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22K遊戲機(魔物獵人)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18-09-04 21:34:31
已買/未買/已付訂金(元):已買
預算/用途:預算:委託者(家人)沒講,隨我跟需求者(小外甥)討論,OK就OK.
用途:魔物獵人 PC版
CPU (中央處理器):AMD RYZEN 2600威健
MB (主機板):KLEVV DDR4-2400 8GB 富基電通
RAM (記憶體):ASUS TUF B450M-PLUS GAMING 華碩
VGA (顯示卡):ZOTAC GTX 1060 3GB 聯強
HDD (硬碟):MICRON MX500 500G 捷元
DVD-RW (燒錄機):
PSU (電源供應器):全漢FSP 聖武士 視博通
CHASSIS (機殼):全漢FSP CST320 靜化論 視博通
MONITOR (螢幕):
Mouse/KB (鼠鍵):
其它 (自填):
總價 (未稅/含稅):22,300(刷卡+部分匯款,含稅)
23,659(X價屋估價單)
上個月下旬,收到家人的委託,跟小外甥討論過,就隨我玩...反正只要符合
魔物獵人需求就好.
看一下魔物獵人的最低需求 跟 建議配備,跟需求者說就朝推薦等級來組,
OK後就開始找零件
(OS:青菜組吧....反正早就閱機無數了)
魔物獵人的推薦需求長這樣
處理器:Intel Core i7 3770 @ 3.4GHz
內存:8 GB
GPU:Nvidia GeForce GTX 1060
硬碟:25 GB 可用空間
操作系統:Windows 7 / 8 / 8.1 / 10
其實,小外甥的現有電腦,是有一些零件可以拆組過來( 128G SSD or 機殼),
不過,當時想想,這台價位這麼高層次
(相對高,因為之前組給他們的,就算含顯卡也差不多萬出頭)
實在不想再用新舊交雜的拼裝方式組起來.
所以就採全新組裝
以上六件零件,全部都是網購,採購時間大概花上..4天(要每天湊折扣)
各零件的採購價格與選擇原因.
CPU:$6120
CPU決定 R5 2600 原因有4.
1.性能超過 i7-3770 ,跟同價位的 i5-8400
(passmark 3770 9295分 8400 11719, R5 2600 13514分)
2.沒有 meltdown 跟 specture 未爆彈
3.AMD 平台對於 Win7 較友善.
4.無內顯(2600以下 Ryzen 2 都有內顯,不打算花錢在用不到的內顯上)
主機板:$2990
主機板開始時是有在 A320 B350 B450 之間猶豫不決,
一來想壓總價,但想想實在鴨不了多少錢,再加上 Ryzen 是用2代,難保出包.
所以謹慎思考後,方向比較明確,朝 B450 找板子.
找來找去,本來是找上了華碩 Prime B450M-K(這張網購有鋪貨)
可是.....Cost down 到 有點不太滿意 啊...
保固 4Y,記憶體2DIMM,4SATA,晶片組散熱片看起來很廉價,
六路CPU降壓也沒散熱片,缺東缺西,還要賣兩千六百九?
最後決定買 ASUS TUF B450M-Plus (跟實體通路訂貨,宅配到府)
記憶體:$1785
就是貪便宜......這條折扣後 1785元
顯示卡:$5661
當初就鎖定 GTX 1060 3GB (螢幕是 1920x1080 ,不太想多花兩千買 6GB版本)
挑這款....基本上......也是貪便宜......折扣後
SSD:$2564
同樣也是貪便宜(storage_zone 甲殼9折消息出來後,我就順便去買了一顆)
因為 256 跟 512 價格實在沒啥差遠,但容量加一倍.
加上遊戲要讀快,所以決定買這顆 (更! 明明就是貪便宜)
不買 M2 PCIe ,也是基於 Win7 考量.
POWER:$1690
那時一開始是打算買 450W 就好,因為從X價屋估單算出的瓦數,也才兩百多W
可是齁,人就是這樣,差兩百塊就可以多 100W .....
再想想,用個三四年,可能會衰退
也有可能過兩三年後,升級更高檔的顯示卡.
於是就決定買 550W,保留升級的餘裕.
CASE:$1490
其實,找Case 大概是最有趣的,因為找 Case 鎖定的方向,除了 M-ATX 外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 "兩個 USB 3.0"
大家應該也會發現到,大多數的平價(under 1k)機殼,
大多是 1 USB 3.0 配 1 or 2 USB 2.0
可是,這樣配法,我之前在採購機殼時,發現到一個問題...
這樣的設計,耗用掉板子上的兩組 USB 針腳(一組 3.0 19pin + 一組 2.0 9pin )
換言之, 平白浪費掉 3.0 的一個 port 沒用到~~~~
我個人對於光害機殼沒啥興趣(小朋友住宿舍...用光害殼,不被室友幹死才怪)
後來找找找...發現到這個很特殊的機殼.
至於多特殊? 自己上網翻吧...
反正他的功能很和我的味道,加上價位符合我的比例(兩萬多電腦的配比)
就決定是它了,皮卡皮卡.
組後心得:
1.主機是還沒進殼,這幾天才算完成 OS 安裝跟燒雞,還有還原用
USB的Image 建置...
雖然這主機板有光害功能不過我想應該看不到這,或者用到.
2.B450M + R5 2600 可以跑 Win 7 歐.....
我是拿 H61 的 Win7 ISO 倒回去,不是走安裝,
USB in Win 7 雖然是一開始掛點,不過這主機板有PS/2 port ,
手邊有 PS/2鍵盤可以敲敲敲,
讓 Win 7驅動 USB 後,安裝 MB driver CD跟 GTX 1060 diver CD ,
裝好後,沒有任何驚嘆號 ( I社吃屎吧...).
大家或許有發現到,沒使用 M2 PCIe SSD ?
其實誠如一開始所講有在使用 Win7 ,然後考量Storage 通用性及移植性,
因此沒把 M2 device考量進去
(屁啦..明明就是 MX500很便宜)
雖然這一台 final OS 是 Win10 就是了....
3.他馬的華碩你有病啊?....
把 Norton Security放在重要驅動選項,然後每次都預設安裝?
幹三小~~~很煩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