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Ryzon 7 5800X與Core i9-11900K該怎麼選

作者: together129 (諾門)   2021-05-07 20:00:38
情報來源
https://www.expreview.com/78823.html
這篇說得算是超級詳盡了,拿5800X和11900K來比,在效能上的確都是有輸有贏,但回歸
到根本11900K功耗高、溫度高、多功效能一般,確實是無可救藥的致命傷,這也讓5800
X顯得更香了,加上價格又更便宜,難怪前陣子會一直供不應求。
原文
不知道大家對Intel第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有什麼評價,其實我測完的感覺挺失望的
,新的Rocket Lake架構確實有較大的IPC提升,遊戲性能也有了明顯提升,但和對手AM
D的Zen3處理器比起來,領先優勢太小了,而得益於成熟的14nm工藝,Rocket Lake的發
熱與功耗都很厲害。
Intel的Rocket Lake-S處理器其實是把Ice Lake上的Sunny Cove和Tiger Lake上的
Xe架構核顯用14nm工藝再現了出來,結果就是導致核心面積非常巨大,在均衡考慮核心
數量、頻率以及發熱之後,他們覺得8核加32EU以及5GHz的頻率是一個比較好的組合,結
果就是第11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最多就只有8核, 核心數量比上代還少,這代的酷睿i9與
酷睿i7其實是以頻率來區分的。
https://i.imgur.com/oBTTfjJ.png
AMD這邊8核最多也就銳龍7水平,銳龍9是12核和16核的,想想就知道用8核和12核打
是不可能的,酷睿i9-11900K的實際對手應該是銳龍7 5800X,但兩者的價格相差非常大
,酷睿i9-11900K的售價高達4699 RMD,而銳龍7 5800X只需3199 RMD,中間有1500 RMD
的差價。
酷睿i9-11900K採用Intel 14nm++工藝,8核16線程,16MB L3緩存,基礎頻率3.5GH
z,最大睿頻5.3GHz,在ABT技術支援下全核睿頻能達到5.1GHz,此外支援AVX-512指令集
,是目前AMD處理器沒有的,但實際支援的應用場景很少。
銳龍7 5800X採用台積電7nm工藝,製程方面要優於Intel第11代桌面處理器,8核16
線程,32MB L3緩存,基礎頻率3.8GHz,官方給出的最高加速頻率是 4.7GHz,不過由於
XFR的存在,最高單核頻率能到4.8GHz甚至更高,全核頻率看溫度與負載狀況,在4.5GH
z到4.7GHz之間。
https://i.imgur.com/7MAa7Q4.png
本次測試要對比銳龍7 5800X和酷睿i9-11900K,測試平臺使用華碩的ROG MAXIMUS
XIII HERO與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前者是Intel Z590,後者則是AMD X570,對
應Intel與AMD兩套平臺,為了避免顯卡上的瓶頸,採用了NVIDIA GeForce RTX 3090 Fo
under Edition顯卡。 記憶體採用兩條8GB的芝奇焰光戟DDR4-3600 CL16,散熱器使用華
碩ROG 飛龍360一體式水冷。 Core i9-11900K在測試中全程開啟Adaptive Boost Techn
ology。
https://i.imgur.com/EDE6aVd.png
SuperPi是一個完全比拼CPU頻率的測試,是單線程的測試,酷睿i9-11900K單核頻率
最高能到5.3GHz,所以運行起來非常的快,銳龍7 5800X在頻率方面確實有點吃虧。
https://i.imgur.com/8O3flcF.png
wPrime的演算法和SuperPi不一樣,可以測試多線程性能,銳龍7 5800X在這裡依然
吃了頻率的虧,酷睿i9-11900K依然領先。
https://i.imgur.com/EjRedJx.png
國際象棋這測試裡面銳龍7 5800X就開始發威了單線程與酷睿i9-11900K一致,多線
程性能高了5%。
https://i.imgur.com/H7Atp7k.png
7-zip適用內置的Benchmark測試,銳龍7 5800X在這項測試裡面非常強悍,單線程領
先酷睿i9-11900K有7%,多線程更是領先12%。
https://i.imgur.com/2wBWc1D.png
https://i.imgur.com/spy0zau.png
以上單機遊戲全部都是在1080p解析度下測試的,開啟最高畫質,均使用遊戲內置B
enchmark程式,網遊沒有Benchmark的就固定場景或者播重播。 單機遊戲裡面銳龍7 58
00X的整體遊戲性能其實和酷睿i9-11900K差不多,不同遊戲裡面互有勝負,平均下來就
落後1%,基本可以看作性能一樣 ,網游的話兩者在不同遊戲裡面差異比較大,銳龍7 5
800X在《CS GO》和《英雄聯盟》裡面領先幅度很大,整體下來銳龍7 5800X領先6%。
在功耗測試方面,我們使用專用的設備直接測量主機板上CPU供電介面的供電功率,
但也會給出軟體記錄的CPU Package功耗數據,雖然CPU的供電主要來源是CPU供電介面,
但我們也發現有一小部分是來自24pin介面的。
此外必需說明的是,目前我們測量的是主機板上CPU供電介面的輸入功率,並非直接
的CPU供電功率,因此從該理論上來說應該是略高於CPU的實際供電功率,而且會更因為
主機板的不同而產生變化,但是這個測試數據仍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因為電源實際上
是對主板進行供電而非直接對CPU進行供電,因此對於電源的選擇來說, 直接測試CPU供
電介面的供電功率更有實際意義。
https://i.imgur.com/a8xtvpt.png
一跑烤機的話酷睿i9-11900K用14nm工藝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實際上它已經觸及到
了過熱保護降頻了,在AVX-512負載下頻率降至4.6GHz,CPU Package功耗2 30W,AVX2負
載時頻率是4.9GHz,CPU Package功耗238W,與之相比銳龍7 5800X負載頻率是4.55GHz,
功率只有142W,明顯要低得多。
https://i.imgur.com/h6Y3mTl.png
溫度方面由於酷睿i9-11900K已經觸及到過熱保護,頻率受限溫度只有89°C,不過如
果手動把溫控線拉高的話溫度可以輕鬆突破100°C,銳龍7 5800X的負載溫度其實也不低
的,也有88°C,但相對來說發熱其實低得多,主要是7nm工藝的晶元面積太小,熱量不太
好傳遞出來。
https://i.imgur.com/jQfnfq0.png
待機功率方面酷睿i9-11900K其實表現要更好,畢竟銳龍7 5800X裡面有兩顆晶元,
待機功率不太好控制,溫度方面就是半斤八兩。
總結
不可否認的是酷睿i9-11900K的整體性能是要比銳龍7 5800X更高一些,遊戲的話單
機遊戲性能領先1%,網路遊戲方面則是銳龍7 5800X表現更好,但代價是什麼呢? 10nm
產能不足導致Rocket Lake依然得使用14nm工藝,為了領先對手硬是把最高睿頻拉到5.3
GHz,全核睿頻5.1GHz,結果就是發熱非常嚴重,功耗也非常高。
別以為酷睿i9-11900K只會在烤機時能到這麼高的功耗,實際上我們測試過酷睿i9-
11900K在跑遊戲是CPU Package功耗平均也有188W,比銳龍7 5800X的烤機功耗好高。
而且論性價比的話肯定是銳龍7 5800X更好的,單CPU的話酷睿i9-11900K就要4699
RMD,銳龍7 5800X只需要3199 RMD,搭配主板的話現在Intel的B560 也支援記憶體超頻
了,而且酷睿i9-11900K基本上無法繼續再手動超頻了,搭B560主機板用也沒啥問題,但
目前Intel B560的售價依然比AMD B550主機板更高, 以微星的MORTAR為例,B560M MOR
TAR WiFi報價是1049 RMD,B550M MORTAR WiFi只需要799 RMD,還是有250 RMD的差距的
,整體差價有1750 RMD,足夠你把一個1TB的SSD升級為一個2TB的,顯卡就算了......
現在這個狀況能買到就不錯了。
總的來說近段時間向攢機的話銳龍7 5800X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它和對手的酷睿i
9-11900K相比性能相近,但價格低了差不多1/3,而且由於製程工藝上有很大優勢,銳龍
7 5800X有著更低的發熱與功耗,對電源與散熱器的需求也沒那麼高,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作者: twosheep0603 (兩羊)   2021-05-07 20:33:00
選買得到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