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ASUS ROG MAXIMUS VII FORMULA Audio part

作者: whydan (真是抱歉啊(′‧ω‧‵))   2015-01-26 01:39:13
網頁好讀版: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68994
 平均一年寫一篇有關ROG onboard audio好像變成一種傳統了,雖然這對銷量沒有幫助
說來奇怪,人家總是有辦法每代都拿出新的東西,正好也著繼續看還有什麼新技術可玩
Z97其實是有點悲情的一代,先天不良,與前一代差異不大(主打M.2與SATA Express)
後天Broadwell CPU不斷的在跳票,導致消費者沒有太大的升級意願在
X99平台緊接在後推出,因為市場考量,Extreme版也就只出在X99平台上
所以M7F就成為這代ROG Z97系列中的最高階主機板,一起來看看現任Z97的當家老大
官網介紹: http://www.asus.com/Motherboards/MAXIMUS_VII_FORMULA/
正面,一樣帶有ROG Armor的M7F,不知道這會不會變成Formula一系的傳統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1.jpg
背面,防彎背板當然是少不了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2.jpg
IO接口,M7F終於加上PS/2,身為一張超頻電競板怎麼能沒PS/2,音效接頭也有鍍金
不過這我就要抱怨一下M7G居然沒有DP,小板比大板更需要DP啊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3.jpg
拆掉上蓋,延用上一代的CrossChill散熱器,也導致M.2 SSD會卡機構只能用到2260
另外就是音效的設計有更改且略為縮減,詳細的地方後面會提到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4.jpg
VRM的部分,還是一樣豪華,不過有趣的是,CPU socket鍍成消光黑,算質感有提升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5.jpg
再來就是Z97大量導入的SATA Express,目前仍然還沒有太多device可以使用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6.jpg
輸出端看到四顆ASM1467作為SATA Express redriver,不只這邊,板上其他地方也有
會加redriver就是SI沒過才需要加,確保訊號的穩定,作高階板還是比較嚴謹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7.jpg
M.2卡機構,只能說美中不足囉,變成這個插槽就只是作為cache用(裝2240的小卡)
要高速介面就直接裝PCIe SSD,或是高速的M.2上轉卡插到PCIe上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8.jpg
音效部分,電源的架構一樣,5V pump成12V給正電,MP9141再轉成-12V來提供負電
有別於M6F的從大4PIN拉電來轉,這次是板上接電過來,這個倒是差異不大
是說負電那塊乾脆就用PCB挖槽線分割成獨立的區塊給他,還蠻有趣的作法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09.jpg
紅色為DAC chip CS4398,另外因為取消耳擴晶片6120A2所以只需一顆LM4562作LPF
黃色跟藍色因為我找不到top marketing資料,照官網的說法黃色是Sonic SenseAmp
不過就我的看法是藍色是driver而黃色是Hardware EQ,不過沒資料我也不能確定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10.jpg
電容的部分,最左邊兩顆WIMA應該是LPF的回授電容,剩下兩顆應該是交連電容
這次所有音效的電容都改為ELNA電容,不過看不出來是哪個型號
相較於之前的Nichicon FC,我對ELNA電容的印象是高頻不錯,但帶有一點刺激性
不過我在猜這種特性應該也蠻適合用在遊戲音效上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11.jpg
粉紅MOS掌管IO端的USB 5V,藍MOS掌管前置及針腳的USB 5V,有點類似MOS穩壓
黃色是用來切換前置耳擴的EQ設定,因為可以用硬體切換,所以要搭配硬體EQ
切換不同組EQ時,板上的七段顯示器也會同時顯示目前是01~04組的設定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12.jpg
當然也可以在driver control panel設定EQ,01就是FPS,以此類推
這四組EQ各有特色,差別在下面三種屬性的不同,也可以調出適合自己的組合
FPS的背景會比較明顯,腳步聲會比較明顯一點;競賽就沒什麼特色
對抗是我比較喜歡的組合,比較均衡但又比預設來的強烈;運動就空間感較強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15.jpg
另外IO端輸出的EQ就要到Sonic Studio裡調,這應該就是軟體EQ
不過這代軟體EQ調的不錯,一樣是建議開來試試口味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13.jpg
另外就是很像外掛的Sonic Radar,左上角即時分析的指向可以看出聲音從哪來
我覺得進一步強化與gaming有關的軟體設計才是重點,而不是單純的堆料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56/autumnmoon/whydan/M7FA/14.jpg
因為沒能同時拿M7F跟M6F作AB test,所以只能從印像中作個粗略的比較
就3.5mm類比輸出來說,M6F比較乾淨平順,M7F相對的就沒那麼乾淨
但M7F開EQ後聲音明顯有改善,高低頻比較突出,不會像過往那種假假的味道
耳擴輸出來說,推X1一樣都推的動,M6F比較細膩乾淨,M7F比較粗聲一點
文字面上來看,聽感是M6F比較優,硬體設計的角度來說也是M6F比較好
但實際上就算AB test我覺得差距也很有限,至少叫我盲測應該很難100%命中
再者,一般gamer使用的電競耳機有很多是內建USB音效卡,就不需要耳擴
現實面就是這樣,onboard audio就算用了再好的設計,也容易被質疑
講究音質的玩家,自然的去朝更好的類比輸出,像是DAC或音效卡
因此,我覺得朝向遊戲音效這塊去強化去發展,才是比較正確的方向
以上,感謝您的收看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