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片關卡年/KANO、軍中樂園 都賣不回本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12-28 00:25:27
http://ppt.cc/zVRS 2014-12-27 聯合報 記者項貽斐/專題報導
2014年是台灣電影的「關卡年」,因為從數字來看,雖電影產量與賣座相較去年都沒有嚴
重跌幅,但下滑趨勢卻顯示已進入瓶頸階段;此外創意和質量則未見突破。
台灣電影在2008年因「海角七號」帶動台片風潮,無論在產量與票房都顯著成長,並逐漸
發展出以本土喜劇為台灣電影市場主流的現象。2014年台灣片年產量維持在「後海角時代
」的水準,有36部上戲院,風格除以往的「小清新」和「本土喜劇」,也有些影片企圖另
闢蹊徑,努力開發不同的類型且重視商業市場。
魏德聖監製、馬志翔執導的「KANO」與鈕承澤執導的「軍中樂園」應是2014年最具代表性
的台灣電影,兩片都展現史詩格局且力求兼顧市場,但同在票房受挫。兩度映演的「KANO
」全台賣座3.4億,可是因成本高達3億,尚未回收;預算2.5億的「軍中樂園」全台票房
6500萬,表現也不如預期。
另外兩部賀歲片葉天倫執導、豬哥亮主演的「大稻埕」與澎恰恰自導自演的「鐵獅遇玲瓏
」,前者預算與賣座都是2億;後者賣座7100萬,但成本4500萬,成績都差強人意。算算
今年唯一賺錢的台灣電影,只有九把刀監製的愛情小品「等一個人咖啡」(全台2.4億)

台灣電影的市占率在「海角七號」後曾在2011年以15億的總票房衝到近年最高點18.65%。
去年因紀錄片「看見台灣」大賣,拉抬總票房至14.1億元,市占率為13.87%;但今年至10
月底的總票房約9.7億,加上年底沒賣座台片,市占率應會跌破10%。
由於對岸大陸市場崛起,強力吸納人才與影響拍片走向的效應也在台灣顯現。在人才方面
,無論導演、演員或技術人員紛紛前進中國;為求兩岸市場,合拍電影的本土元素減少,
這些現象均讓人憂心。
不過今年台灣電影仍有些新嘗試值得注意,像是連奕琦「甜蜜殺機」、張榮吉「共犯」的
努力開發類型電影;易智言「行動代號:孫中山」、卓立「白米炸彈客」、趙德胤「冰毒
」和錢翔「迴光奏鳴曲」則在獨立製片之路上繼續實踐社會關懷。此外,兩家電影公司「
影一」與「華聯」先後在年底興櫃,擴大拍片資金規模究竟能否帶動台灣電影、建立電影
工業也備受矚目。
作者: cywer   2014-12-28 12:21:00
甜蜜殺機不錯……
作者: yuzenc   2013-01-03 19:01:00
甜蜜殺機好看,但感覺不對台灣人口味而本土喜劇類實在多到無感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