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高階規格,中階價格 ASUS 華碩 Z170-A

作者: vostro (N/A)   2015-09-11 17:24:20
應該還有一片超值3990的Z170-AR 裝機用好讀版
http://vostroman.pixnet.net/blog/post/304299942
目前華碩主機板系列比較符合DIY市場的
除了玩家超頻 ROG 電競 PRO Gaming
以及耐用 TUF 軍規以外
佔有率最高的還是莫過於一般裝機用戶市場居多
原本的Channel系列
也是華碩主機板列的起源,現在改為 ASUS Signature
Signature 系列近年來最高規的通常是以 Deluxe
為指標在下一級就是 PRO 然後是 -A 再來是 AR
配合本次 Intel Z170 超頻晶片組
http://i.imgur.com/hi4u1cF.png
Core i7 6700K / i5 6600K
http://i.imgur.com/l9DQ0fY.jpg
Signature 系列首發目前最高規除了 Z170 Deluxe 在下一級就是 - A
彩盒部分Z170-Deluxe/-A採用了去年的X99系列的風格
由去年的Z97系列金黑配色,改為低調的銀黑
http://i.imgur.com/JM3kJ4A.jpg
http://i.imgur.com/wpI6SdP.jpg
在Skylake架構以及Z170晶片組的加持
象徵著高速IO時代來臨,包含NVMe/USB3.1
在不久的未來很快就會普及
http://i.imgur.com/nA410Cf.jpg
-A 和 Deluxe 相比之下拿掉了一些高階配件
還有堆料上的差別,以及沒有無線網路
走實用預算風,保留裝機常用的基本配件︰
擋板/SATA排線/EasyConnector/CPU安裝保護蓋
http://i.imgur.com/vr7rjWo.jpg
Z170-A 預覽︰ATX 板型
http://i.imgur.com/XhEsmz2.jpg
後IO加上從X99系列開始導入的EMI遮蔽白色IO遮罩
http://i.imgur.com/tk0cgHq.jpg
後IO提供完整的方案
包含了在Skylake上被取消的 D-Sub - VGA
USB2.0/3.0/3.1 TypeAC / HDMI/VGA/DP
Intel I219V Gigabit LAN / Realtek ALC892
http://i.imgur.com/McMVs6B.jpg
採用10相Digi+配置
http://i.imgur.com/RCYNcHu.jpg
2x PCI-e 3.0 x16 + PCI-e 3.0 x4
PCI-e 2.0 x3 / PCI x1
支援 QSLI/2Way SLI/QCFX/3Way CFX
http://i.imgur.com/nbU10wH.jpg
和X99系列相同的白色 PCH 散熱片
http://i.imgur.com/Ilqis2M.jpg
6 組 SATA 一組共用 SATA Express
並貼心提醒的標示 OS 碟識別
http://i.imgur.com/3Vc0ypx.jpg
http://i.imgur.com/EiTNTvc.jpg
兩組 USB3.0 19Pin
http://i.imgur.com/5CFCNip.jpg
http://i.imgur.com/Coh8fmz.jpg
5組PWM風扇接頭並新增一組W PUMP水冷使用
http://i.imgur.com/MtMmwBN.jpg
http://i.imgur.com/zIWA0f5.jpg
http://i.imgur.com/Ev2uV5d.jpg
板載開關︰PWR / TPU/EZ XMP
http://i.imgur.com/LbtvuQV.jpg
http://i.imgur.com/wZqHIkI.jpg
一組 M.2 支援最長長度 22110
http://i.imgur.com/Aj4wbOu.jpg
搭載Crystal Sound 3音效和日系電容
http://i.imgur.com/xZ0BB2F.jpg
ASM1083 用來橋接保留一根PCI
讓老舊介面卡也能繼續使用
http://i.imgur.com/aG9VvSe.jpg
環控晶片 Nuvoton NCT6793D
提供系統溫度和風扇轉速等監控和調整
http://i.imgur.com/2Prd7Xv.jpg
記憶體 4 條最高支援16Gx4 DDR4 3466(O.C.)
http://i.imgur.com/2h0ta4r.jpg
上機時後方音效PCB區域 有放上三顆低調發光的白色LED
http://i.imgur.com/5zx9X6A.jpg
──────────────────
測試配備參考︰
Intel Core i7 6600K
Kingston HyperX DDR4-2666
OCZ TRION100 480GB
Thermalright TS120 真魂
FSP PT850W
Windows 10
──────────────────
板載軟體
採用cFosSpeed 流量管制技術的Turbo LAN
http://i.imgur.com/irmnWNh.jpg
整合超頻/硬體優化/溫度監控/風扇調整的 AI Suite 3
http://i.imgur.com/QYytCTs.jpg
基本測試性能分數參考
CPUMark 99
http://i.imgur.com/SRUfCes.jpg
CINEBENCH_R15
http://i.imgur.com/1D8fnLw.png
Fritz Chess
http://i.imgur.com/1H9U5I0.jpg
PCMark 8
http://i.imgur.com/HVDYMBD.jpg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http://i.imgur.com/1aR7SiP.jpg
BootRacer
http://i.imgur.com/fwi28BE.jpg
心得︰
如果沒有超頻的ROG需求
或者電競遊戲取向的 GAMER / GAMING
也沒有要求伺服器系列24x7的TUF軍規嚴苛等級
Signature 正式瞄準裝機或者預算系列
先決和穩定的裝機系市場
目前 Signature 最高的是13K 的 Deluxe
往下一級就是價格腰斬 5K
卻保留相同元素的拿掉高階配件的 Z170-A
-A下去有一片台灣沒有銷售的 Z170-AR
兩者差異在Multi-GPU Support還有IO的差別
http://i.imgur.com/sMbtE8Q.jpg
至於 Z170-PRO Signature 也許只是暫時隱藏
日後會不會出現還不確定,也許就此不存在也不一定
因為現在板子的選擇性確實比起之前多很多
使用者在挑選時一樣的預算
可能會有數十種的選擇,還是得依照個人喜好用途/定位
等各種條件去配挑選自己喜歡的型號
以上是 ASUS Z170-A 開箱測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