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經濟學人文章 瑪莉歐如何成為文化符號 上

作者: mlkj (￾N )   2017-01-05 17:36:39
翻譯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1809209
Economist Dec 24th 2016
這間居酒屋有名字,但不能公開。位置嚴格保密,只讓會員進入 — 名流、媒體人跟阿宅
。他們不是為了食物來的,雖然那邊的食物很讚,也不是為了調得很棒的酒水(譯按:這
是超秘密會員制的居酒屋「84」,除了去過的人以外,不對外公布位置)。他們是為了「
長官」橋本徹而來。他之前是任天堂員工,現在為了友人們以及他們的回憶,經營這間居
酒屋。一面牆上,掛著皮卡丘的草圖,這是口袋怪獸的創造人造訪時留下的。另一面牆上
,則是任天堂某款經典遊戲的原始樂譜,這是作曲者送的禮物。在中間的牆上跟櫃台,則
放著由宮本茂簽名的瑪莉歐畫像。
瑪莉歐是一名留著誇張鬍子,來自布魯克林的義大利裔水管工,也是宮本茂最著名的創作
人物。他也是任天堂財富的基礎;麥格里證券的分析師David Gibson認為,過去十年中任
天堂軟體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瑪莉歐。以瑪莉歐為主人翁角色的遊戲,全球已賣了超過五
億套。他的形象出現在各種東西上:不只是T恤跟馬克杯,還包括了黃金吊飾。
里約奧運閉幕式上,日本總理安倍以微胖水管工的形象進場。無疑地,有些觀眾可能會感
到疑惑。但大多數觀眾,絕對是微笑看著這種意想不到又絕妙搭配的出場方式。還有甚麼
裝扮,比這個全世界能見度最高的普通人,更能讓日本歡迎全世界到東京一訪?不久後,
安倍在一間新加坡餐廳用餐,被旁邊的客人認出。他們低聲對彼此說,看,是瑪莉歐。
瑪莉歐最早出現在「大金剛」遊戲中,而「大金剛」是從失敗中誕生的作品。1980年時,
任天堂試圖進入美國產值達八十億美金的大型電玩市場。但任天堂想用「雷達範圍」、「
小蜜蜂」等遊戲作為敲門磚的希望落空了。社長山內溥給了宮本茂一個任務,要讓遊戲機
變得更好。
在彼時的三年前,宮本茂以設計師的身分進入任天堂,這也是山內溥的創舉,之前社內並
沒有這樣的職位。宮本茂並沒有非常想在公司上班,而任天堂其實也不需要設計師。但宮
本茂地父親幫兩人安排了會面,山內溥喜歡這個擁有蓬鬆頭髮,對卡通、藍草音樂
(bluegrass,美國民俗音樂的一種)有些品味的年輕人。
原本想用大力水手當「雷達範圍」的主角,藉以吸引玩家眼光,改造這個遊戲,不過授權
並不順利,宮本茂必須從零開始設計一個新人物。他擁有相當大的自由度;遊戲的主軸是
要將女孩從大猩猩的手中救出,主角並不需要甚麼背景鋪陳或是動機。多數時間,他都在
跳。
宮本茂希望他的人物是個擁有普通工作的普通人,所以他把主角設計成一個微胖的中年勞
工 — 原本的設計是木匠。有些設計的決定,被技術(低解析度過低)給限制住了:主角擁
有鬍子,這樣才能把鼻子跟下巴隔開;他戴了一頂帽子,因為如果要把人物限制在一個僅
有16像素的格子內,頭髮會是個問題;他穿著亮色的衣服,這樣在黑色背景下才會明顯。
他的名字也是事後的發想。遊戲主角總是往大猩猩那方面想去。主角的名字原本就叫做「
跳跳人」,來自他很擅長做的事。但美國任天堂社長荒川實,希望擁有一個更好行銷的名
字。在David Sheff描寫任天堂崛起的權威性著作「Game Over」一書中敘述,當時荒川實
造訪任天堂位於西雅圖附近的倉庫,當時一位氣急敗壞的房東在外面要房租。這位房東叫
做Mario Segale,留著小鬍子。命運的稱呼於是形成。
「大金剛」獲得大成功。任天堂只在美國賣了一千台的「雷達範圍」街機;而在「大金剛
」上市的頭兩年,就賣出了超過六萬台。隨後推出續集,包括1983年的「瑪莉兄弟」。在
這款遊戲中,場景搬到柳約的下水道。瑪莉歐也把槌子換成鈑手;還得到一個弟弟,路易
作者: ai6xu4 (選擇的自由)   2017-01-05 22:55:00
推!
作者: hasebe (煮熟的番茄)   2017-01-06 20:00:00
推翻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