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貓頭鷹之力-華碩Strix R9 380 開箱

作者: Happyanytime ((←啃老族))   2015-06-27 21:41:12
看圖好用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35412475.A.A33.html
AMD 的R9/R7 300系列顯示卡總算是開始販售了,雖然多數顯卡是來自於上一代產品的再
升級,但整體效能方面還是有所提升。這次要開箱的是來自於華碩的STRIX R9 380
Gaming 2GB。
開箱照片:
這張顯卡延續著華碩STRIX的包裝風格,以貓頭鷹的圖樣為主要彩繪
20% Cooler 0db Gaming 這標語顯示華碩對自家散熱設計的信心
http://i.imgur.com/sQc0eGv.jpg
包裝背部
散熱設計採用的是DirectCU 2的設計,搭配0db風扇
這邊解釋一下STRIX的風扇在GPU溫度沒有到達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是不會運轉的,並不是風
扇壞掉XD
http://i.imgur.com/0Ejd8yU.jpg
內包裝:
http://i.imgur.com/h5kkS0B.jpg
http://i.imgur.com/zsGOEMb.jpg
配件只有附基本的說明書、驅動光碟及STRIX貼紙,意外的沒有附電源轉接線材
http://i.imgur.com/eG0U9FS.jpg
顯卡的長度約27公分,主要是因為雙風扇散熱器的緣故,
實體PCB板則是沒有到這麼長
http://i.imgur.com/B0sdga3.jpg
DirectCU 2有三根熱導管貫穿各個散熱鰭片,在外接電源的部分,華碩這次是直接選擇單
一8Pin的供電設計,取代雙6Pin的設計。(不過沒附轉接線材比較可惜一點)
http://i.imgur.com/ELGbKWa.jpg
顯卡背部有整片的金屬背板覆蓋住,加強整體的穩定性及散熱效果
紅色方塊的部分則是用燈號顯示是否正確安裝外接電源,這個設計算是相當貼心的
http://i.imgur.com/1gEWs7z.jpg
輸出端子則有DVI*2、DP及HDMI
http://i.imgur.com/T5RB4tZ.jpg
GPUZ顯示的資訊
因為R9 380其實就是來自於R9 285 Tonga核心,所以核心代號是相同的
頻率部分我以華碩STRIX R9 285來做比較,R9 285的頻率為954Mhz / 1375Mhz
R9 380則提升到990Mhz / 1375Mhz,GPU頻率有進行提升,記憶體頻率則是維持相同。
http://i.imgur.com/YY8p0aA.png
效能測試1: 3DMARK 11 P模式 (3DMARK會誤認為R9 390)
總分P9068
http://i.imgur.com/L7p9o5e.png
效能測試2: 3DMARK (3DMARK會誤認為R9 390)
92005/16251/17957/5696
http://i.imgur.com/CUsmEwV.png
效能測試3: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FHD Quality High : 平均69.3 fps
http://i.imgur.com/zjR55bV.jpg
效能測試4: Sleeping Dogs FHD High特效
平均47.9 fps
http://i.imgur.com/IDieihK.png
效能測試5: 古墓奇兵Ultra特效
平均71.9 fps
http://i.imgur.com/YXToylZ.jpg
效能測試6: 生化奇兵無限之城Ultra特效
平均88.26fps
http://i.imgur.com/PVQw9tw.png
效能測試6: 狙擊菁英3Ultra特效
DX11平均98.5fps
Mantle 平均110.2fps
http://i.imgur.com/zESR3nG.png
http://i.imgur.com/RWv7uP9.png
測試平台為
FX8370
990FX Killer
DDR3 1866 8GB
華碩Strix R9 380 2GB
驅動是使用15.15Beta驅動
這張華碩STRIX R9 380 2GB 整體來說效能算是不錯的,多數單機遊戲都能開到高或是次
高的遊戲特效設定,符合這個價位顯卡的效能。AMD R9 380顯卡以定位來說會正面對決到
NV的GTX960產品線,不過兩者效能估計是互有勝負,但是價位可能會稍微便宜一點,換取
更高的CP值,對玩家來說會是另外的一種顯卡選擇
作者: AerobladeIII (OGC空氣刀三)   2015-06-27 22:10:00
2G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