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家電影片庫 寶藏棲身工業區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10-14 14:31:48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3281
記者張安蕎/專題報導
電影下了戲院後,去了哪裡?有一群人為了讓電影妥善地保存,在樹林工業區的廠房內,
蒐藏了十萬餘件國內外電影膠捲、錄影帶及海報等,這裡是「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片庫
」,也是全台灣最大的電影文化資產寶庫。
推開片庫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骨董級的攝影機組,牆面上掛著數幅早期本土電影海報,工
作室傳出濃濃的化學藥水味,員工們正仔細的檢查膠捲,或替文件分門別類,在這看似簡
陋的辦公空間裡,卻存放著中影、台影、中央電影公司、中國電影製片廠等約一萬五千部
華語影片,等同於台灣電影史。
經費不足冷凍保存量受限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修復組組長鍾國華表示,中心是文化部所設立的基金會,雖號稱是「國
家級」的單位,卻不像故宮、市立美術館等,屬於政府管轄的行政機關,經費相對不穩定
,每年申請的補助款只能勉強供基本營運,無法完整發揮博物館應具備的典藏、研究、展
覽與教育等四大功能,更嚴重的是,這樣的經費永遠趕不上時間摧毀膠捲的速度。
修復影片跟時間賽跑
電影保存十分講究,室溫每降低六度,膠捲的壽命便可增加一倍,但受限於經費不足,大
部分的膠捲都存放在攝氏十八度的「涼藏」庫房,壽命僅六十至八十年,另有一間攝氏負
五度的「冷凍」庫房,可讓膠捲存放長達兩百五十年,但因空間僅六坪大,只有極易損壞
的一百廿部彩色底片置放於此。
相較之下,國外的電影單位,卻可達到「千年典藏」的等級,若沒有妥善保存,修復一部
片的經費可高達三百萬元,目前存在片庫中亟待修復的藏片達數百部,而每年經費足以修
復的只有個位數,可以說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
盼有法源 設專屬館舍
鍾國華說,中心目前最大的困境,就是需要有自己的設置法源,讓經費被保障,擁有專屬
的營運館舍,而不是讓這些珍貴的電影資產,存放在跟各種工業物質混合在一起的租賃空
間,不但沒有完整的儲藏、保全功能,一旦遭遇無情火,更恐讓文物完全付之一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