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USB Type-C將可傳輸 DisplayPort 8K 解析

作者: wsa28 (wsa28)   2015-06-15 13:18:41
來源:
http://www.techbang.com/posts/24187-vesa-displayport-and-usb-type-c-fusion-a-usb-line-is-also-capable-of-transmitting-4k-signals
內文:
DisplayPort 官方單位 VESA,日前再次介紹 DisplayPort over USB Type-C 開發進展
,以及最新的 DisplayPort 1.3 規範整合應用資訊。結合最新版規範,未來特定相容裝
置,使用 USB Type-C 線材就能夠傳輸 USB 3.1、DisplayPort 顯示、音效等訊號,其中
DisplayPort 所支援解析度最高可達 8K 等級。USB 亦敵亦友的夥伴越來越多,特別是
正熱門的 Type-C 連接器,除了官方於去年間揭露可支援 DisplayPort 訊號傳輸,
Intel 稍早前也表示 Thunderbolt 3 納入採用。
在 4K、8K 這場超高解析度競爭賽,DisplayPort 1.2 版規範不只可以傳輸 4K 解析度
訊號,更能支援 24bpp、60Hz 更新頻率、4:4:4 色彩取樣。反觀 HDMI 1.4a 更新頻率僅
30Hz 注定出局,而 HDMI 2.0 應用又晚於 DisplayPort 1.2 好一段時間,
DisplayPort 因而逆轉成為電腦廠商新寵。
DisplayPort 規範制定組織 VESA(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已經於去年頒布
DisplayPort 1.3 規範,每個通道資料傳輸速率由 5.4Gbps 提高至 8.1Gbps,合併總頻
寬達到 25.92Gbps。在前述顯示規格條件下,輸出解析度可達 5K 等級(5120 x 2880)
,若使用新增加的 4:2:0 色域模式,更能往上提升到 8K(7680 x 3840)。VESA 指出,
DisplayPort 1.3 將於近期開始展開設備驗證工作,預估 2016 年能見到各式相容產品。
VESA 與 USB 3.0 推廣小組(USB 3.0 Promoter Group)合作,促成 USB Type-C 兼容
DisplayPort 訊號,新一代 USB 是以 4 對差動信號構成資料傳輸通道,其訊號層基本
運作模式和 DisplayPort 相仿。因此加入 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又稱 Alt
Mode)替代延伸模式,藉由 CC(Configuration Channel )腳位判斷裝置類型,以及所
需要傳輸通道數量,如此構成 USB Type-C 兼容 DisplayPort 訊號這目的。
醞釀好一段時間的 Alt Mode,先前開發是以 DisplayPort 1.2a 規範為基礎,隨著新
版規範發布,未來將轉進以 DisplayPort 1.3 為主軸。該架構允許將傳輸通道配置為 1
、2、4 條,其中 1 與 2 條配置模式,能夠同時間傳遞 DisplayPort(最高可達 4K)與
SuperSpeed USB 訊號。即便 4 條通道全由 DisplayPort 占用(可輸出 5K 訊號),
USB Type-C 仍可利用獨立 USB 2.0 通道傳輸資料,搭配集線器、底座應用時最能看出這
彈性規格的優點。
Alt Mode 應用支援 HPD(Hot Plug Detction,熱插拔偵測)功能,而且
DisplayPort AUX 資料,可藉由 USB Type-C 的 SBU(Secondary Bus)腳位傳遞,HDCP
、MST 拓樸、音效等並未被捨棄。而 USB Power Delivery 功能也被保留,線材仍然得置
入 USB Power Delivery 控制器,這點和 USB-IF 標準規範完全相同。
此外線材和一般 USB Type-C 產品相容,並不需要特殊的傳輸線材,惟主控端與連結裝
置都必須支援 Alt Mode 功能(雙 Type-C 線材組合)。線材亦能夠設計成其中一端為標
準 DisplayPort,用以相容標準 DisplayPort 顯示器之類產品,如果為線材加入
Protocol Converter 轉換晶片,那麼其中一端可以設計為 HDMI(2.0)、DVI、D-Sub
等介面。轉接應用沒有連結方向性限制,只是 Type-C 那端的裝置,仍然必須要支援
Alt Mode。
DisplayPort 與 USB Type-C 相容,對普羅大眾而言是好消息,背後隱藏難題 VESA 盡
可能將之化解。畢竟這兩種介面都屬於高頻訊號,自己本身已經容易受到干擾、衰竭影響
,在此兼容架構下又會使問題更為複雜。VESA 針對訊號傳輸距離,以及訊號轉換損耗與
干擾等問題,規劃了一些相對應之道。
傳輸距離是從訊號來源晶片端開始算起,由於各類型、各家廠商產品的線路布局不一,
從源頭到連接器這端距離的差異,會對實際可傳遞距離造成影響。為使 DisplayPort
1.3/1.2 這類高頻訊號,能夠獲得良好品質以傳遞的較遠,VESA 構思在電路之中加入
Repeater 中繼器,藉以克服訊號封包受損、丟失、衰竭等問題。
至於在 Alt Mode 應用,兩種訊號共用資料傳輸通道,溝通連結難免產生訊號轉換損失
問題,VESA 同樣加入晶片來因應。這必須動用到如 Parade 生產的 PS8740 與 PS8742
晶片,其作用是內建信號再生器(輸出端)與可調整等化器(接收端),能夠自動補償訊
號相互切換之後的衰減、失真量,確保接收端能接收到最佳強度訊號。
隨著 USB 3.1 / Type-C 正式上路,而 VESA 新版 DisplayPort 規範也投入推廣,一
條線就能高速傳輸資料、傳遞高解析度顯示訊號、包含音效,而且連接器相容確實相當便
利。不過由於各式規範才相繼上路,實體產品總需要些時間醞釀才能誕生,是否該急著投
入 USB 3.1 相關設備採購,我們想法是不如靜觀其變吧!
作者: SmallBeeWayn (喵喵叫的蜜蜂貓)   2015-06-15 16:5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