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淺談臺灣畸形的獎金制度

作者: davidd0314 (fishwalker)   2021-07-31 00:37:36
※ 引述《a88050488 (台灣巨砲陳江和)》之銘言:
: 這篇可能在這時機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是我必須要以自身專攻公共政策的專業來發表淺見
: ,提出臺灣目前運動環境的出路與改革方式。
: 直接破題:奧運獎牌高額獎金及終身月俸制度是個非常不負責任的作法。
你這個想法真的是天真不切實際到不行啊!
如果沒有奧運獎金跟終身月俸,那些運動員更加沒有動力,
台灣會面臨一面獎牌也拿不到的冏境
拜託不要什麼都天真的學美國
美國的運動市場多大?台灣的多大?
舉台灣最受歡迎的籃球來說
到如今連籃球都沒辦法靠門票收入來讓那些球員過活
你覺得連話題性及舞台效果這麼誇張的籃球都沒辦法賣錢了?
桌球??
羽球??
舉重??
這些東西會有人花錢去看嗎?周邊商品會有人買嗎?
以台灣人愛跟風、急功進利、愛趕流行的心態
他們只會四年看一次舉重、桌球、羽球這種東東
平常就會跟風世界盃足球賽
跟風NBA季後賽跟MLB
世界流行什麼,台灣人才會開始關注
這次台灣人這麼瘋奧運,從來不是因為支持台灣運動員
而是因為世界正在流行奧運
如果現在是世界盃足球賽
我敢保證台灣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政客跟人民連郭婞淳三個字都寫不出來
更別說支持了
你要改變的永遠不是政府
而是台灣人民
如果台灣真的學美國資本主義,政府介入的程度最低的話
所有這些相對不精彩的運動
像是射箭、桌球、羽球、舉重
全部都會死掉,更別說拿牌了
我覺得大家還是認清現實吧!
台灣人民好像只交一點稅金,就以為政府是小叮噹,政府應該像你老媽一樣照顧每件事
事實上這種高額獎金跟月退金,本來就是這些運動員的核心追求
你取消,台灣根本一面牌也沒有
至於要怎麼不只治標,也要治本
就先改變台灣人一日球迷的劣根性吧
也要改變台灣人對自己國家的認同吧
我遇到大部分人都把KOBE當老爸,但完全不屑台灣籃球
: 臺灣整體社會風氣對於運動員的期待就是「為國爭光」,老實說這樣子根本就是在情緒勒
: 索運動員,你從來不會聽到美國說誰誰誰拿金牌是美國之光吧,因為榮譽、利益、前途、
: 努力都是運動員自己爭取來的,他們能靠這項運動讓自己得到極高的商業價值,那就是一
: 種本事。
: 這就牽扯到大家對於運動的認知,但現今全世界的體育賽事都是以市場制為主,即增加表
: 演性、話題性來增加相關產業收入,這些收入包括轉播金、廣告費、周邊商品、運動用品
: 、門票等等的商業價值。
: 所以為什麼各大運動賽事都在積極的增加可看性,就是跟以往那種勝負為主的體育模式截
: 然不同了,而是想辦法捧出明星,想辦法維持競技平衡,想辦法製造話題,讓大家覺得看
: 比賽好像在看電影一樣刺激,好像在看一場秀,這在未來會越來越明顯。
: 先進國家的作法,絕對不會說你去拿牌政府給你高額獎金或是月退俸,假如發生在美國,
: 政府給柯比或給菲爾普斯一年幾十萬美金的月退俸,早就會被罵死了好嗎,他們選擇提供
: 良好的運動環境,讓企業去贊助去培養。
: 另外一種則是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就是這種,他們像是一間公司,我會給予你運動員薪水
: ,你運動員必須為國爭光,你奧運拿牌我也會給你績效獎金,但同時你的商業收入公司也
: 有份。
: 他們透過這套制度,使他們大量投入的資金得以回收,並且得以永續發展。
: 這個觀念很重要,另外一個發高額獎金國家的新加坡,他們是國企統包,財政比台灣健全
: 幾十倍,達到一定程度的均富,根本不用擔心資金能不能回收。
: 但是臺灣現在的作法就是政策買票,政府說我砸在運動產業一年幾百億,給選手一年幾百
: 萬,拿奧運獎金兩千萬什麼的,大家就不會靠北說政府對運動員待遇差,接著就會繼續加
: 碼,砸更多錢在裡面,大家就會覺得有進步了
: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錢怎麼回收?
: 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做法,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 運動環境好轉 奪牌數增加 成本越來越高 刪減預算 運動環境劣化 砸錢
: +獎金提高 運動環境好轉 奪牌數不小心增加 成本越來越高?
: 有些人會說,奧運金牌本來就值得幾千萬啊,的確是值得啊,但是應該不是透過政府豢養
: ,而是其自己爭取應得的商業價值與聲量賺來的,臺灣人很奇怪,時常替強者擔心能不能
: 賺得到錢,成名之後這些獎金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小case,成功的運動員可以靠一百萬種方
: 法賺錢,同時他們也沒有義務把這些錢回饋給政府,而對政府財政而言,終身月退俸造成
: 的錢坑卻會排擠到整體的運動環境。
: 當初軍公教18%就是這樣子,臺灣政府缺乏永續理財觀念,而當時的社會也覺得他們應得
: 的,結果現在要年金改革引起軒然大波,畢竟灑錢容易收回來難啊,現在這些選手年輕氣
: 壯,你覺得給他們獎金很合理,但五十年之後呢?這些運動員變老人坐輪椅了每個月還在
: 領幾十萬的月退俸,會不會到時候又被那時候的年輕人鬥成吸血鬼?這些真的都有可能發
: 生,尤其未來各位的勞保都有可能破產了。
: 所以才需要一套真正健康的作法:
: 運動員最不缺的就是成名之後的獎金,最需要的是默默無名時的支撐與補助,臺灣目前各
: 方面的基層運動環境都慢慢起來了,對於基層運動員也有補助與專屬訓練環境,這都是正
: 確的方向,但是還有一點就是政府必須要推行體育保險,類似勞保的概念,給自己國家隊
: 培訓選手一份保障,包括:
: 1.未能打出成績引退之後?
: 2.突然受傷生涯報銷之後?
: 3.國手生涯退休以後?
: 讓選手無後顧之憂,盡全力的在場上發揮,其自然會去爭取自己的價值,然後鼓勵菁英體
: 育人才出國學習,一種臺灣市場小那就出國去打拚的概念。
: 臺灣一直以來習慣的作法就是投資菁英,並且期待菁英能夠回饋社會。但這個簡單來說就
: 是情緒勒索,你領政府的錢一定要為國爭光,然後國際賽用徵召等字眼。臺灣社會對於運
: 動員的心態也是,認為運動員該代表國家,該高道德標準,但其實不然,現代運動員是「
: 表演者」,是「商業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那些廠商找到奧運金牌代言也不是因為
: 他這面金牌,而是他的商業價值,很正常,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 林書豪那時候去拍廣告去拍MV很多人都會酸「練球好嗎」,只要有當打時期的運動員踏入
: 演藝圈,很多人都會認為其不誤正業,但其實這些才是成功運動員真正的「本質」,運動
: 會成功絕對不是靠輸贏吃飯的。種種的包袱才是讓臺灣運動環境一直低迷的原因。
: 有些人說運動員為國爭光,代表國家榮譽,而且到達那樣高度很難,要不然你可以去試試
: 看,政府給他月退俸很值得啊?
: 郭台銘那種高度難不難?對臺灣的貢獻有比運動員低?周杰倫是不是臺灣之光?李安是不
: 是臺灣之光,但你絕對不會期待政府給他們一個月十幾萬月退俸到終身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