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無音樂好讀版
開箱
http://ohmy-bear.blogspot.tw/2015/04/itx-part1.html
裝機
http://ohmy-bear.blogspot.tw/2015/04/itx-part2.html
以下照片數量較精簡 說明也不同
完整請移步至網誌 感謝~
對岸CHH論壇跟淘寶上 大概有兩家比較紅的定制機殼廠商
一是Sun孫 一是Hen'z趙
但我認為Sun 才算是"定制" 很多細節是買方可以決定的
Hen'z 就是"訂製" 你欣賞他的設計後訂購機殼 細節多數無法調整
這次開箱的就是Hen'z的全鋁itx機殼
從2月過年前後決定購買機殼 到4月中終於收到
中間的等待與備料過程就不多說了
CHH論壇的介紹文章:
http://www.chiphell.com/thread-1126117-1-1.html
開箱
![]()
這次訂製的機殼為黑色帶透側版本 規格簡述如下
1.寬19 高28.5 深29.1cm 體積15.8L
(對比聯力的PC-Q33是22.9*32.8*24cm 18L)
2.僅能安裝 ITX規格主機板 SFX(SFX-L)規格電源
3.CPU散熱器最高16cm 顯示卡最長28cm
4.硬碟3.5"*2+2.5"*1 或 2.5"*5
5.可外接音效卡 (須轉接走mini-pcie通道)
6.前12/14cm風扇 後12cm風扇
7.全鋁材質 面板4mm厚鋁板 機身3mm厚鋁板
8.價格 含到台灣運費約1250人民幣 (含外箱約4kg)
因為很貴...所以讓價錢這項顯眼一點
正面-什麼開孔與LOGO都沒有的樸實路線
![]()
左側-帶環狀燈電源開關與透側板
![]()
右側-一個USB3.0開孔 但我用不上
![]()
後側-帶護網風扇出風孔 居然還有銘牌
![]()
這機殼的固定方式 不是螺絲就是滑軌結合 整機是可拆的
面板則是用五金扣具固定...
![]()
上下左右4個板子都是滑軌固定 方便拆卸
![]()
左面板是接線分離的開關 右面板是線材
![]()
![]()
拆光後的骨架 傳統的上置POWER設計 硬碟架在機殼右上方
下方開了兩個12cm風扇孔給顯示卡散熱
![]()
硬碟架位置可調 但其實調範圍也不算大
![]()
前方則是12/14cm風扇架 但這架子設計是有瑕疵的
使用14cm風扇的框會稍微卡到 只能安裝在一個方向
![]()
機身透過鋁製角材固定架構跟板材 製作工藝相對簡單
所以價格應該都花在買設計跟用料上...
![]()
裝機前準備一下 電源開關換成銀色的 外觀看上去比黑色的好
![]()
![]()
裝機POWER 銀欣SFX-L 500W 線材為定制線(用過就回不去了)
![]()
硬碟全部採用2.5" 3顆SSD+1顆HDD 避免振動與噪音
硬碟架的材質應該也是鋁 但厚度就薄很多
![]()
初步裝機完成 還沒上SATA線跟顯示卡
真的是非常緊湊 前風扇一開始暫用12cm風扇
因為利民14cm風扇只能安裝在靠近CPU散熱器那側
![]()
後來還是改回利民14cm風扇 24pin線根SATA線就得橋一下
![]()
裝機完成圖
前方
![]()
上方
![]()
主機板側
![]()
後方
![]()
顯示卡 長度27cm恰恰好 差1cm就可能到機殼支援的極限
![]()
進氣孔都用防塵網貼起來
左右兩側
![]()
下方
![]()
腳座也換上閃亮亮的金色腳座
原本
![]()
換這咖
![]()
效果
![]()
前方剩餘空間 如果14cm風扇不會卡到 風扇可以靠這側節省佔用空間...
![]()
透測效果
畫面幾乎被滿滿的CPU散熱器佔據
![]()
另外貼的裝飾貼紙 最滿意的還是電源開關旁的字@Q@
CPU散熱器
![]()
顯示卡側
![]()
用不到的USB開孔
![]()
電源開關旁
![]()
開機效果 電源燈號是綠色的 剛好配MSI顯示卡的發光LOGO
![]()
硬碟燈號為紅色 所以亮起來就會變成橘色
![]()
接下來簡單溫度測試 室溫26度
CPU 1231V3 待機38 燒機80度 前風扇轉速650 後風扇轉速1150
![]()
顯示卡 GTX970 燒機65度 風扇轉速50% 1100轉左右
![]()
整機就是一個安靜...幾乎沒有噪音
結論
優點
用料厚實 擴充能力強
空間配置算合理 前後風道一氣呵成
缺點
價錢高昂 一般人難接受
另外 整機以滑軌跟螺絲結合而成
會有側板因受熱或外力變形 難以組裝結合
及螺絲結合 因時間久了或是因為震動而鬆脫 等問題
還有設計上的失誤(?)
硬碟架使用2.5" 位置無法進一步前移 給power線材多一些空間
前方風扇架使用14cm只能安裝單邊 造成安裝不方便及空間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