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到禦田說和之國曾經與世界相連這句話而有想法的
因此就展開了我的思考,我發覺了和之國跟世界的連結非常濃厚
即便和之國鎖國了,當初的文化遺緒依然存在
就拿和之國甚或是日本本身最具代表性的武士刀來說好了
當初索隆在羅格鎮的時候就把刀劍的規格給揭示出來
大快刀和良快刀的分級出來了
註解:這家店的老闆的姓氏很明顯有日本的風味,而且該店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假設老闆是和之國居民的後代的話,那麼和之國移民的歷史有多遙遠?
到了已經隻有留存姓氏卻遺失文化的地步,應該移居的歷史已經超過兩百年了
而且為什麼和之國移民的目的地大都往東海?
好,話題扯太遠了,讓我們回到刀文化
這種刀文化的標準在現實生活中是專屬於日本刀的:
最上大業物即能夠切透九成至整體的人體厚度的刀劍,"大業物"表示能夠切透七至八成的人
體厚度,"良業物"表示能夠切透五至六成的人體厚度 ,"和業物"表示能夠切透兩至四成的
人體厚度。
以上來自日本刀維基百科試刀欄目~
但是之後我們卻知道鷹眼的黑刀是無上大快刀(最上大業物)的等級,鷹眼的黑刀不是武士
刀而是劍為何會適用這種評比標準呢?
這種標準會不會是和之國未封閉之前遺留下來的嗎?
羅的刀名叫鬼哭,刀顎包裹著毛皮
猜想這是在羅家鄉北海得到的,因為感覺這把刀的樣式是暗示羅來自寒冷的北海
由上可知,和之國的刀文化廣泛的傳播,可以是和之國曾經與世界連結的例證
那麼海軍當中有和之國文化的遺緒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斯摩格的十手外
海軍將官本身都是以拿刀為居多
可以說武士刀是海軍菁英的象徵
或許,我們可以做出一個推論:
那就是和之國可能是偉大王國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強大的武力和經貿實力
若是沒有強大的武力,世界政府怎麼會允許它旗下的武力配備當初與它作對敵人的武器?
若沒有強大的經貿實力,為何和之國的刀文化能夠遍布各地?
正因為它曾經的強大,讓海軍總部潛意識的模仿它的風格建造,不同於其他的支部
內部的裝修也是,給大家看兩個影片
https://youtu.be/fwDCAdPSlyo
https://youtu.be/NUTy0FcryLM
這兩部影片可以看見房間地上都是榻榻米
卡普的門窗是西式的卻也如此,感覺像當初建造時就決定的結構
重新搬遷總部時,海軍依然按照原本的風格建造,即便他們忘記原有的歷史淵源
這就是和之國曾經與世界連結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