpg
背面為風扇型號及電流規格,相較於市面上高階風扇各種裸露軸心、玻璃纖維材質或是在
扇葉形狀上做文章,疾風丸貳風扇相對低調樸實。
https://i.imgur.com/JovVmRB.jpg
接著是散熱器本體,順應潮流加入平整的熱導管護蓋,官方將其稱為幼砂紋雙上蓋。
https://i.imgur.com/JSfuPRI.jpg
翻譯成白話文...其實就是塑膠材質,但表面採用細緻磨砂紋路,整體質感還是不錯的,
中間鐮刀LOGO則採亮面處理。
https://i.imgur.com/hxxmx9G.jpg
風魔3的鰭片外觀看起來無鍍鎳,且僅為穿fin工法無使用回流焊,各鰭片間也沒有折fin
設計。前一代疾風版鰭片還有上下交錯的設計,風魔3反而回歸樸實無華的外觀。
https://i.imgur.com/8tW004Y.jpg
風魔3經典的向後向上彎折設計,後方鰭片較厚且有避免干涉主機板IO側散熱片的設計。
https://i.imgur.com/dNfeA3D.jpg
銅底面積為43x40mm,比疾風版43x38mm更寬一點點,具備6根6mm熱導管。
https://i.imgur.com/9Lnzshp.jpg
銅底非完全鏡面且應該有中間微凸設計,不過沒有十分明顯。
https://i.imgur.com/5INInE6.jpg
https://i.imgur.com/TLysh22.jpg
裝上風扇後的散熱器外觀,這兩年可能流行平整且方正的設計風格,各廠不約而同都將散
熱器頂部的熱導管頭尾用護蓋遮住。
https://i.imgur.com/IFuLZWt.jpg
風扇鋼絲安裝時覺得有點緊,在機殼內拆裝難度還會稍微提高。
https://i.imgur.com/24824ZX.jpg
簡單以屎色貓扇示範一下替換前風扇及加掛後風扇的方式,前風扇跟後風扇鋼絲扣具的位
置不同,參考紅色標註位置。如果使用外框一體的風扇,前方可能無法更換成25mm風扇。
或許是採用非鐮刀廠風扇的關係,前方換上貓扇後掛勾有些鬆垮,風扇會一直往下滑,需
要加約1mm的墊片來穩固。
https://i.imgur.com/kUOX5cQ.jpg
既然風魔3能換裝或加掛風扇,那可玩性就大啦,所以本次將測試以下4個不同情境下風魔
3的散熱能力:
1、原廠配置
https://i.imgur.com/zEyzUUb.jpg
2、前風扇換裝貓頭鷹A12x25風扇。
https://i.imgur.com/s9EaKmz.jpg
3、原廠配置外後方再加掛貓頭鷹A12x25風扇。
https://i.imgur.com/E1Y1Hn0.jpg
4、終極版:前後都掛上貓頭鷹A12x25風扇的三風扇配置。
https://i.imgur.com/jQNRlAT.jpg
當然還有更多變化啦,例如中間風扇換裝一般轉向的風扇等,但又考量貓頭鷹風扇轉速
2000rpm,疾風丸貳轉速僅1500rpm,換裝後除了轉向外轉速也有差異,無法將變因控制在
一個故放棄。
接著上機,首先安裝散熱器底座。鐮刀的底座如同坊間各廠散熱器的底座,採用背板、塑
膠墊圈、散熱器鎖板、螺帽的組合,安裝起來相當平淡沒有太大驚喜。
https://i.imgur.com/W57fxS7.jpg
安裝完成!再次複習風魔3最大特色,前風扇不擋記憶體。
https://i.imgur.com/J3BTqm7.jpg
運轉前的上機實照。
https://i.imgur.com/QzOyCyl.jpg
風魔3搭配個人手上這張技嘉主機板,後方加掛的風扇底部貼平散熱片時,風扇頂部也剛
剛好貼平頂蓋沒有超出,堪稱完美。
https://i.imgur.com/NqzS5Sr.jpg
編個號碼再複習一次前面提過本次將測試的4個情境。
https://i.imgur.com/L5bgluT.jpg
也順便加入AK620的測試比較,上機照直接沿用上次拍的照片。
https://i.imgur.com/Fbrd8SD.jpg
本次測試搭配i7-12700K+Z690的裸機平台,使用MX-5散熱膏,室溫約26-27度的冷氣房,
且將i7-12700K設置為全核心5.0Ghz、電壓1.32V ,軟體顯示功耗約為228W。
註:以前測試都固定用全核心5.1Ghz,本次測試前忘記測什麼改成5.0Ghz,測完3個情境
才發現沒改回來,懶病發作不想重來就接著測了。
測試結果如下表:
https://i.imgur.com/H6ZkdMF.jpg
1、與AK620比較
個人之前在別篇散熱器測試時,不同的測試條件下風魔2疾風版效能算是與AK620平手。本
次測試AK620與風魔3情境(1)原裝風扇比較下,AK620在各核心平均溫度項目些微勝出,但
差距不大,Package溫度兩款倒是相同,可以視為同一梯隊,測了個寂寞(?)
不過風魔3兩顆風扇轉速僅1500轉,略低於AK620的1800轉因此噪音低了一咪咪,且AK620
是搭配兩顆標準25mm厚的風扇,不講武德啊!只能說風魔3的表現...大哥沒有輸!
2、情境比較
(2)跟(3)的情境,前風扇改成A12x25或是在後方加掛A12x25,各核心平均溫度能降低約3
度(Package則是2度)。
情境(4)終極配備在3顆25mm標準厚度風扇的加持下,各核心平均溫度能再降低1.5~1.7度
(Package則是3度)。
如果將(1)及(2)、(3)及(4)兩相捉對比較,可見將15mm薄扇換成標準25mm厚扇後效能有感
提升,不過也就失去風魔系列散熱器不擋記憶體的最大優勢了。
心得
本次風魔3的更新,個人覺得體驗上與風魔2疾風版差距不大,但是加了平整護蓋後外觀直
接從地表飛到平流層(?)
也可以換句話說,風魔3維持風魔系列良好的設計元素:本體偏移不擋記憶體、高度低矮
機殼相容性高,且風扇靜音/整體效能都有不錯的表現,然後還送幼砂紋雙上蓋,根本買
到賺到,也難怪會惡意下架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