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i皇瘋狂交叉測試證明實際全部不輸Ryzen

作者: oppoR20 (R20)   2020-08-21 03:46:42
Intel 花了大量時間交叉評測,只想證實無論筆記型或桌上型 Core i 對上 Ryzen (在實際
使用)並沒有輸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55743

https://i.imgur.com/zwyJvt0.jpg
雖然將在 9 月發表的 Tiger Lake 對 Intel 在消費市場無非是一劑強心針,但同時 AMD R
yzen 系列持續壯大對當下的 Intel 也是相當頭痛的問題,自去年起 Intel 不斷強調" Th
e Real World Performance ",今年也持續積極與媒體溝通競爭對手的比較基準並非符合實
際情境。
https://i.imgur.com/of6jTAL.jpg
▲ Intel 強調 SYSmark 的測試項是集結多數消費者常用軟體進行測試
https://i.imgur.com/NdY1jfo.jpg
▲雖然 PCMark 測試看似公允,不過許多基準軟體是使用一般消費者不會使用的開源軟體
https://i.imgur.com/3U3bq3f.jpg
▲ Intel 認為以一般人常用軟體進行測試的結果才有意義
Intel 指出, AMD 的測試方式是以跑分軟體為基準,不過這些跑分軟體與一般消費者實際
使用情境仍有相當大的落差,確實 AMD 在特定跑分測試取得搶眼的分數,帳面上亦有超越
Intel 同級產品的表現,但到了真實環境的情況, AMD 實際的表現就不如其宣稱的來的亮
眼。
照片中提到了H-SERIES SYSTEMS TESTED、Lenovo R7000-2020、Lenovo Y7000-2020,跟英
特爾、英特爾有關,包含了生活中斷、字形、數碼展示廣告、顯示裝置、屏幕截圖
https://i.imgur.com/ALsnkeE.jpg
▲ Intel 以三款使用相同框架與基本配置、不同 CPU 的高效能型筆電進行測試
https://i.imgur.com/A03jBSt.jpg
▲特定測試確實 AMD 表現亮眼,但實際遊戲卻非如此
https://i.imgur.com/N5wHRzN.jpg
▲ Intel 強調在實際遊戲的表現 Ryzen 並未如宣稱一樣超越 Core i
https://i.imgur.com/1W3oP7I.jpg
▲在遊戲,超過 6 核以上的核心數提昇仍不及拉高時脈來的顯著
Intel 指出,在遊戲平台方面, AMD 強調其 Ryzen 4800H 的表現超越 Intel Core i7-107
50H ,而在 Cinebench 與 3DMark 的物理測試項確實以多核心輾壓價位更高的 Core i7 ,
但在實際遊戲測試部分,卻在多數遊戲的平均 fps 表現落後於價位相近的 i5-10300H ,若
以遊戲玩家實際體驗, Intel 仍占優勢;從 Intel 的數據資料分析,撇開架構差異,多核
心固然在當代遊戲開始發揮效果,但超過 6 核心後在遊戲的幫助就越來越不明顯,然而高
時脈仍對遊戲有相當直接且縣性的提升。
https://i.imgur.com/JhEQXoM.jpg
▲低電壓則著重電池模式的體驗
https://i.imgur.com/RnrVQLi.jpg
▲低電壓筆電用戶的日常應用
https://i.imgur.com/rRa4pgZ.jpg
▲比較電池與接電的效能差異
https://i.imgur.com/A4MWFCy.jpg
https://i.imgur.com/aCmbW2B.jpg
▲ AMD 平台在電池模式下的效能有明顯下降
https://i.imgur.com/YCU3uLq.jpg
▲乍看下 Intel 平台居然輸了過往自豪的續航力
https://i.imgur.com/vZ3PVGK.jpg
https://i.imgur.com/0RyFXRZ.jpg
▲但 AMD 平台在電池模式下的能源轉換效率並不出色
https://i.imgur.com/MzJz1np.jpg
▲ Intel 自 Ice Lake 導入 AI 加速技術
把比較轉換到 U 系列的省電平台, Intel 認為此平台的用戶重視的是外出攜帶使用,多以
文書、上網與簡單的影音處理為主,著重電池續航與實際使用表現;而 AMD 的 Ryze 4000U
系列平台確實較過往有相當出色的表現,但若拔掉變壓器改使用電池驅動後, AMD 平台卻
出現相當詭譎的情況。
把雙方的電池模式設定在平衡效能進行比較,雖然 Ryzen 4000 U 系列在續航力部分擊敗過
往以續航力自豪的 Intel U 系列平台,不過若端看能源效率, Ryzen 4000 U 系列平台的
功耗效能比卻相當低落;進行深度分析後, AMD 的 Ryzen 4000 U 系列在電池模式下將時
脈設定在相當保守的低時脈,也導致空有多核心卻無法在執行日常應用有出色的性能。
此外, Intel 也強調自 Ice Lake 起, Intel 開始導入 AI 硬體加速架構,雖然這是一條
長遠的路( NVIDIA DLSS 2.0 表示:),不過 Intel 已經陸續與像是 CyberLink 、 Adobe
等軟體公司合作,強化 AI 在影、音軟體的應用,放眼未來,可使處理器在日常生活應用有
更好、更省電的體驗。
https://i.imgur.com/aMGvGlX.jpg
▲ 400 美金等級桌上型 CPU 平台比較
當然, Intel 也簡單對比桌上型平台多核 VS 高時脈的差異,表示在 400 美金層級,縱使
AMD 的 Ryzen 9 3900XT (台灣報價近 1.59 萬)有高達 12 核心,但與同價格 8 核心的 i
7-10700K (台灣報價 1.19 萬)比起來,搭配相同 GPU 、記憶體與 SSD 的前提下,遊戲的
體驗仍較出色。
總結來說, Intel 花了許多時間進行對比,就是想證實 AMD 雖然確實在帳面數據有趕上 I
ntel ,但 Intel 並未在實際體驗落後,對遊戲玩家或是文書使用者,仍較同級產品有更好
的體驗,但也由於是日常體驗,也難以透過測試軟體呈現。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AMD
的提升是事實, Intel 卡在 14nm 太久也是事實,到底要選擇 AMD Yes ,或是繼續 Inte
l Long Live ,就看使用者怎麼抉擇。

好了啦intel 只有遊戲能打還敢說嘴 XDDD
真的是很可恥很丟臉 先顧好你們慢慢流失的客戶根你們家10nm產線好嗎
買一個只能打遊戲贏的其他地方都贏不了的垃圾幹嘛 笑死
作者: killerking05 (閒人)   2020-08-21 05:11:00
如果I皇把價格降到跟AMD一樣,我願意使用看看
作者: fanhsiao1115 (Fan)   2020-08-21 08:50:00
能寫出這種PTT應該也很心虛
作者: mirror104528 (tyranny)   2020-08-21 08:55:00
每兩代就換腳位 真的當大家都盤
作者: CharleneTsai (給他200塊去吃麥當勞啦)   2020-08-21 09:56:00
好了啦
作者: henryyeh0731 (台中都咪Juicy)   2020-08-21 09:58:00
覺得不輸
作者: david7112123 (Ukuhama)   2020-08-21 13:43:00
有笑有推
作者: Jokering5566 (揪客56)   2020-08-21 18:55:00
好了啦
作者: crazyman7011 (天啊~好老了)   2020-08-21 21:19:00
不愧是先做ppt提升效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