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哈拉] 如何分辨頭腦與心

作者: Imbufo ( )   2019-03-03 22:28:23
※ 引述《goward (沒有)》之銘言:
: 我學身心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頭腦(又稱心智)
: 與心的差異.
: 早期我學瑟多納釋放法時,裡面有三問句,書上一直強調
: 不要用頭腦回答,要用"心"誠實回答(我整個黑人問號)
: 後來我接觸一位身心靈的朋友,他又跟我提起這個概念
: 不要用頭腦,要用"心"感受(我又是黑人問號)
: 不過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大致分類頭腦與心的區別(當然我
: 做分類也是頭腦的行為,不過我也只能了解頭腦)
: 頭腦 心
: 邏輯分析 非邏輯的感覺
: 理性 感性
: 記憶 靈感 (這部分我還是無法區分)
: 相信 信任 (同樣無法區分)
: 需要證據 不需要證據,純感覺
: 另外我做釋放法的過程中,又有一些想法:
: 頭腦:腦中喋喋不休的聲音
: 心:胸口因情緒產收不舒服的感覺(每個人的情緒感知中心不同)
: 也有人在胃或心臟.
: 不曉得是否還有高人能分辨頭腦與心?
您好:
我試著在這邊回答一個沒有辦法回答的問題:頭腦要如何理解心是什麼?
頭腦和心最大的差別或許在於,注意力的方向是相反的。頭腦的方向是向外、判讀、
區辨、分別、思考、架構、系統化。當以頭腦為中心來行動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就是
頭腦,我們難以想像頭腦以外的世界。
頭腦是穿梭出當下的工具,它的工作模式是拿熟悉的架構當模板來認識這個世界。換
句話講,頭腦營造的世界是已知的,它難以容許未知的存在。
思辨會營造出一種沒有根基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是來自於頭腦熟悉一個以思考為導
向的環境。思考會營造一種漂浮、不慍不火的氛圍,它會讓我們沉溺於其中,而要離
開這種氛圍,最大的阻礙是對於未知的恐懼。但事實上,這種未知其實正是回到當下

頭腦會活在對於當下的評析、思維的自行架構與再架構,以及架構與已知之中。這種
注意力模式不斷地試圖將一切現象用已知的方式去理解。頭腦滿足於理解。
心是接受性的觀看,但我該如何描寫這種觀看方式?
或許,我們直接做個實驗會比較容易了解:
1. 閉上眼睛,把一隻手放在心輪的位置
2. 想像你的眼睛跟心輪有一條線連著
3. 將呼吸吸入心,專心在呼吸上
4. 五分鐘後,打開眼睛,去看看跟單純的看有什麼不同
你可能會發現,你的眼睛變成了一處低谷,如同山谷般具有接受。你對於身體周遭的
細微訊息變得敏感而覺知,你的世界彷彿從一個受限於頭腦中的狀態中被打開。
你可能會經驗到愛,不同於你愛著某人的那種愛,這種愛是一種純然的被觸動。
你變成了一個被動的看,被動的接受。
你的心可能會因為這樣而被打開。
你可能會知道,你不只是你的頭腦,可能會知道如何用心去看。
不要試著去理解這裡寫的是什麼,只要去做,真的用心去看,想像你的心用著你的眼
、你的耳、你的全身在與這個世界相遇著。
在這裡,自我重要感一點都不重要,你理解或不理解這些文字,對心來說也一點都不
重要。心傳達的是感受、是低谷的接受性,是一種無限的包容。
同時,心會轉化生命中的苦與痛,心的包容性近乎無限,心有一種純然接受的性質。
一個人可能因為受傷,人際的傷、家庭的傷、存在的傷、過往一切種種的傷,而這一
切所有看似不可能被轉化的,會變成一種鬱悶的壓力,累積在我們心的表面。
我們感受不到心,是因為我們怯於將心打開,我們害怕再一次受傷。
這是心與頭腦的差別。實際上,我沒有辦法回答頭腦如何理解心,那就只是單純地因
為,這兩處是不同的觀看世界的方式。但知道這個,其實只是在一個人頭腦中的資料
庫多輸入一筆資料:「心跟頭腦是兩種不同的觀看方式。」
讓這句話被賦予實質的意義吧!讓這句話真的能在現實中被活出來吧!
或許有一件事有待釐清。我們都會說,跟隨你的心去走,不要跟隨你的頭腦去走。這
裡有一個很好的指標是:不要怯於那舊有的傷去走。當不舒服的感覺來了,不要立刻
逃開或壓抑,去穿越它、經驗它。因為一個頭腦很有可能在遇到過往傷口時,一邊說
著「我要跟隨我的心」,然後一面逃離或壓抑,就如同頭腦過去一直在做的一樣。
有什麼是我一直想做,但是卻沒有去做的?
有什麼是一直悶在我裡面,可是我卻沒有說出口的?
我想要創造什麼?
我現在想要什麼?
我們比較容易了解的,是我不想要什麼。我不要什麼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我不要什麼
樣的關係,我不要這個,我不要那個。
這樣很好,知道自己不要什麼,這樣很好。但是這樣只走了一腳,這還沒真的跨出第
一步。
第一步是:弄清楚「我知道我不要什麼,但是我要什麼?我想創造什麼?」然後付諸
行動。
我們處在創傷中,處在傷痛裡,處在過往的歷史時,我們就會特別容易聚焦在我們的
傷痛上,然後我們看著我們的傷痛,開始說著「我不要這個傷痛」。
這時候,我們不會知道是我的頭腦在說話,還是我的心在說話。在聆聽之前,我們要
先去修通自己的傷痛。
處在匱乏中時,我們是難以認識心的,而匱乏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我需要別人、某
個東西、世界某些事發生或改變。但重點是:我要什麼?我需要什麼?
這裡提出一些點供參,祝好。
作者: twel (whiteout)   2019-03-04 00:34:00
很棒的分享!
作者: ovin (shin)   2019-03-04 02:44:00
謝謝 推
作者: oliver720 (茶米 哈魯與屋馬)   2019-03-04 03:59:00
推~謝謝分享
作者: goward (沒有)   2019-03-04 05:19:00
大大你解析的太詳細了!
作者: marcelin (達西)   2019-03-04 09:57:00
作者: soniafish20 (sonia)   2019-03-05 16: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