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哈拉] 關於目標

作者: Imbufo ( )   2018-01-22 23:13:35
※ 引述《tinia (Bomb!)》之銘言:
: 不太確定這是不適合放在這裡但我也想不到更適合的地方
: 新時代或是吸引力法則都說明了 如果想要什麼就先成為 然後就會吸引想要的接近
: 但其實如果真的進入了已經擁有的狀態 有沒有擁有也其實不重要了
: 如果我真的可以得到所以我想要東西 我可以變成所有我想要變成的人 那我變不變成也就沒有差別了
: 有點像演一場話劇,你知道不管你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你還是原本的你。那角色是什麼對你來講就不重要了。
: 我曾經有過大大小小的目標這些目標也曾經一度激勵著我,但一段時間之後,達成沒達成對我也似乎沒有多大的差別。
: 就像吃一頓大餐。
: 沒有目標的人生好像很渾渾噩噩
: 但我也不是很確定有目標對我而言會比較好
: 但又好像哪裡不太對
: 我想也許很多人有經歷類似的過程,所以在這邊留言,希望有類似經驗的人能分享後來是怎麼轉化的,謝謝!
你好:
在這裡,你走到了某個深度,於是撇見了改變背後的無所謂,但是你又回來了。事情
就只是這樣,你錯過了無所謂所蘊含的可能性。
然而,錯過兩字並非意味你做錯了什麼,它只是單純地描述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慣性
。評價、自我合理化、試著打壓別人、把看到的一切分成熟悉與不熟悉、驕傲、無知
、愚痴、封閉、僵化,我們為慣性可以列出一長串清單。
我們總習慣要做什麼,做這個,或者變成那個。
但是,當我打下「我們總習慣要做什麼」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會有一種怪異的感覺
的。這種感覺在述說的是,不對不對,這不是我啊!
如果更仔細去檢視,我們會發現,在頭腦裏面有一個東西,它不斷釋放出焦慮與緊張
的氣息,迫使著我們不要停下來。它是一個持續性的緊繃,一場永不落幕的鬧劇。然
後,我們把它當成某種命令,並聽令於它。
事實上,這個聲音是一個乾癟的小丑,透過恐懼叫囂著。
我們可以拿你打的東西做一個簡單的檢視,來看一下這個小丑是怎麼運作的。你回去
看看,在裡面文字所透漏的問題是什麼?
「我這樣做對不對?」
這樣對嗎?這樣不對嗎?但事實上,對或不對一點都不重要,而僅僅是因為,對或不
對是這個小丑習慣看待事物的方式,就只是這樣。
無所謂的態度可能會把你拉離開小丑,讓你跟小丑隔一個空間,於是小丑會被看見。
然而,它是極度不願讓你看見的,所以會釋放恐懼,緊張與焦慮的背後就是恐懼,是
這個機制本身害怕被看見。有了恐懼,我們就如同害怕馴獸師手上鞭子的大象一樣被
驅趕。
可是小丑為什麼害怕被看見?如果你徹見小丑,你會啞然失笑:這小丑僅僅是瘋了。
它瘋狂地追求不要被看見,瘋狂地隱藏自己,它唯一藏不住的,是我們對於真相的渴
望。然而,根本沒有真相需要去找,「真相」一直都在,你根本沒辦法說我不知道真
相,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真相。
你會覺得怪怪的,請你保持住這種怪怪的感覺,去寫它、去看它、去讓它吞掉你。小
丑的恐懼沒什麼了不起的,那個恐懼是個空心的東西。
你的頭腦讓你錯過了一個開始,但那並不是誰的錯(找誰對誰錯是小丑的習慣動作)

有個小實驗是,你拿一張紙,坐著,有任何想法出現,把它寫下來,然後判斷這個想
法的作用是什麼。我下面試著寫我三分鐘內出現的想法:
「你寫得爛透了」 → 評價
「你一點都不重要啊,傻了你」 → 評價+批判
「你幹嘛浪費時間在這裡說這些東西」 → 評價
「這些人都只會信一些奇怪的東西,別浪費時間好嗎」 → 評價、自我合理化
「這裡沒有人懂我的價值,笑死了,我根本對牛彈琴」 → 自誇
想法內容是什麼,完全無關緊要,這些內容通通都只是一連串的神經脈衝。寫完以後
,你會發現你的頭腦有一些制式的、固定的行動模式。
祝福你。
作者: obawen (景安非)   2018-01-23 13:28:00
這篇有趣~推個:)
作者: SuperMaximum (Max)   2018-01-23 16:37:00
作者: gongjue (塔羅小米)   2018-01-24 02:32:00
作者: tiffychen (Nilima)   2018-01-24 07:51:00
作者: tinia (Bomb!)   2018-01-25 02:46:00
謝謝妳
作者: zxazxxx (Martian)   2018-01-25 11:14:00
有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