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HDMI母轉DP公 居然找不到對應產品

作者: comipa (綾崎若菜家御用)   2022-01-07 13:05:16
※ 引述《m6ru4ul6 (中魯微酸)》之銘言:
: 依照我個人實測、還有到處爬文
: 大部分的HDMI及DP轉接線都是單向的
: 似乎主動式的轉接線有解
: 但那技術細節我實在不是很清楚...
來聊聊DP/HDMI轉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追根究底其實是規格制訂得太容易互相cover, 所以反容易造成混淆
就像type C什麼都能插但是插上去會有什麼反應很難講..
本文也會扯到一點Type C.
首先我們先瞭解一下影像訊號傳輸的方法 現在兩個最常見的就是
1. TMDS
這個就是發明DVI/HDMI的公司Silicon Image開發出來的技術
基本架構是 3+1組的channel, 前三個CH分別傳送R/G/B(or YUV), 最後一組是clock
這邊就不仔細講了有興趣自己去Google.
2. packet based
這就是DP在使用的模式 他把資料打包成類似網路封包的方式 所以不會跟樓上一樣
有什麼那個CH專責送哪種訊號這回事情. 但是他的Phy layer還是有CH (or lanes)的
概念, 就跟PCIE一樣 越寬能傳的資料量越高. 目前的DP是使用了4組訊號 (4 lanes)
3+1 = 4
ㄟ有趣的來了. DP在定義規範的時候搞了相容性設計.
反正我的Phy layer也是一種差動訊號, 只有準位不太一樣, 那我弄個小轉接頭轉個準位
然後mapping一下:
Main link lane 0 TMDS channel 2
Main link lane 1 TMDS channel 1
Main link lane 2 TMDS channel 0
Main link lane 3 TMDS clock
將將~ 我也可以拿來送TMDS啦~~ 這個就叫DP dual mode. (%1)
Dual mode有2個特性 1. 單向 2. single link only
1. 就是被動轉接不是所有場合都適用的原因, 因為他當初就是為了讓
"DP輸出端也能送TMDS訊號" 所以接收端 像是螢幕 當然就沒有所謂dual mode.
所以必然只能單向"從訊號輸出端" 發給 "訊號接收端". 而目前輸出端, 像是顯卡
之類的, 大多做成dual mode.
2. single link 可以自行去查什麼叫single link vs dual link 反正這東西算是作
古了懶得多說.
主動轉接頭的作用也就可以很容易猜出來了, 他必須把Packet based protocol的資料
整個轉換成TMDS的格式再送出去,所以主動轉接頭還得額外吃電.
那再來扯一下什麼都想包的type C. type C一樣有lane的概念, 一樣是差動信號
Type C規範了alt mode, 也就是拿一樣的phy來傳不同東西, 套用樓上概念
所以HDMI協會也定義了HDMI ALT MODE USB TYPE-C
DP本身跟Type C一樣就是packet based, 所以也有 alt mode
更甚而, Thunder bolt也可以用type c, 反正一樣底層都差動訊號,又是packet based啦.
以上就是HDMI/DP/Type C的廢話. 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