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再造經典 A4-H2O開箱

作者: maplefoxs (狐狸怎麼叫)   2022-05-30 22:59:55
自2016年 DAN A4 V1推出,A4結構席捲整個ITX圈子,主板與顯卡背靠背的三明治設計極
大程度壓縮了機殼的體積,又可以兼顧美觀將零組件展示出來。
六年後,當一眾廠商和DIY玩家將A4機殼玩透之後,Dan公司與聯力推出了這款A4-H2O,也
有一種A4終極版的意味。本來Dan A4就是由聯力代工製造,這次更像是Dan負責設計,聯
力量產與鋪貨,也將價格一舉壓到早期Dan A4的三分之一價格。
在早期的樣品中A4-H2O的前面板其實與Dan A4一樣頂蓋和前面板一體成形,用很漂亮的弧
度過度,然而可能考量成本,或是兼容問題,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四四方方的A4-H2O

https://imgur.com/YfI2f18
▲A4-H2O的外箱相當小巧,重量也比較輕。
https://imgur.com/Kgdur4S
▲A4-H2O的前面板就是一塊長方形的鋁板,沒有任何開孔或印字,IO放在左側,延續Dan
A4極簡的設計語言。
A4-H2O的表面不再是聯力祖傳的金屬髮絲紋,而是細緻的噴漆,個人感覺挺有質感的。
https://imgur.com/4ABVK0D
▲機殼後面有個大大的銘牌,彰顯A4祖師爺之名。
https://imgur.com/Yjbulha
▲頂部單純密集開孔。
https://imgur.com/woGNN3i
▲底部的橡膠腳墊用料相當大器,底部面板可拆卸,對安裝非常有幫助。
另外有1個2.5吋硬碟位在電源下方,但若是使用SFX-L電源,請當作沒有。
https://imgur.com/loPPSZ6
▲A4-H2O比較特別的設計是電源靠向側板,而非與主板齊平,這個設計增加很多安裝難度
,好處大概就是整體性比較高。
https://imgur.com/fSRLfL7
▲另一個不同是A4-H2O採用主板正裝,顯卡倒裝的架構,如此可以避免顯卡供電與電源模
組線和冷排衝突,但是顯卡只有檔板和PCIE有固定,感覺有點危險,建議在(上圖)左下位
置墊個東西為顯卡支撐。
https://imgur.com/UWabun6
▲CPU是樸實無華的I9-12900K,不要問我能不能壓住,360水冷都不夠壓。
https://imgur.com/M1lHzKD
▲CPU用上I9,主板自然用上MSI Z690I Unify。
https://imgur.com/9T06Ahp
▲厚實的背板,對部分ITX機殼並不友好…
https://imgur.com/c8GyhG9
▲電源還是採用銀欣的SX1000 1000W白金SFX-L電源,上次組Meshlicious用的那顆三個月
不到就掛了,還疑似帶走水冷…只是目前並沒有更好的選擇,850W的SFX也不是不能用,
但風扇轉起來會吵很多。
https://imgur.com/PuLmnFJ
▲Fractal Design的Lumen 24,將水泵放在冷排上,壓低冷頭厚度,並且整個冷排的長度
也控制相當小巧。
https://imgur.com/3JSjwaT
▲A4-H2O的設計非常緊湊,加上我用這組極限方案,對組裝步驟有嚴格要求(可參考說明
書),首先必須先安裝冷排!!這點違反一般組裝常識,我也是被坑的很慘…
https://imgur.com/fTcq1FJ
▲A4-H2O的主板支架是固定在頂部和底部面板的,安裝時要避免受力在主板支架上。
https://imgur.com/QPRHN2g
▲雖然冷排不會被電源模組線卡到,但還有一些風扇、水泵的細線,所以還是用上風扇網

https://imgur.com/1cYNrPF
▲這些傻大黑粗的模組線令人崩潰,電源接口與顯卡供電非常近,最後還是決定用訂製線

https://imgur.com/yERT5M1
https://imgur.com/3JSjwaT
▲A4-H2O的設計非常緊湊,加上我用這組極限方案,對組裝步驟有嚴格要求(可參考說明
書),首先必須先安裝冷排!!這點違反一般組裝常識,我也是被坑的很慘…
https://imgur.com/fTcq1FJ
▲A4-H2O的主板支架是固定在頂部和底部面板的,安裝時要避免受力在主板支架上。
https://imgur.com/QPRHN2g
▲雖然冷排不會被電源模組線卡到,但還有一些風扇、水泵的細線,所以還是用上風扇網

https://imgur.com/1cYNrPF
▲這些傻大黑粗的模組線令人崩潰,電源接口與顯卡供電非常近,最後還是決定用訂製線

https://imgur.com/yERT5M1
▲訂製鍍銀線長度大約只有10公分(如果你是SFX電源可以長一點點。
https://imgur.com/mEnZScI
▲自製的鍍銀線,要做到漂亮還是很有難度。
https://imgur.com/wEyEJ0b
▲主板24p應該是30公分左右,有一點點太長。鍍銀線其實不好彎折。
https://imgur.com/VPdItNz
▲水冷的管路只能從這個小縫過去,這就是為什麼要先安裝冷排,並且把管線先安排好,
這也是我覺得A4-H2O比較需要改進的地方。
https://imgur.com/7kWpYGi
▲相較之下顯卡安裝容易很多。
散熱就不測了,因為240水冷在開放環境也壓不住12900K,至於為什麼要用I9,我只能說
有些人就是任性,而且不在乎錢。
對於A4-H2O,從剛拿到時的興奮,到組裝時候的痛苦,再到完成後的成就感,就足以總結
這款機殼 : A4-H2O是針對重度玩家設計的,沒有明顯不合理的設計,只是將空間壓縮到
極限,並且外觀做工上都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個人建議,組裝新手或是沒有ITX組裝經驗的人優先考慮Q58,A4-H2O完全為極限玩家而生
,並且強烈推薦使用訂製模組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