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看君來問心中事 積善之家慶有餘(工作)

作者: notoriousii (買了個玩具o_0)   2022-03-20 15:57:44
※ 引述《ninjaxin (西屯金城武)》之銘言:
: 因為工作造成心理壓力大
: 主要是主管過於偏袒自己的人馬
: 對於非自身人馬的同仁都相當不尊重
: 不論是在言語上的霸凌或是在工作指派上經常反覆。
: 所以最近有轉職的打算 也開始投了一些履歷
: 最近轉職的心蠻堅定的 但是不能確定這個決定是不是對的
: 因此去媽祖廟求了籤詩
: 抽到第53支籤
: 看君來問心中事
: 積善之家慶有餘
: 運亨才子雙雙至
: 指日喜氣溢門閭
: 再麻煩板上大大協助解籤了 謝謝
關於這個問題,先打個比方說明。
假設你正就讀一所貴族小學,被長期霸凌,你想轉校或升學,是否擔心下一所學校不如
貴族小學好?
假如確定下一所學校或升學後的國中,不如貴族小學好,你是否還願意忍受持續的霸凌
?而長期抑鬱,有志難伸,即便貴族小學的資源再好,你如何確信自己能獲得最大的利
益與收穫?答案往往是:你無法。甚至因為負能量的累積,必須休學去看心理醫生。
所以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做的【抉擇】,並不是以【利益多寡】為衡量,而是以【
能否立即解決當下問題】做衡量關鍵。
你覺得受到霸凌、指派反覆,不開心,要解決的,自然優先是不開心這件事。那你通常
有兩個辦法,一是離職、找到能開心的工作,二是不離職、找到能開心的辦法。
那你問,離職可以找到開心的工作嗎?答案是,不知道,神明也不會有答案。
但能確定的是,離職,可以讓不開心的情緒減少一些。因為心理學上也提到,離開壓力
源,是減輕壓力的辦法之一。
當你會【害怕】找不到開心的工作,通常也意味你最大的問題在於【失去信心】或【自
卑】,否則為什麼會看衰未來?去買樂透的人,都抱著中大獎的期待,如果你是擔心不
會中反而損失一筆錢的人,那你基本上也不會買樂透。
投資是一半賭運氣一半做足功課,對未來、未知也是如此。沒有先知道結果,才去付出
的。
為什麼要說上面這些?
因為求籤,是為了解決問題,但當你的理解不那麼正確或正向的時候,不但籤無法回應
你問的,你的問題也無法獲得任何幫助。一問一答下來,就是白費工。
回到這首籤,我可以跟你說,首數53,時辰壬申和籤意都是正向的。但正向,是否表示
你離職的決定是正確的?也可以明確跟你說,不知道。
因為神明給的【答覆】,並不是未來必然走向的【結果】。
或者說,神明給的,不是你期待的那一種結果。
比如你問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嗎?神明說是。你就離職了,但一整年都找不到好工作,你
陷入迷惘、茫然,家人對你詬病,你失去信心,甚至憂鬱,那你覺得神明當初說的正確
是指什麼?可如果,你因為長期失業,開始省思自我,改掉惡習,憂鬱去看醫生,認識
了另一位病友,兩人互相扶持,你找到了知己、戰友,你的人生有了大改變,這是不是
神明說的決定很正確呢?只是,這種正確,是你當初想的那一種意思嗎?
再說籤,籤給的訊息,是用來思考的,而不是給你一個結果,讓你進一步規劃未來,或
就此安心、得到信心去付出。
籤最大的功能,是【點出你的狀態】,讓你能夠調整,比如首數53,指的是【破而後立
,吉】,離職是一件好事,不離職的話,則是改變過去的想法與做事方法,那也是好事

搭配時辰壬申,意思有二,首先,破而後立,必然是好事,能立即解決你被霸凌和職場
不愉快的狀態。
但論發展,【未來大好或大壞】,好則鴻運當頭、一步登天,壞則血光纏身、一蹶不振
,決定大好或大壞的關鍵,反映在五行上,這籤五行屬金,意味關鍵在【人事、人和、
人際關係】,如果你不懂得逢迎、諂媚、給人好印象或送禮博好感,那你的前程是可以
預料的。換言之,你不是主管的人馬,所以你被排擠,那麼你試著變成主管的人馬,不
就解決問題?問題是,你顯然不願意這麼做,那麼下一份好工作,如果也需要你逢迎諂
媚或泯滅良知呢?
此外,這籤是天火同人卦,表有志一同,相和而成。
倘若你跟別人不對付、理念不一致,自然不吉,反之則吉。
如果你跟主管不合,不想去合,也可以是去找和你合的,自成一派,牽制主管。
但還是同樣的問題,問題是你願意這麼做嗎?
籤詩說,你是一個只想好好做事的人,但是職場並不是只有把事做好這一元素,人際至
關重要,即便沒有好的能力,彼此溝通和諧,也能把事情做好,以此看來,人際應對其
實比你的能力重要,做人比做事態度重要。
神明還說,財富、好的發展,於你並不難,甚至你是有享受【好前程】的命的,因此這
些不該是你要汲汲營營去追求的目標,你的目標,其實在你最大的挫折上,也就是人際
互動。
但凡人際關係有狀況的,多是因為思想狹隘,狹隘沒有錯,只是容易鑽牛角尖。比如秉
持良心這件事是正確的,你也相信這很正確,所以你覺得別人昧著良心,你不想同流合
汙,但你沒想到的是,對你而言,良知很重要,對別人而言,餬口飯吃、能晉升、有錢
很重要,所以你可以為了良知放棄很多,別人則可以因為想晉升放棄良知。
晉升可能是為了養家,也可以是為了實現自我目標,所以他們能放下自尊,做出你認為
不正確的事。
這世界有很多種人,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是否會篩選好人壞人再去救?如果都救,那
菩薩的心中標準是什麼?可以說必然是對人性更宏觀、更透徹的理解。
所以當我們了解愈多事物與想法,愈能秉持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一邊容納別人的作為
,最後一起共好。
作者: ninjaxin (逢甲金城武)   2022-03-20 16:54:00
感謝大大詳細說明!
作者: catcat997 (小喵是我)   2022-03-23 07:05:00
寫得很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