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可以DIY的AIO innox X139A偷跑開箱 圖多

作者: domommoommoo (DOMO)   2015-04-17 21:42:10
PTT網頁好讀連結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29278146.A.F47.html
因為新婚房間做了大改造
原先使用RV03超巨大機殼XD
想要省下空間於是開始尋找AIO電腦或ITX機殼
但是AIO電腦若要中等遊戲效能的價格實在非常不親民
終於不小心被我發現這款
台灣廠商 台灣原料 台灣製造的INNOX機殼(發文時該款機殼尚未上市)
多封信件與INNOX聯絡後 總算購得此機殼
購買的機殼型號為 X139A-ATX-ATX
以及機殼專用的S8底座
因為還沒正式上市 也尚未設計包裝紙箱
收到產品時的外箱
http://i.imgur.com/OkQrm7r.jpg
開箱
http://i.imgur.com/OvdX8tI.jpg
箱中箱是S8底座
http://i.imgur.com/lQJOkdD.jpg
S8底座正面
http://i.imgur.com/RCQddSN.jpg
S8底座底部有防滑橡膠墊
http://i.imgur.com/8PdrWWn.jpg
S8底座厚度4.44mm
http://i.imgur.com/rYZ93bN.jpg
S8底座支架4.09mm
http://i.imgur.com/S1pfPVJ.jpg
烤漆近拍(不知道這是哪種類型的烤漆 有請神人解答)
http://i.imgur.com/uen6fE4.jpg
接下來是主角登場~
http://i.imgur.com/RhIM7n6.jpg
旁邊附了一包東西 有PCIE16X延長線跟螺絲
http://i.imgur.com/oxHI4vw.jpg
機殼正面(我搞不太清楚這樣到底該算哪一面XD)
http://i.imgur.com/RjDvjJM.jpg
機殼背面
中間有一片可以隔開螢幕與機殼的支架
方便電腦維修時可以只拆4顆螺絲就能卸下主機
http://i.imgur.com/Zf07gXD.jpg
電源供應器的出風口 以及底座 跟兩個8cm風扇的鎖點
http://i.imgur.com/yLi0WMt.jpg
可安裝標準ATX規格電源
http://i.imgur.com/vRi16Mw.jpg
兩格PCI擴充埠(通常插顯卡後就用掉了)
黃色的是重開機鍵
還有兩格小的不知道甚麼用的擴充埠
大格的是主機板IO出口
http://i.imgur.com/bedgWtI.jpg
機殼上方照 橘色按鈕為開機鍵 有LED燈 可以連接電源或HD讀取燈
http://i.imgur.com/9Qajq3D.jpg
有兩個USB3.0
以及1個5.25吋擴充埠
還有三個不知道幹嘛的洞
又還有一個塑膠塞住也不知道幹嘛的洞
http://i.imgur.com/93vmyll.jpg
拆下機殼正面紅圈六顆螺絲及可打該機箱
http://i.imgur.com/iIaP24h.jpg
跟一般常見的機殼螺絲(圓頭/六角頭)不太一樣
機殼內除了腳座外 都是採用這款螺絲(漏斗)
螺紋則常見的細牙螺紋的相同
http://i.imgur.com/4q82D4M.jpg
向後抽 開啟機箱側板
http://i.imgur.com/m7iw5zN.jpg
打開!!!(內容物好空虛XD)
http://i.imgur.com/hNp5kHO.jpg
側板厚度為1.08mm
http://i.imgur.com/qV6Hymq.jpg
機箱內部照片
http://i.imgur.com/xdu5Fby.jpg
有powerLED,powerSW,RESETSW 3個接頭
http://i.imgur.com/zQlkDme.jpg
可安裝SSD*4 3.5*1 5.25*1
http://i.imgur.com/Memxukc.jpg
安裝SSD的鎖點
http://i.imgur.com/qw04qTp.jpg
(背面)安裝5.25的地方
http://i.imgur.com/d9Sw4ZK.jpg
安裝3.5吋硬碟機的地方
http://i.imgur.com/CFHpcIQ.jpg
USB3.0 19pin
http://i.imgur.com/xsf3kN3.jpg
先拆下機殼與螢幕連接的鐵板
厚度為1.17mm
http://i.imgur.com/LG6WbrN.jpg
機殼背面(與螢幕連接處)
http://i.imgur.com/ainwlIp.jpg
底座有開孔 方便安裝腳座
http://i.imgur.com/V9VeGMW.jpg
http://i.imgur.com/r216yeR.jpg
這邊要先抱怨一下
螢幕與機殼之間連接的"鐵板"是為了能快速分離機箱與螢幕
問題是底座並沒有開孔給鐵板螺絲
必須要先拆下底座才能移除螺絲
機殼與S8底座連接正面
http://i.imgur.com/zKbIIPp.jpg
機殼與S8底座連接背面
http://i.imgur.com/GqD6Dla.jpg
S8底座超級有份量 2.19公斤!!
http://i.imgur.com/ZqQpp5l.jpg
機殼也不遑相讓 4.23公斤
http://i.imgur.com/IfiKgOM.jpg
疊疊樂後來到了6.42公斤
http://i.imgur.com/s3m9fCG.jpg
==========裝機開始==========
X139 + s8底座 + DELL U2311H + AX510喇叭
http://i.imgur.com/1nHu99F.jpg
DZ87KLT-75K + intel i7-4770 + corsair ddr3 1866 4g*2
http://i.imgur.com/DRtpVco.jpg
CRYORIG 快睿C1 下吹式風扇
http://i.imgur.com/ttb1zpL.jpg
拆下3.5硬碟支架
http://i.imgur.com/gSGcWHG.jpg
安裝於硬碟兩側
http://i.imgur.com/SsueF7I.jpg
鎖回機殼上
http://i.imgur.com/ri0H9Qf.jpg
安裝SSD*2及光碟機
http://i.imgur.com/ro8Vyyb.jpg
SSD下方的空間還足夠再安裝兩顆SSD
http://i.imgur.com/jRaGEJk.jpg
U2311H背面螢幕
http://i.imgur.com/72sJ3M4.jpg
螢幕背掛螺絲螺紋全長10mm 用這顆也只能鎖到一兩圈 放棄
http://i.imgur.com/rJ7JvRS.jpg
機殼附的螺絲螺紋只有6mm 跟本鎖不到螢幕
http://i.imgur.com/NQKC2aN.jpg
跑去買了15mm同螺紋的螺絲
http://i.imgur.com/cVYusFQ.jpg
將機殼放在螢幕後方 墊上華司 鎖住螢幕
http://i.imgur.com/VM1bfpP.jpg
悲劇1
安裝主機板時
主機板推到底完全鎖不到螺絲
http://i.imgur.com/xyTx4iA.jpg
原因是主機板檔板卡住
只能拆掉不裝了
http://i.imgur.com/imYVNio.jpg
側面照
很明顯主機板孔位有誤 IO都凸出來了
http://i.imgur.com/fNqXx9u.jpg
安裝主機板時電源鍵的電線會稍微卡到C1散熱器
http://i.imgur.com/ntOuQLZ.jpg
其實底座鎖螺絲的孔沖的有點歪 雖然還是能鎖 但是不好施力
http://i.imgur.com/ETmNfRx.jpg
PCIE 16X 15cm延長線
當初以為是類似rvz01小烏鴉這種特規延長線
於是也定了一組 收到貨才知道就只是一般的延長線(而且比較貴XD)
http://i.imgur.com/tEfoxKA.jpg
跟ASUS GTX660Ti DC2T合體
http://i.imgur.com/VSipF5R.jpg
先移除機殼上擴充槽的檔板
http://i.imgur.com/zdu1OqA.jpg
悲劇2
華碩DC2散熱器上方的熱導管會撞CPU散熱器
http://i.imgur.com/gG0pDkW.jpg
只好換上另外一張 EVGA GTX660 SC
而且很剛好6pin接口剛好在散熱器與記憶體之間
也查了一下最近新的顯示卡電源接口都在上方
若安裝顯示卡時請注意顯示卡電源接口位置及方向
http://i.imgur.com/EDvifED.jpg
把接線整理一下
這邊要注意SATA接頭要找直插式的 L型的可能會造成安裝困難
http://i.imgur.com/DavC496.jpg
順便把螢幕的DVI線及AUDIO線接上
http://i.imgur.com/70bdPf3.jpg
根據INNOX官網的資訊
X139這個機殼是可以安裝81mm散熱器
而這次安裝的CRYORIG C1散熱器 官方含風扇數據是74mm
但是蓋上側板時 已經碰到側板 無法密合(不過還是硬壓下去鎖上了)
http://i.imgur.com/qVrRuus.jpg
附上一張上蓋後主要發熱體零件未置
很明顯不管是CPU散熱器 顯示卡 電源供應器
都有部分被側板遮蔽
其中顯示卡最嚴重 這次使用的是公版渦輪扇 完全遮住進風口
而CPU散熱器及電源供應器被遮蔽率約1/3
http://i.imgur.com/UnrZmZp.jpg
上機前差點閃到腰 秤了一下竟然足足有17公斤阿!!!!
http://i.imgur.com/43BkdaN.jpg
==========完工上機==========
怎麼沒畫面!!!(摔鍵盤)
能開機 有聲音 可是沒有畫面
查了一下原因 發現是內顯開機 偵測不到顯示卡
重新試了幾次 時好時壞(偵測不到顯示卡的機率很高)
上網GOOGLE了一下
因為PCIE 16X 3.0傳輸率有128 GT/s 實際頻寬高達15.754 GB/s
一般品質的延長線在距離過長或品質低劣時會影響傳輸訊號
造成裝置使用時不正常 或偵測不到裝置
於是只好上網找了一下 發現台灣找不太到"高品質"的pcie延長線
只好到對岸去挖寶 挖到這款評價高 也號稱完全支援7990顯示卡
果然一換上去就正常了
http://i.imgur.com/KSgUP3y.jpg
==========這次真的能開機了==========
先測試有部分友人的疑慮
PCIE延長線造成顯示卡效能低落
3Dmark分數如下
http://i.imgur.com/XUBe4aR.jpg
下面這張是原價屋同一張顯示卡的測試分數
幾乎完全一樣
http://i.imgur.com/vfJB3k6.jpg
接下來測試散熱
今天室溫大概26度上下
先測試顯示卡燒甜甜圈
12分鐘後來到90度
http://i.imgur.com/xuHiijP.jpg
測試cpu散熱
待機時核心溫度約33-41
http://i.imgur.com/OUc4C1t.jpg
風扇反裝 LINX 1024mb 50圈 核心溫度83-87
http://i.imgur.com/bPCsxVJ.jpg
風扇正裝 LINX 1024mb 50圈 核心溫度79-84
http://i.imgur.com/zNVpxTw.jpg
最後補上使用外觀
http://i.imgur.com/KVQIeQs.jpg
http://i.imgur.com/YyHu4pd.jpg
光碟機裝錯邊了 不過我懶得拆了XD
http://i.imgur.com/FR4eDoQ.jpg
http://i.imgur.com/GB2cAfa.jpg
補一張圖
我底座已經靠到牆壁了(燒機測試時都是這樣的狀態)
從牆面到螢幕中間約21cm
大家不妨可以量一下自己螢幕跟後方牆壁有多遠
就知道其實這尺寸雖然不算薄 但也不厚了
==========結語==========
優點:
1.台灣廠商 台灣原料 台灣製造 (我是台灣人 我愛台灣)
2.機殼腳座用料實在 厚度重量有目共睹
3.不必花大錢買電競AIO 拿原本的零件自己DIY 一樣可以小體積 高效能 零件全部沿用
4.也有體積小一點產品可以掛在電視後方當作HTPC 節省空間
缺點:
1.主機板孔位需要在校準一下 不能上檔板有點美中不足
2.擴充槽開孔應該可以再低一點 避免類似DC2這種顯示卡導熱管撞CPU散熱器
3.側板開孔有預留VESA壁掛孔 可是實在想不到誰會把側板鎖在螢幕上犧牲全零件的散熱
補充1.
側板的vesa沖孔是留給其他類型的腳座使用
但建議也要顧及中高階零件散熱的開孔
4.底座螺絲安裝時 底部沖孔應該對準一些 螺絲起子都必須拿歪的鎖
補充2.
這邊筆者要向innox致歉 當初訂購此商品時
有告知只能先給我S8底座打樣品
上市時不會有這種情形發生
本人撰寫文章時遺漏這件事情
5.機殼及螢幕快拆的鐵板 底座應該預留孔位給螺絲起子 不然快拆鐵板就完全沒意義了
補充3.
與前項相同 因筆者手上為打樣品
故上市時不會有類情發生 再次向innox致歉
6.power sw跟reset sw位置需再斟酌一下 尤其是power sw會小撞散熱器
7.散熱不好 不過這點似乎沒甚麼可以要求的地方 已經沒空間再增加風扇了
補充4.
該款機殼下方可安裝8cm風扇2顆
8.防塵不好 但是依筆者入手的價格 似乎也不能要求甚麼XD
9.機殼上應該自詡打上公司名稱
10.我只有收到鎖主機板跟螢幕的螺絲 光碟機,硬碟,SSD都沒有附...
補充5.
innox回應不清楚機殼應該附上螺絲 上市前會再跟通路商確認
11.使用的螺絲是漏斗型與市售不同 難以替代 (多附幾顆備用應該可以解決)
12.VESA壁掛孔螺絲建議能多給一些尺寸 遇到像筆者這台螢幕長度完全不夠
13.希望正式上市時起碼能附個說明書 筆者這台裝了一整個下午Orz
謝謝收看
作者: domommoommoo (DOMO)   2015-04-18 20:47:00
謝謝樓上喜歡我的房間QQ小弟入手機殼+底座3K左右 因為擔心上市價格跟我的不太相同 所以沒有把金額說死 殼跟底座大概都是1.5k底座只是放在桌板上面 沒有鎖喔!如果主機靠牆螢幕分開 大概就跟買小烏鴉沒差別了XD謝謝你喜歡我的工業風房間 如果有疑問可以來信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