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ATX3.0架構機箱來了:裝機體驗革新

作者: ultra120 (原廠打手 !!!)   2020-03-10 00:01:11
從2019年開始,ATX3.0架構主機殼開始進入廣大DIY玩家的視野,以開元K1為首款產品。
新架構最大的特點是主機殼採取上下無進風口式設計
只保留前進後出的水準風道,且前部進風口面積巨大,擁有比ATX2.0的立體風道更強勁的
散熱效果,此外還包括顯卡垂直安裝和上置獨立I/O束線兩大明顯特徵。
評測室最近收到了該系列的全新產品鑫穀開元G5,相較鑫穀之前的ATX3.0產品開元K1和開
元K5
這款新品又帶來了許多進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究竟能為廣大DIY玩家們帶來哪
些全新的裝機體驗。
鑫穀開元G5為通體全黑的配色,主機殼前面板為全鏤空設計,安裝前面板風扇後可以有效
提高水準風道的進風量
選配RGB風扇更可帶來炫酷的前面板外觀,由於I/O介面從主機殼正面轉移到主機殼上方,
前面板的視覺一致性非常高。
而側面板位置是ATX3.0主機殼的特色之一,由於需要照顧主機板的安裝位置,這塊鋼化玻
璃材質的的側面板與普通主機殼位置相反
(平時一般是左開的玻璃側板,開元G5是右開的玻璃側板),安裝硬體時與主機殼放置的
位置需要注意一下。
拆下前面板後,主機殼正前方擁有一塊高密度的磁吸式防塵網,打開防塵網後可以輕鬆地
安裝3個12cm風扇或者2個14cm風扇
防塵能力優秀的防塵網可以有效減少前置風扇的積塵,也大大降低了主機殼清理難度,簡
易拆卸後清洗或更換均可
主機殼的I/O介面全部設計在頂板上,從左到右依次為開機鍵、防誤觸式重啟鍵,兩個
USB3.0介面和兩個音訊介面
介面數量上中規中矩,算是夠用。而在I/O介面區後方是一個磁吸式+卡扣固定的擋板,擋
板同樣有安裝防塵網。打開這個磁吸式擋板後
映入眼簾的就是ATX3.0主機殼最具特色的區域,由於顯卡豎裝的設計,主機板位與比普通
主機殼主機板位旋轉了90°,主機板I/O面板和PCI面板也從主機殼後側轉移到主機殼上部

本主機殼擁有7個可重複拆裝的PCI面板,而在整個擋板區域後方擁有集束理線器,可以便
捷地將連接線材整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裝機接線後該區域還會留下不少空間,可以輕鬆地在這裡存放私房錢或者
一些小物件。
拆下側透板後,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ATX3.0主機殼與普通主機殼的結構區別,為了實現
顯卡豎裝和水準風道
鑫穀開元G5的主機板位裝在普通主機殼水準對稱且逆時針旋轉90°的位置。
電源都處於主機殼下方,電源位隔壁是一個快鎖式防脫落硬碟位元,該位置最多可以同時
容納兩個3.5寸機械硬碟
而普通主機殼的主機板I/O區域變成一個240mm的冷排風扇位,整個主機殼的內部結構非常
整潔。
主機殼的背部設計就比較常規,與普通主機殼的結構基本一致,在上方擁有兩個2.5寸硬
碟安裝位元
整個主機殼四個硬碟位元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擴展需求。主機殼最大支持ATX版型主機板
,167mm高的風扇和320mm長顯卡
相容性方面不用擔心,由於採取顯卡豎裝,安裝後結構比普通主機殼更加穩固,超重的顯
卡也不再需要安裝顯卡支架,掰彎PCB板這種悲劇再也不會發生。
主機殼的底部有四個防滑腳墊腳墊,最大的亮點是在電源散熱風扇位置擁有一個抽拉式防
塵網,大大降低了該位置的清潔難度。
對於DIY玩家來說,除了散熱性能和外觀的提高,鑫穀開元G5最大的亮點是大大降低了佈
線難度,特別在背部走線時
得益硬體內部佈局的改變,大部分線材都不再需要從中間通過,只有一根CPU供電是需要
走背線的,大24PIN,顯卡6+2PIN
只需要從下面電源倉拉線上來就可以安裝。加上位置改變帶來的與電源相對位置的改變
幾乎所有供電位置都不需要太大的彎折,即便“手殘黨”也能輕鬆完成整潔統一的內部佈
線。
要讓我挑一下骨頭的地方,估計就是電源倉的地方沒有擋板蓋住,從正面看是很棒的,底
部的黑色鋼板剛好遮住線材
但從上往下看就會看見隱藏在底部的電源線材,估計會讓一些強迫症患者難受。
鑫穀開元G5針對同系列舊產品的不足之處,同時在降低拆卸難度等方面增加了大量人性化
的細節設計
優化了初期ATX3.0佈局主機殼產品在相容性上的一些小問題,可以大大促進該架構的普及
,在與普通架構主機殼價格沒太大差異的同時
帶來更強大的散熱能力和更優秀的安裝體驗
來源
https://news.mydrivers.com/1/676/676673.htm
ATX3.0 的大門正在敲敲開啟 等各家跟進
作者: twosheep0603 (兩羊)   2020-03-10 02:52:00
這什麼詭異的風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