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多年經驗與專業,針對筆電用散熱膏的推薦

作者: dairuda (達達)   2019-01-01 16:48:19
筆電因為散熱器下壓力較低,因此不適合吸不上晶片表面不好塗抹的
也不適合太黏太硬不容易壓開的散熱膏,晶片接觸面較小容易乾掉硬掉
因此耐久度也是重要的選擇項目,所以選擇的方向會跟桌機不一樣
好塗抹/易壓平/耐久度高/導熱系數高,依序就是筆電散熱膏選擇的方向
由以上的條件和實際使用1年以上的經驗提出下列的建議
目前我們1年處理超過1500台筆電的更換散熱膏服務
已經有超過8年的相關處理經驗,基本上對筆電的了解是專業且足夠的
1.德國Thermal Grizzly Kryonaut暴力熊
暴力熊的一般散熱膏產品其實有3種,原廠直接銷售的國家只有德國和日本
其他地區基本上都沒有正式的代理商,不過因為目前使用最多的地區是中國大陸
所以官網有提供簡體中文的版本,原廠的3種產品基本上標準的只有下列幾種
3.9g/7.8g 熱傳導係數=8.5w/mk
3.9g/7.8g 熱傳導係數=11.8w/mk
5.55g/11.1g 熱傳導係數=12.5w/mk
其他容量的有可能是客戶大量下單的訂製化產品
如1g的包裝/26g的包裝/37g的包裝
但是那些都不是原廠真正的正規零售版本
其中也只有 熱傳導係數=12.5w/mk的產品是特別適合筆電使用
因為膏體較稀但是黏度很高,非常容易沾附在晶片表面,達到浸潤的效果
導熱率8以上的產品,暴力熊是最容易塗抹到很薄的,甚至不輸ac的mx2
下壓力不需要太高就能壓的薄,搭配4代處理器筆電,實測使用2年未乾耐久度優良
其他2款特性不同不建議使用在筆電,非原廠標準容量慎防仿造
2.酷媽 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酷媽 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是目前奈米等級的鑽石微粒
產品穩定好塗抹且熱傳導係數達 11W/mK的少數產品
許多含奈米等級鑽石微粒的產品都是空有熱傳導係數表現不佳且耐久度很差
因此這一款散熱膏在我們這邊也是經過了長達1年以上的測試
我們才確定它是能在我們筆電推薦散熱膏的第2名
相對來說沒有ac的mx2和暴力熊還有自家的MasterGel Pro 長效散熱膏好塗抹
使用相對較硬的材質工具還算是好塗的產品,塗的夠薄的話效果可以很接近暴力熊
在台灣有正規代理商,只有1種4g容量的產品包裝
如果自己會拆裝散熱器的話,筆電每一年換一次應該CPU+GPU使用5年都夠用
如果塗的太厚效果就會跟暴力熊有差距了,因為壓薄的能力沒有暴力熊好
這是一款重塗抹施作的產品,價格大約是暴力熊的一半而已
是值得推薦使用的產品
3.酷媽 MasterGel Pro 長效散熱膏
酷媽 MasterGel Pro 長效散熱膏,是目前塗抹在晶片相當容易的產品
基本上非常接近AC的MX2了,且熱傳導係數達 8W/mK,要比MX2好
就大部份筆電散熱器的下壓力來說,有是很接近MX2的壓平能力
目前只有耐久度的方面還沒有足夠的測試和資料
基本上會是推薦可以取代AC MX2的產品,如果你是每一年都會更換散熱膏的話
效果會略低於前面2款,但是方便施作,使用原廠附的工具就可以輕鬆操作了
在台灣有正規代理商,只有1種4g容量的產品包裝
如果自己會拆裝散器的話,筆電每一年換一次應該CPU+GPU使用5年都夠用
價格相對便宜只有比AC的MX2貴一些
4.AC Arctic Cooling MX-2
AC Arctic Cooling MX-2 是一款推出時間相當長的產品了
算是散熱膏的長青樹,好塗抹,價格不高,耐久度強(筆電實測過3年沒有乾)
熱傳導係數達 5.6W/mK,用在筆電上面要比8.5W/mK的MX4要好
因為MX4不容易沾粘在晶片表面形成浸潤效果,塗薄塗平都不太容易
筆電的散熱器下壓力度較低,相對也不容易壓薄,MX4用在筆電實際效果大多比MX2要來的

台灣有正規的代理商,但是價格可能會比 酷媽 MasterGel Pro 長效散熱膏還高
大部份人買的都是水貨,基本上也沒有甚麼差,應該也沒有必要特別多花錢買公司貨
因為完全是一樣的東西,水貨的生產日期通常還更新
包裝有很多種4g/8g/30g/65g
其中30g和65g的版本公司貨和水貨的價差比率比較小
不過真的沒有差就是了,一般使用這也是建議買4g的就夠用了
如果自己會拆裝散器的話,筆電每一年換一次應該CPU+GPU使用5年都夠用
以上是比較推薦在筆電上面使用的散熱膏
效果好,前2名的跟原廠的比較,如果施作的好的話
有可能會有10度c的使用溫度降低,對筆電來說這是非常大的差異的
AC的MX2也經常能夠有5-7度的溫度差距
如果在搭配INTEL原廠的工具軟體XTU進行優化調整
是可以提升效能或是溫度降低更多也有可能提升效能同時也能降低溫度
作者: goldie (阿良)   2019-01-01 19:30:00
先推再看
作者: billy2618 (徐比)   2019-01-01 19:32:00
作者: leo840908 (bigcat554)   2019-01-02 00:49:00
https://tinyurl.com/ydet7xr7 沒有營利廣告的網址話說12V風扇那個電流拉高會增加一些熱效應跟控制難度磁力線密度=磁場強度 而磁場又只跟電流有關跟電壓無關所以12V理論上還要增加線圈密度哦 然後得到的力(or力矩基本上是一樣的 更正確一點講是軸功這樣
作者: petershu (手滑腳滑各種滑)   2019-01-02 02:41:00
作者: em4 (通通去吃寶路啦><)   2019-01-02 18:00:00
感謝分享
作者: cklpisbig (垃圾兵)   2019-01-04 07:14:00
收藏起來
作者: sashimi254 (生魚片不加醬油)   2019-01-07 03:52: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